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甚至都不太操心女兒嫁人的事。
因為她有工作呀!
這就是國營大廠給的底氣。
生老病死統統負責,死了還有喪葬費和撫恤金,就算是沒有子孫後代,廠裡也能出麵把人火化下葬。
結婚不是工人的人生必選項了。
王英私下裡就跟陳平安說:“寧寧結不結婚其實都無所謂,咱們不要催著她嫁人。以前我們女的沒辦法,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算是能找到,也就是乾點零活,今天有明天無的,不嫁人就得居無定所,就得朝不保夕,還得被人欺負。現在不是那時候了。咱閨女有工作,自己就能養活自己,不用依靠彆人。”
陳平安說:“聽她的。她遇到了喜歡的、合適的,想嫁就嫁,要是沒遇上喜歡的,不想嫁也隨她。”
他其實覺得結婚挺好的,像他和阿英這樣,工作的時候好好工作,休息的時候倆人在家,各自做各自的事,想說話的時候能有個人聽,有人給你搭話。不想說話的時候就不說話,但你知道你的身邊有個人,會關心你、照顧你,你們心裡裝著彼此,是彼此的依靠。
要是沒有阿英和寧寧,他現在人到中年,肯定會覺得寂寞的。
不過也不一定,可能是他習慣了有人陪伴。廠裡也有幾個老同誌孤身一人的,好像過得也挺好。
也有結了婚過得不好,整天雞飛狗跳吵吵鬨鬨的。
所以,說到底,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和結不結婚可能還沒什麼本質的關係。
但是就單身這一點來說,男人單身會好一點,少有人欺負他們,女人單身會艱難一點。
他家寧寧這樣的,要想不結婚,要想不被人欺負,還是得練一練才行。
陳平安包著餃子,看了正跟媽媽膩歪的陳康寧一眼,“你彆擠你媽了,她都沒法好好拿針了。你閒著沒事練練功夫吧。”
“啊?”
“啊什麼呀,你練點功夫,以後出門在外不吃虧。”
“啊~~我不要~”
陳康寧抱著王英的胳膊撒嬌,幾個字愣是讓她說得九曲十八彎。
不過這回王英也不慣著她,“你爸說得對,你練練,沒壞處。也不要求高了,打得過你爸就行。”
陳康寧氣得跺腳甩手,王英和陳平安在旁邊笑話她像個三歲小孩。
“哼!我生氣了!”
陳平安說:“生氣好啊,加點氣性,練武說不定能事半功倍。”
“啊啊啊!氣死我了!”
王英安撫她:“好了好了,一天就練一小會,練練力氣,再跑跑步,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至少得有一點自保能力。”
她小聲跟陳康寧說:“你彆看咱們廠的工人在外麵都是體麵人,回到家裡打架的也不少,真打起來,女人吃虧的多。”
“誰打架?看不出來啊。”
“我們車間的劉桂珍,她男人是三車間的老溫,你都認識吧?”
“認識啊,看著都挺好的。”
“老溫那個人,大家都覺得他怕媳婦,什麼都是‘我媳婦說’、‘聽我媳婦的’。”
“是啊,大家都說他是個好男人,疼媳婦。我去三車間送文件的時候沒少聽人叨叨。”
“大部分時候他都沒事,算是個老實人,但就是這樣的老實人,也跟他媳婦打過幾次。”她問陳平安,“打過幾次來著?”
“兩回還是三回,我也記不太清了。”
“他竟然是這樣的人?真是想不到!”
王英說:“他跟他媳婦動手,他媳婦根本還不上手,隻能被壓著打。上回你爸他們趕上了,趕緊上去把人拉開。酒醒了就跪在那兒認錯,自己打自己。”
陳平安歎了口氣,“他們兩口子也不容易,老溫嶽父生病了三年多了,行動不便,天天得吃藥看病,老溫三個小舅子和一個小姨子統統不管,全都是老溫媳婦花錢,還老得請假帶他瞧病,工作都沒法好好乾,家務活也搭不上手。現在他嶽父就在他家住著呢。
家裡的錢全都給老頭治病了。連他們攢的給大兒子溫小軍娶媳婦的錢都搭進去一大半,出不起彩禮,人家女方不願意嫁,小軍的婚事就吹了。
老二下鄉了,家裡一點貼補也給不了,隻能讓孩子自己在鄉下自力更生。小閨女眼瞅著也要下鄉,都沒錢給她置辦東西。老溫著急,又喝了不少酒,就失控了。”
王英說:“那也不是他動手的理由。”
陳平安說:“是是是,他打人肯定是不對的。”
王英說:“他動手那天,他嶽父,那行動不便的老頭看著自己閨女挨打,急得直哭。”
“那劉阿姨不跟他離婚嗎?”
“離了婚她去哪兒啊?娘家肯定是沒她的地方了,連她爹都被轟出來了,她能去哪兒?基本上她就隻能離婚不離家,那樣還更彆扭。
老溫這個人,大部分時候都是好的。工作認真,回家乾家務,能分擔一部分照顧老人的壓力,有時候是他請假帶著老頭去看病。他們結婚二十多年,好像就打了兩三回。也很難說他好還是不好,整體上是個正常人。”
“那他打人的時候,他家孩子沒拉著他嗎?”
陳平安說:“那天小閨女不在家,大兒子拉了,但是老溫比他大兒子塊頭大,又喝了酒,完全拉不住,小軍也挨了幾拳頭。”
王英說:“我聽說,那孩子跟他爸媽說,他不結婚了,讓他們彆操心他的事。他什麼時候臨時工轉正了再說。他說人家看不上他,本質上是因為他工作不好,臨時工一直沒轉正,不是因為彩禮,讓他媽不用放在心上。他還跟他媽說,不行就讓他媽把工作轉給他妹,這樣小妹就不用下鄉了,他媽也能專心在家照顧姥爺。”
“劉阿姨同意了嗎?”
王英歎氣,“她不同意。她說了,工作是她的,工資就是她的,她花起來還比較有底氣,要是工作給了閨女,工資變低了不說,她要花錢就得跟孩子要,跟丈夫要,她覺得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也不能說老劉這個想法不對,但是吧,多少也自私了點。她那小閨女叫溫小霞,比她家寧寧小三歲呢,今年剛16,長得也是花兒似的,好看著呢,文文靜靜的,很秀氣,懂事有禮貌,在家裡幫媽媽照顧姥爺,做家務,實在是個好孩子。
這要是去了鄉下,得多遭罪啊。關鍵是人生地不熟的,孩子出點啥事你都不知道。
彆人家的事,他們作為外人也不好說。她跟老陳隻是私下裡念叨,以後一定好好保重身體,兩口子互相照顧,彆給孩子添麻煩。她都不敢想,她家寧寧要是忙成老劉那樣,那得多累啊!
老溫家的矛盾根源,就是劉老頭總給閨女添麻煩。年輕的時候就添麻煩,老了還是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