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的時間,朝中同僚陸續前來探望。李斯帶著新編的律書來訪,言語間多有試探;王翦父子扛著軍中藥酒闖進門,非要方銘飲儘才罷休;馮劫則乾脆利落地丟下一疊頻陽縣的糧冊,說是扶蘇公子用得上。方銘一一應對,待送走眾人,才揉著發脹的太陽齒自語:"這傷養得比辦公還累。"
日子就這麼過了幾天後,方銘又到了不得不見嬴政的時候,沒有彆的原因,他的開山大弟子,嬴政政哥的嫡公子,想要去頻陽縣當縣令了。
於是,方銘又出現在了章台宮內。
此時的章台宮內,青銅鶴燈吞吐著幽暗的火光。嬴政正在批閱奏簡,聽到腳步聲頭也不抬:"稀客啊。寡人記得今日不是大朝會。"
方銘站在殿中,影子被拉得很長:"臣"
"你素來無事不登門。"嬴政突然擲下朱筆,抬眼的瞬間燭火在他眸中跳動,"說吧,又闖了什麼禍?"
"陛下明鑒。"方銘苦笑著拱手,"臣此番是為扶蘇公子而來。"
"哦?"嬴政指尖一頓,在奏折上留下個鮮紅的印子,"他怎麼了?"
"公子想去頻陽縣曆練。"方銘故意頓了頓,"當縣令。"
殿內突然安靜得能聽見燈花爆裂的聲響。嬴政慢慢靠回龍椅,:"他為何不自己來稟?"
方銘抬眼:"臣猜公子是怕陛下不允。"
"怕?"嬴政突然冷笑,"寡人的長子,未來的儲君,連當麵陳情的膽量都沒有?"
"正因是儲君"方銘向前半步,燭光映亮他半邊臉龐,"才更在意君父的看法。"
嬴政猛地拍案,案上茶盞震得叮當作響:"你倒是會說話!"他突然起身,"那依你看,寡人該允嗎?"
"該。"方銘不緊不慢道
嬴政的腳步聲突然停在方銘麵前。
半晌,嬴政突然大笑:"好!讓他明日自己來見寡人!"轉身時玄色龍袍掃過方銘衣角,"若連這點膽色都沒有"
"臣這就去告知公子。"方銘躬身退出。
翌日清晨,方銘剛推開房門,就看見扶蘇已經在院中來回踱步。少年公子一見他就快步上前:"老師!父王真的答應了?"
方銘說道:"陛下要你即刻入宮。"看著扶蘇瞬間發亮的眼睛,又按住他肩膀提醒:"記住,實話實說就好。"
章台宮前,扶蘇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冠。殿門開啟時,他看見父王正在把玩昨日老師見過的虎符。
"兒臣拜見父王。"扶蘇跪得筆直,卻聽見上方傳來竹簡合攏的脆響。
嬴政的聲音辨不出喜怒:"聽說,你想當縣令?"
"是。"扶蘇的指甲悄悄掐進掌心,"兒臣想去頻陽。"
"為何?"
"少師說過"扶蘇突然抬頭,目光灼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殿內陡然一靜。嬴政眯起眼睛:"方銘教的?"
"是!"扶蘇的嗓音因激動而發顫。
"少師說紙上談兵終覺淺。"扶蘇伏地叩首,"求父王讓兒臣去真真切切地摸一摸大秦的泥土。"
嬴政的手指在青銅案幾上輕輕叩擊,玄色龍袍袖口的金線雲紋在燭光下忽明忽暗:"寡人倒要問問——為何偏是頻陽?"
扶蘇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佩,青玉的涼意讓他稍稍鎮定:"回父王,其一,頻陽距鹹陽不過幾個時辰馬程。"他抬起眼簾,目光清澈而堅定,"兒臣若遇疑難,尚可快馬回都請教少師。"
"嗬。"嬴政忽然輕笑,指尖挑起案上一卷竹簡,"接著說。"
"其二"扶蘇深吸一口氣,"頻陽既非隴西那樣的邊陲苦寒之地,也非洛陽那般富庶。今年大旱又逢蝗災,正是最能見民生百態之處。"他忽然跪直身子,"少師常說,看一個官吏是否稱職,不是看豐年如何錦上添花,而是看災年能否雪中送炭。"
嬴政的手指突然停在輿圖上的頻陽位置,玄色廣袖在燭火中泛起幽光:"既如此你到頻陽後,第一件事要做什麼?"
扶蘇感到父王的目光如青銅劍般抵在脊背上。他穩住呼吸,聲音清晰地在殿中回蕩:"兒臣以為,當先整頓吏治。"
"哦?"嬴政轉身時冕旒微晃,在臉上投下細碎的陰影,"不急著放糧賑災?不先免賦收買人心?"
"吏治如釜,政令如炊。"扶蘇不自覺地用上方銘常用的比喻,"若釜底漏隙,再好的米糧也會化作焦土。"他向前膝行半步,"頻陽連年災荒,朝廷撥的賑災糧卻總到不了百姓手裡——這必是吏治有弊。"
嬴政突然抓起案上的一把竹簡,嘩啦一聲全數傾倒在扶蘇麵前。簡冊散開,露出各地上報的災情文書:"你看看,這些請賑奏章,十之八九都在要糧要錢。"他俯身捏起其中一簡,"可有人說過要整飭吏治?"
他鄭重叩首:"少師教導兒臣,清濁分明方能正本清源。”
嬴政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青銅案幾,發出沉悶的聲響:"整頓吏治之後,又當如何?"
扶蘇微微直起身子,目光沉穩:"兒臣當頒布各項新政,將少師與諸位老師所授之學,用於實務。"
"哦?"嬴政眼中閃過一絲興味,"比如?"
"其一,推行'平準法',調節糧價,防止奸商囤積居奇;其二,查看攤丁入畝政策的實施,提高農田產量;其三"扶蘇頓了頓,"精簡衙門冗員,提高辦事效率。"
嬴政突然起身,玄色龍袍在燭光下泛著幽深的光澤。他緩步走到殿側那幅巨大的《大秦疆域圖》前,手指點在頻陽的位置:"你可知,寡人為何準你去頻陽?"
扶蘇誠實地搖頭:"兒臣不知。"
"因為那裡,"嬴政轉身,冕旒下的目光如炬,"正是檢驗你這些想法的絕佳之地。"他忽然加重語氣,"但記住,治縣如烹小鮮——不可操之過急。"
扶蘇深深叩首:"兒臣謹記父王教誨。"
"去吧。"嬴政揮了揮手,卻在扶蘇退至殿門時突然又道,"每月初一,派可靠之人送密奏至章台宮。"
扶蘇腳步一頓,鄭重應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