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猶如鬼魅一般,在一夜之間迅速行動起來,將山東各區縣的鬼子據點逐一擊破。
即使是被近千名鬼子占領的德縣城,也在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裡就被同盟軍成功收複。
同盟軍的行動如此迅猛,以至於鬼子們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的抵抗。
收複德縣城後,同盟軍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組織軍力南下,對黃河沿岸的日軍形成合圍之勢。
一場場激烈的戰鬥即將在黃河邊展開……
中途幸運號還裝模作樣的,去補充了一下燃油和彈藥。
又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衝入了戰場,幸運號猶如一台無情的靈魂收割機,無情地收割著鬼子的生命。
蔣明小隊緊緊跟隨大部隊,在彌漫著硝煙和血腥的戰場上奮勇廝殺。
這裡並沒有那種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爆炸場麵,但每一刻都充滿了無儘的危險和緊張。
子彈如雨點般密集地飛來,隊友們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擊中。
儘管每個人都穿著防彈衣,但這並不能完全保證他們的安全。
就在這時,一顆流彈突然如閃電般疾馳而來,直直地擊中了蔣明的胸膛。
幸運的是,防彈衣發揮了作用,擋住了這致命的一擊。
然而,巨大的衝擊力仍然讓蔣明感到一陣劇痛,他甚至聽到了自己肋骨斷裂的聲音。
而隊裡的其他成員,就沒有蔣明這麼幸運了。老四川,一個經驗豐富的戰士,在一瞬間被一顆子彈擊中了頭部。
儘管他也戴著頭盔,但這玩意兒沒多大鳥用。
子彈輕易地穿透了頭盔,瞬間將老四川的腦袋打爆。
腦漿和鮮血四濺,濺落在周圍的土地上,形成了一幅慘不忍睹的畫麵。
老四川的身體像被抽走了靈魂一般,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再也沒有了生氣。
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激烈的戰鬥持續進行著,雙方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最終,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才將日軍徹底圍剿。
按鬼子自己的說法,三個丙種師團,總計四萬五千多名鬼子,全部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玉碎”。
不僅如此,還俘虜了五千多名鬼子。
向北這個人可真是個會過日子的主兒,他心裡盤算著,山東還有那麼多的基建項目等著要修呢,這五千多頭“牲口”不用白不用啊!
讓他們去乾活,肯定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的工程量呢。
於是,向北決定讓這些鬼子每天工作長達十七個小時,直到把這些鬼子“報廢”了再說。
算是廢物利用,大不了再去俘虜新的一批唄。
不過,向北心裡也很清楚,這場戰爭的消耗可真是巨大啊!他估計,僅僅這一場戰爭,就已經消耗了同盟軍三分之一的彈藥儲備。
照這樣下去,恐怕還沒打到北平城,彈藥就會全部消耗殆儘。
這次,向北可真是沒收住手啊!
也算同盟軍的第一場大仗,所謂窮則戰場穿插,富則地毯轟炸。
即使這樣,同盟軍也付出了3000多人的傷亡。
將近兩個團的損失,讓向北心疼不已。
在天津的華北司令官藤井太郎大將,此刻正端坐在他略顯陰暗的辦公室裡,他的臉色異常難看,就像被一層鐵青的陰影所籠罩著。
他的手中緊握著那張薄薄的電報,仿佛那是他生命的最後催命符。
但實際上,這張電報所記錄的內容卻讓他感到無比沉重和絕望——南下3個甲級師團已經全軍覆沒,玉碎了!
整整三個甲種師團啊,那可是日本陸軍的精銳部隊,如今卻連一個帝國勇士都沒能撤回來。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藤井太郎作為華北司令官。
不僅失去了大量的兵力,更重要的是,他將如何麵對天皇的質問和責難?
一想到這裡,藤井太郎的額頭就開始冒出冷汗,他的手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他深知,以這樣的慘敗,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向天皇交代。
或許,剖腹謝罪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然而,現實卻容不得他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些。
目前平津地區的形勢已經非常嚴峻,大約還有三萬日軍駐守在這裡,但他們所麵臨的壓力卻與日俱增。
轟炸機隻有區區一百五十架,戰鬥機更是隻有四十五架,這樣的兵力和裝備,要想守住平津地區,已經很艱難,
可是,藤井太郎又能怎麼辦呢?他不敢瞞報戰況,當這個消息傳到日本內閣時,整個內閣都陷入了一片嘩然。
這無疑是日本在華國遭受過的最大一次失利,對於日本的戰爭局勢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為了挽回敗局,日本政府不得不緊急從東北和國內調集兵力增援平津地區。
與此同時,這一舉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部戰區的壓力,使得其他地區的國軍,麵對日軍能夠稍稍喘口氣。
隨著山東地區激烈的戰鬥落下帷幕,同盟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徹底掌控了整個山東。
光是繳獲的重炮就有500多門,稍微維修一下就能重返戰場,
這一勝利不僅鞏固了同盟軍在華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更為他們進一步北上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同盟軍與日軍在山東和河北的省界線上形成對峙局麵,雙方劍拔弩張,氣氛緊張異常。
同盟軍士氣高昂,渴望乘勝追擊,一舉攻入東北地區,將日軍逐出這片廣袤的土地。
然而,現實卻讓他們不得不麵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兵力有限。
儘管在山東的戰鬥中取得了輝煌戰果,但同盟軍的兵力畢竟有限,不打算大規模的全麵進攻。
因此,他們隻能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穩紮穩打,逐步向北推進。
在這種情況下,同盟軍的指揮官向北展現出了卓越的戰略眼光。
他深知日軍在城市攻防戰方麵具有一定優勢,而攻城戰往往會導致大量建築被摧毀,無辜百姓傷亡慘重。
因此,他更傾向於將日軍引誘到開闊的平原地帶,利用自身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對日軍進行逐步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