和順古鎮的傍晚像浸了水的橙紅柿子,野鴨湖麵還飄著未散開的薄霧,趙越和代代正坐在湖邊的石凳上。湖麵風有點涼,代代正盯著遠處廊橋新掛的燈籠發呆,趙越看了眼代代敞開的外套,幫她拉上了拉鏈。
兩人正準備起身回小院,代代手機響了,是秦女士打來的,問他們在哪兒。
"在大水車旁邊呢,就那個掛了三盞魚燈的地方。"代代對著話筒比劃,眼角餘光看見趙越正盯著湖麵發呆,秦女士在電話那頭和蔡女士說了句什麼,接著聽筒裡秦女士的笑聲傳來,"知道啦知道啦,你們就不要回來了,晚上不在家吃,昨天就訂好啦"
電話掛後定位馬上發了過來,是家私房菜館。代代打開導航,離兩人不是很遠,導航顯示步行十五分鐘。
石板路沿湖蜿蜒,代代走在前麵,忽然轉身拽住趙越搭在臂彎的外套,"穿好!"趙越嘴角彎了彎,套上了外套。
湖邊燈籠陸續亮起來,天慢慢暗下來,倆人影子在地上晃來晃去,沒走多久就到了定位的地址。
代代舉著手機轉圈,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剛準備給秦女士打電話,微信視頻突然彈出來,秦女士的鏡頭掃過門楣上褪色的匾額,"看見沒?門口有盆年桔的就是!"視頻裡老板娘的藍布圍裙閃過,門框吱呀一聲在眼前推開。
老板娘介紹說院子是自家的老宅子,有兩百多年了。天井中央的石磨池裡漂著兩朵白梅,年桔枝頭的小燈籠在風裡輕晃。裡屋擺了幾張桌子,遠遠就看到四位家長已經在裡麵了。
老代衝著代代的方向揮了揮手,喊了聲在這。
“我們每天就限定三桌,就我們倆人忙活,人多弄不過來,再說也得保證口味不是。”老板端著剛做好的雞湯走了出來,砂鍋裡的雞湯還在咕嘟冒泡。
老板剛準備介紹,老板娘端著黑鬆露蒸蛋走過來,"雞湯太燙了,先嘗嘗蒸蛋。"
代代拿勺子輕輕一壓,蛋白便顫巍巍地漾開波紋,黑鬆露碎像撒在雪地上的煤屑,香氣混著蒸汽撲了滿臉。趙越舀了一勺吹涼,遞到代代唇邊時,代代看了一眼旁邊的家長們,指了指碗,讓趙越放在碗裡。
黑鬆露蒸蛋的味道挺特彆,幾人沒一會兒就把一碗吃完了,老代直誇這個蒸蛋不錯。
老板娘笑著將砂鍋蓋一掀開,香味直往上冒,裡麵有雲腿、鬆茸、竹蓀,還有整隻土雞。老板娘說這湯燉了六個小時,沒放鹽,全靠雲腿吊鹹味。代代喝了一碗,覺得湯特彆鮮,尤其是竹蓀,吸飽了湯的味道,咬一口吱溜冒汁。
老趙看蔡女士喝完一碗,正準備問要不要再來一碗,還沒等開口老代的碗就遞了過來。
老趙笑嗬嗬的盛滿又遞給老代,轉手拿起蔡女士的碗給盛滿又想給秦女士也盛一碗,秦女士擺擺手說一會喝飽了,還要留著肚子嘗嘗彆的。
騰衝大薄片端來時,瓷盤裡的肉片薄得能透出下麵的青花纏枝紋,配著豌豆黃的嫩黃和蘸水的紅亮,倒像是幅擺錯地方的水墨畫。
老代夾了片蘸著調料吃,說肉片有嚼勁,調料的酸辣味正好還是自己老婆聰明,得留著肚子嘗嘗彆的,說著就被秦女士敲了一下。
雞油菌炒水蕨菜是清爽的口感,野菜帶著點脆嫩。地主八寶飯有點像甜糯米飯,裡麵有各種果仁,代代愛吃甜,趙越把碗往代代旁邊挪了挪,引來家長的一陣唏噓。
緬甸風味燴魚有點特彆,帶點椰漿的香味,魚肉燉得很爛,老趙說這醬汁澆在飯上能多吃半碗。每道菜端上來,老板娘都會簡單說兩句,雞湯裡的土雞是早上剛殺的,水蕨菜是早上找市場定的
吃完晚飯,老板娘送了他們一小瓶自製青梅酒,說解解膩。幾人從院子裡出來,天已經全黑了,古鎮的燈籠沿著石板路亮成一條線。
代代和趙越走在最前麵,沒一會落下幾個家長一大截。代代手機又響了,秦女士發來消息說,"那個八寶飯還剩了點,老板娘給打包了,明天你們有早飯了!"
走著走著,代代突然停下了,趙越順著代代的視線看去,原來不知是誰在湖裡放了蓮花燈,燈在水麵漂著,忽明忽暗的。
趙越在附近看了看,想找找看有沒有賣花燈的,準備買一個給代代放。在拐角的地方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擺了一個小攤,上麵放著幾個蓮花燈。
趙越拉著代代過去挑了兩個,走到湖邊,蓮花燈已經漂出去了代代才想起忘了許願。趙越捏了捏代代的耳朵說,"那咱再去買兩個?"
代代輕哼一聲,"錢多啊!"拉著趙越往小院的方向走去。
回去的路上,老代說這雞湯要是打包帶回家,明天早上下麵條肯定好吃。秦女士笑著捶他肩膀,"這麼大的人了,就知道吃!"
蔡女士挎著老趙的胳膊說"現在的人真會做生意,你看其實這種不用點菜、老板按人數做菜的方式挺省心,每道菜都不踩雷,尤其是黑鬆露蒸蛋,下次來還想點。"
秦女士跟著符合,"就是,這樣省心多了!"幾人一邊聊一邊走,沒一會兒就走出了古鎮的巷子,再拐一個彎就到租的小院了。
四個家長沿著石板路剛拐進小巷,遠遠就看見小院門口浮動著兩團暖紅。趙越正踩著矮凳往門楣掛鉤上掛燈籠,代代踮腳扶著趙越,燈籠穗子在晚風中輕輕搖晃。
聽見腳步聲,趙越回頭指了指石墩上的兩個油紙包,"民宿老板剛送來的,說過年得有個年味兒。"
老代一眼瞅見石墩角落的燈籠,紅色的絹麵上繡著金邊錦鯉,伸手就抄起一個,"老趙,這燈籠得給咱廚房門口掛一個。"
說著衝老趙揚了揚燈籠,眼角笑出細密的褶子,"咱哥倆的‘戰鬥場地’得裝飾一下,明天讓他們看看咱倆的手藝。"
老趙接過燈籠時碰響了穗子上的銅鈴,笑聲混著清脆的叮當聲在院子裡蕩開,"得嘞,老戰友。"說罷又衝著蔡女士的方向喊了句,"你們後勤補給站也不能掉鏈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