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部真正的藝術電影。目前來說,我們國產電影行業麵臨兩個矛盾,一個是過度商業化,另一個是在多元化國際化的道路上,走的不夠堅決。”
“好萊塢電影票房不斷增長,固然是我們的榮幸,說明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說明我們文化市場能夠接受更多元更國際化的影視產品,我們的市場性能正在加強,文化影響力逐步提高。”
“但我們市場開放程度依然不夠,需要更徹底的電影市場放開,市場準入。”
“而文藝電影領域,我們的投入也遠遠不夠,要有更多能夠讓大家喜歡的文藝電影,需要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需要獨立電影院線。”
這些話,對於正常人來說,確實很低智,甚至腦殘。
存有巨大邏輯漏洞。
一邊說國產電影過度商業化,扶持文藝電影,另一邊又加大引入好萊塢電影。
妥妥的自相矛盾,邏輯混亂。
但實際上,從海外評獎角度來說,一點毛病都沒有。
因為邏輯混亂的前提是,國產電影和好萊塢電影之間是平等的。
而這種思想本身就不適合海外評獎。
在海外評獎思維中,國產電影和好萊塢無法相提並論,甚至要低很多等。
好萊塢電影是高位的存在,是不用受任何束縛的,贏就完了。
而國產電影就是輸,再好也是輸。
隻有靠近接近外部敘事,破碎、撕裂、痛苦、邊緣的文藝電影,才沾了一點贏。
也隻是一點贏。
最多無儘接近於贏,肯定不能贏。
因為從打上國產電影的標簽開始,就無法贏了。
“這塊土地、這些人,終其一生,大多所行,不過苟且二字。所謂風光,不過苟且有術,行路坎坷,不過苟且無門。基本不過如此而已。”
總體來說。
要海外評獎,不管是拍的電影,還是主創要說的話,都要符合這句話。
要有“我們都在努力的活著”,但“活不好”的不幸感覺。
終其一生,最大的努力就是輸。
拚儘全力,隻是活著,隻是生存。
不能有快樂,不能有歡喜;
不能有家庭的溫馨,不能有朋友的分享,不能有共同誌向的朋友、同事;
更不能有輝煌的曆史,不能有英雄氣概,不能有蕩氣回腸。
說白了,不能有正常的生活。
不配。
隻有輸,必輸,或輸,將輸,要輸
千言萬語總是輸。
這就是海外獲獎的密碼。
這種心態有個延伸,比如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哈爾濱南方小土豆
見大家玩得開心,有意或者無意的潑冷水、拆台。
這裡麵不是博流量所能解釋,加入其中也可以得流量。
原因其實很簡單,是一些人心理失衡了,這些人在媒體平台又有影響力。
天天看著bbc轉發路邊社,勉強贏一點,努力的活著,讓自己內心不崩潰。
轉頭一看,國內一幫人瀟瀟灑灑,一個個臉上沒受欺負的樣子。
吹外麵不受欺負的臉,可以!
裡麵要真歡聲笑語,不行!
沈善登對此非常清楚,後世這些不是秘密。
隻是
實在是說不下去了。
沈善登深吸了一口氣,看了周奇峰一眼,示意他推進下個環節。
縱使這是沈善登自己寫的,但是寫和讀出來,在博客上發表,和在公開讀出來,那感覺完全不同。
媽的!
這口屎實在難以下咽!
周奇峰作為製片人開始介紹項目。
沈善登觀察了下媒體,和其他區域,比較符合預期。
這個時間點,這樣的發言,算是文藝圈正常水平。
在下麵很多人看來,沈善登展現其對電影藝術的熱情與對中華文化傳播的決心,儘管演講內容略顯誇張,但展現了他對文藝的熱愛和對國際舞台的野心。
不少跟蹤電影報道的記者,有幾個還很興奮。
沈善登是個好導演苗子!
憑借個人影響力,和在青年群體的號召力,能給逐漸失聲的文藝電影注入活力。
台上。
周奇峰說道:“這部戲沈導付出了一切,壓上所有,製作費用是沈導抵押了房子湊出來的。”
啪啪啪!
能來捧場的基本禮節有的,響起掌聲。
沈善登調整了心情,麵帶微笑。
已經開機,惡心也要走下去。
他倒要看看,究竟能有多惡心。
當然這不是說文藝不好,藝術是發現美展示美的。
同理,不是發現美展示美的,那就是假文藝。
沈善登對於真文藝保持尊重,也是他的職業追求。
隻對假文藝感到惡心,特彆是拿著假文藝,假藝術名義裝逼秀優越的行為。
沈善登做了表態:“砸鍋賣鐵也要拍好電影,搞藝術竭儘全力。”
“賣房拍戲”這也是設計的一個環節,文藝小故事。
既能夠給媒體更多的報道空間,同時也有助於豐富沈善登的形象。
當然了,抵押房子也是真的。
周奇峰沒有說太長時間。
簡單介紹項目後,男女主演說了自己的感受。
王凱和佟麗丫之前或多或少經曆過發布會,隻是坐主位還是第一次。
感慨沈善登確實是個重諾的人,願意分享名氣。
不管這部戲如何,總算能跟著有一些版麵。
所以,兩人說了不少好話。
對獲得角色感到幸運,講述了在籌備階段,劇本圍讀會的專業。
吹了一波沈善登的負責。
沈善登很開心。
他還隻是新人導演,說不緊張是假的,娛樂圈太陽是長期目標,眼下還是小火苗,需要腳踏實地。
到了記者提問環節,第一個就不是電影。
“沈導,《素顏》如今火爆大街小巷,很多歌迷都希望你專注於音樂事業,你有什麼想法。《素顏》是首口水歌,是否和你現在追逐電影藝術的定位相悖,還是說你更看重泡妹?”
底下響起了一陣笑聲。
大蜜蜜額頭滿是黑線,這記者,太不禮貌。
沈善登也是無語,這問題攻擊性也太強了。
這就是沒簽大公司的壞處,對於媒體沒有掌控力。
沈善登和華易隻是利益交換,不會給他提供多少媒體力量。
手底下的公關公司主要是互聯網營銷,如今還是傳統媒體的時代,這是一群大爺。
“你的問題很討巧,也很狡猾,問了很多問題。”
沈善登心裡不是很高興,但還是好好應對。
“我覺得一個社會,正常的社會,大家穿上衣服可以聊藝術,脫下衣服也不要忘了生活。”
台下響起笑聲。
不少人雖然認為沈善登海外獲獎是想當然,連能把電影完成都不看好,但聽到他這個回答,也不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