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靖難,朱棣你彆跑! > 第078章 藳城之戰:勳臣們的計議

第078章 藳城之戰:勳臣們的計議(1 / 1)

推荐阅读:

天幕聚焦於藳城戰場硝煙漸散的尾聲。

畫麵並未過多渲染燕軍大勝後的歡呼,反而定格在一麵被小心翼翼收起的、殘破不堪的旗幟上——正是朱棣的中軍帥旗!

隻見那麵曾經代表燕王威嚴的明黃大纛旗,此刻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孔洞!

箭矢深深嵌入旗麵,弩箭撕裂了絲綢,火銃鉛丸灼燒出的焦黑窟窿比比皆是,整麵旗幟如同被無數毒刺紮透的刺蝟,在風中無力地飄蕩,無聲訴說著戰況的慘烈和南軍遠程火力的凶猛!

然而,與這麵飽經摧殘的帥旗形成詭異對比的,是畫麵中策馬而立、雖風塵仆仆卻毫發無傷的燕王朱棣本人!

天幕特意給了朱棣一個特寫:

他盔甲上甚至沾著附近親衛濺上的血跡,但他本人,連一絲油皮都未曾擦破!

那環繞著他的、本該致命的箭雨流矢,仿佛被一道無形的屏障扭曲了軌跡,隻敢落在他周圍的土地上或……那麵可憐的帥旗上。

朱棣的目光,深沉地落在那麵千瘡百孔的帥旗上。那眼神中沒有慶幸,隻有一種冰冷的、足以凍結靈魂的後怕和……滔天的怒火!

畫麵切換,一騎快馬背負著那卷如同裹著屍布般的破旗,衝出燕軍大營,絕塵向北!

字幕清晰地傳達了朱棣冷酷而飽含深意的命令:妥善保存!永遠警示後人!

奉天殿前廣場,勳貴與文武大員們看著天幕上那麵如同刺蝟般插滿箭矢的帥旗,再對比朱棣本人毫發無傷的畫麵,以及那冷酷的“永示子孫”的命令,一股荒誕而沉重的氣氛籠罩著勳貴們。

“唉……”須發皆白的老侯爺鞏昌侯郭興搖著頭,發出沉重的歎息,打破了沉寂,“燕王此舉……用心良苦啊!”

他渾濁的老眼中帶著洞察世事的悲憫,“將這麵旗送回北平,交給世子珍藏,哪是紀念什麼勝仗?分明是……要用這旗上每一根箭矢,每一處焦痕,刻骨銘心地告誡他的兒孫!”

郭興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周圍人耳中:

“他在告誡後人——看看!都睜大眼睛看看!若非對麵坐龍椅的是個被豬油蒙了心、被驢踢了腦袋的蠢貨,下了那等自縛手足的聖旨,你們的老子(爺爺、祖宗)我,早就被射成篩子,死八百回了!哪還有你們今日的富貴?!”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無儘的嘲諷和後怕:“他怕啊!怕他朱棣豁出命打下來的江山,傳到他的不肖子孫手裡,也養出建文這等……這等視江山如兒戲、視將士如草芥、視祖宗法度如無物的……廢物皇帝!”

“廢物?郭侯爺您太客氣了!”永昌侯藍玉那標誌性的、帶著三分譏誚七分戾氣的聲音陡然響起!

他抱著膀子,斜睨著天幕上朱允炆虛影,嘴角的弧度充滿了刻骨的鄙夷。

“這哪是廢物?廢物好歹占個‘廢’字,起碼知道自己是廢物,少折騰!這位建文爺,那是又廢又蠢又自以為是!簡直是廢物中的極品!禍害裡的魁首!”

藍玉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近乎惡意的調侃,響徹勳貴班列:

“燕王這招‘刺蝟旗傳家寶’,高!實在是高!依我看,這玩意兒就該裱起來,掛在大明朝未來每一代太子讀書的東宮正殿上!再配上建文爺那道‘勿傷朕叔’的聖旨拓本,書名就叫——《廢物皇帝預防手冊》!讓那些龍子龍孫們每天晨昏定省,好好看看,引以為戒!省得再出這種把自家江山往叔叔刀口上送的‘仁德聖君’!”

藍玉這番尖酸刻薄至極、卻又無比紮心的大實話,引得周圍一片壓抑不住的嗤笑聲和點頭附和。顯然,建文帝朱允炆的“豐功偉績”,已經徹底成了洪武朝勳貴圈子裡公開的、鄙夷的笑柄。

“哼!預防?談何容易!”

