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華娛唯一太陽 > 第十五章破碎

第十五章破碎(1 / 1)

推荐阅读:

沈善登嘿嘿笑了起來。

讓這個時代,見識後世成熟的營銷手段,讓西方電影節,也來品一品屎。

“你彆這樣。”

大蜜蜜被他笑的頭皮發麻,想到了什麼,震驚坐了起來,連帶著胸前跳了跳,驚訝道:“你不會搞事吧?”

不是,你才反應過來?

沈善登反問:“在國內,這些歐洲三大也好,奧斯卡也好,現如今的影響力是什麼?”

沒等她回答,沈善登直接道:“是國內媒體很喜歡,它們認為這是榮耀,會有版麵。”

“但這些版麵其實沒用,轉化不了票房。如果有用的話,賈章科的電影應該破記錄,現實,破百萬都難。”

“這一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也是如此,真正能動員國內觀眾買賬,是這個獎能為國爭光。”

“五代導演還有這樣的情懷,有這個營銷點,六代基本沒有了。”

“所以,除了聲音很大的一些媒體,以及,也是聲音很大但不買票,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群體,正常的院線觀眾不關注獎項。”

大蜜蜜下意識否定:“不對,肯定不止你說的這些,還有品牌代言什麼的。”

這一刻,她的“常識”遭遇了挑戰。

她腦子裡,從沒往這方麵想過。

就仿佛無形中誰畫了一條線,阻止她往這方麵想。

品牌代言的好處,那是台前演員的,而且也不是說獲獎一定有代言,還有運作。

見大蜜蜜開始顧左右而言他,不願接受的樣子,沈善登也不勉強。

尊重時代現狀。

這個時代的人,可能感覺到了一些不合理的情況,但要說了解、知道,還要等很多年。

沈善登不想再談工作。

手指亂飛。

一放假那是一下子活了過來。

“我還在這躺著呢。”

大蜜蜜氣笑了,有這樣的嗎?

不用看內容,就知道沈善登在和其他女人聊天。恐怕還有那個小黑妹。

沈善登拱了拱:“休息好了嗎?”

“沈善登,你拍戲的時候不理我,閒下來就想往死裡整,把我當什麼了?你的發泄工具嗎?”

大蜜蜜拒絕。

不是她不想履行女朋友的義務,而是磨的難受。

“放心,潤滑的。”

見有交流機會,沈善登立刻放下手機,諄諄善誘。

“你也不想我把精力用在其他女人身上吧?”

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

沈善登趕往剪輯工作室。

這是從一家廣告公司租的數字剪輯間,用來做電影後期。

這種麵向獨立製作和廣告的剪輯機房,靈活,性價比高。

不過一個月也要一萬八,沈善登原來的100萬基本用完了,又投了50萬。

這一刻,拍電影和炒股補倉有驚人相似感,一直虧一直補。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沈善登搖頭,打消這個可怕的念頭。

電影絕對不是緬a,她,不一樣。

賠是不可能賠的。

剪輯助理許凝竹檢查設備。

沈善登也看了看,有剪輯工作站、專業監視器、調音台、基礎環境,基本配置是有的。

《督公》這種小成本,頂級剪輯部門那是彆想了。

最頂級的avid nitris ds、syhony係統、davci relve專業調色間,大型共享存儲、專業錄音混錄棚,這些配置大製作才用的起。

北影廠的設備也租不起。

國營老廠的租賃流程比較繁瑣,簽合同、走審批、開發票等,就算找人打招呼,價格也不便宜。

空房加基礎設備,一個月也要三萬多。

如果貴一點,沈善登咬咬牙未必不能用,然而北影廠的核心業務和高端資源,要優先保障大片以及中等製作。

《督公》這種小成本,沈善登連蹭個好設備都難,隻能用比較陳舊的設備,更老的fc版本、crt監視器、小容量存儲。

如果省錢的話,可以用北電的剪輯教室或者實驗室。

這是最劃算的選擇。

沈善登作為北電研究生,可以通過導師關係、項目申請,象征的付費使用學校的非線性剪輯教室或者多媒體實驗室。

隻是教室有課表安排,隻能在沒課的晚上、周末使用,需要提前申請。

如果和課程衝突,更要半夜開工。

還要和同學爭搶設備,公用機器上沒法安裝自己需要的插件、軟件,存儲也很容易弄混弄丟,保密性也差。

綜合考慮,沈善登還是租了一間標準剪輯室。

周奇峰過來道:“師兄,沒問題,手續都處理好了。”

“人都到了吧?”

沈善登道:“咱們先開個小會。”

剪輯間外間有個休息區,六人坐著開了個小會。

《督公》後期的工作人員,圍坐一堂。

導演沈善登,身兼數職的周奇峰,剪輯助理許凝竹,攝影師陳博宇,錄音師趙琳,都是團隊核心成員,經過《督公》拍攝磨合,大家關係更進一步。

眾人目光不自覺望向沈善登。

如果之前的劇組召集、籌備階段,沈善登是因為投資加導演來掌控局麵,那麼,經過電影拍攝,相互了解後,大家對沈善登的能力心服口服。

沈善登開門見山:“先說下後期工作安排,我負責大方向,周奇峰居中協調,具體剪輯工作交給許凝竹,陳博宇和趙琳你們負責各自的後期工作。”

“後期30萬預算,正常剪輯、配音、調色,再加上外語字幕,條件有限,儘可能多快好省。”

沈善登明確了分工,眾人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我先說下《督公》的定位,不再是文藝片,後期最終呈現,要便於觀影,做好這個基礎。”

“做好了基礎,再說技術展示。”

沈善登又說了電影定位,和後期工作基調。

眾人意外,但又不是太意外。

跟組那麼多天,其實已經有所猜測,現在隻是確定了。

沈善登簡單講了自己的心路曆程。

“我之前瞄準文藝片,海外衝獎,是因為我有足夠的把握。”

“成績、曆史和榮光汙名化,撕裂、破碎的敘事,對我們這片土地上的人,和地理、文化和曆史進行分割,如此種種,越敏感自會受到很多追捧。”

“歐洲三大電影節,我是有把握的。它們都是意識形態機器,它們的成立在冷戰,時至今日,依然帶著濃鬱的冷戰色彩。”

“表麵上電影節負責人是評委團主席,但整體流程是由藝術總監把握,而實際控製者是所在地文化部門和電影委員會共同控製。”

“文藝院線又靠當地政府投資扶持,再加上銷售渠道,掌握在幾個發行商手裡,表麵上是藝術,內在操作完全是黑箱。”

“再配合媒體上的優勢,說誰行誰就行,說誰不行誰就不行。”

“同樣的道理,迎合這套機製,不行也可以行。”

場麵一時安靜了下來。

這席話,顛覆了他們固有的認知,隱隱有什麼東西在破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