一個陰惻惻的聲音,帶著濃重的悲觀,從勳貴班列後排響起。眾人循聲望去,是一位素來以耿直(或者說迂腐)著稱、堅定支持太子朱標一係的禮部侍郎陳迪。

陳迪捋著山羊胡,臉上帶著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冷笑,目光掃過那些嗤笑的勳貴,最後落在天幕上朱棣的身影上:

“世事無常,人心難測!今日看建文是廢物,焉知他日燕王龍禦歸天,他的子孫後代裡,就不會出廢物?就不會出比建文更昏聵、更荒唐、更敗家的玩意兒?!”

他聲音不高,卻如同冰冷的毒蛇,鑽進每個人的耳朵:

“越怕什麼,往往越來什麼!這麵刺蝟旗,今日是警示,他日說不定就成了某些不肖子孫眼中‘祖宗無能’的證明!成了他們肆意妄為、嘲笑祖製的借口!曆朝曆代,這等事……還少嗎?誰敢保證,他燕王一脈,就能千秋萬代,永不出廢物?!”

陳迪這番“烏鴉嘴”般的預言,如同給剛剛有些喧鬨的氣氛潑了一盆冷水。

勳貴們臉上的笑容僵住了,麵麵相覷,雖覺晦氣,卻又不得不承認這話有幾分歪理。

是啊,誰能保證後代不出敗家子?強如漢武唐宗,子孫不也有不肖之徒?

就在這片因陳迪的悲觀而略顯凝滯的沉默中,一個壓得極低、卻如同驚雷般炸響的聲音,從靠近前排的勳貴位置傳來!

說話的是常茂的弟弟,鄭國公府的常升!

他像是憋了很久,終於忍不住了,扯了扯身旁穎國公傅友德的袖子,聲音雖輕,卻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力量和憋屈:

“傅公!要我說,咱們都鑽了牛角尖了!吵吵什麼建文廢物、燕王天命、子孫敗不敗家……都是瞎扯淡!”

常升的眼睛亮得驚人,他猛地一指奉天殿東側暖閣的方向,仿佛要戳破一層無形的窗戶紙:

“真嫡在此!何來靖難?!”

他幾乎是咬著牙,一字一頓地低吼:

“就算……就算太子爺和雄英皇長孫真有什麼不測(這話他說得飛快而含糊),那皇位,論嫡論長,論祖宗法度!也該是常太子妃所出的皇孫朱允熥來坐!他才是正兒八經的嫡次孫!名正言順!”

常升的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和怨氣:

“允熥殿下,身體康健,性情仁厚!更重要的,他身上流著我常家、開平王(常遇春)的血!有我們這些舅舅、有整個淮西勳貴集團在背後撐著!若他繼位,燕王他敢動?他憑什麼動?他拿什麼‘靖難’?!名不正!言不順!天下共擊之!”

“隻要允熥在,這大明的天,就塌不下來!哪還有後麵這些破事?!”常升最後這句,幾乎是吼出來的,帶著積壓已久的憋屈和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憤懣!

“嘶——!”

常升這番話,聲音雖刻意壓低,但在勳貴班列這片相對安靜的區域,卻如同平地驚雷!瞬間吸引了所有目光!

整個奉天殿前廣場,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所有的議論聲、嗤笑聲、歎息聲,戛然而止!

淮西勳貴集團的核心人物們——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乃至剛剛還在刻薄嘲諷的藍玉,所有人的眼睛都猛地瞪圓了!他們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由驚愕轉為難以置信,再由難以置信轉為一種醍醐灌頂般的巨大震撼和……狂喜!

對啊!朱允熥!

怎麼把他給忘了?!

這才是根正苗紅的嫡次孫啊!常遇春的外孫!除了嫡長孫朱雄英之外淮西勳貴天然的代言人和保護傘!

天幕展示的建文亂局和朱允炆的愚蠢,讓他們陷入了思維定式,隻看到了那個廢物朱允炆,完全忽略了還有朱允熥這個更具法統和實力支撐的正牌嫡孫存在!

常升的話,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瞬間照亮了所有淮西勳貴心中那條被遺忘的、卻金光閃閃的康莊大道!如果朱允熥繼位……那還有燕王朱棣什麼事?淮西勳貴的地位將穩如泰山!什麼削藩、什麼猜忌,都將煙消雲散!

文官班列中,那些支持太子一脈、講究禮法道統的大臣們,眼中也瞬間爆發出驚人的光彩!

朱允熥!名分正!血統純!比起那個被呂氏教歪了的朱允炆,強了何止百倍!

雖然他背後有準西勳貴的影子,但是怕什麼,隻要洪武皇帝在傳位前,如同天幕中所說的那樣大殺一批,比如什麼藍玉之類的,剩下的常升這樣的廢物還怕他們外在專權。

“允熥殿下……”“常太子妃嫡子……”無數道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齊刷刷地、熱切無比地轉向太子春和宮的方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