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一番理論下來,李善長竟無言以對。
為了能保住這幾根留了幾十年的胡子,皺著眉頭思索半晌,總算想出個由頭,“就算皇位是太孫殿下的,那也是將來的事!眼下太孫殿下還小,應該留在東宮開蒙!朝堂乃是商議國事的地方,不是太孫殿下該來的!”
“商議國事?那今天要商議的是什麼?”朱雄英問。
“河南府水患,糧價上漲,肯定要商議的還是如何安撫災區百姓,如何抑製糧價!”
李善長想都沒想,直接答道。
在這些事情沒解決之前,幾乎每日早朝,都要商議細則!
“哈哈哈!韓國公的消息未免太不靈通了!”
沒等朱雄英開口,一旁的藍玉頓時放出爽朗的笑聲。
“什麼意思?”李善長不解。
“今日子時,全國各地已經有大批糧食運往河南府,直接發到受災百姓手裡!到時候不僅虧掉的糧食能補回來,有的保不齊還能賺一些呢!”
藍玉手掌兵權。
運送這麼大一批糧食,肯定要動用軍隊。
所以,他是除了錦衣衛以外,最早知道整件事情來龍去脈的!
“什麼?全國各地都有糧食運往河南府?”
李善長下意識的看向戶部尚書楊思義。
然而,楊思義卻連連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那就奇了怪了!
河南府大批百姓受災,所需糧食不是一星半點。
調動這麼多糧食,他戶部竟然不知情?
狐疑的看向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拱手詢問,“陛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糧食到底是從何處而來?”
很顯然,這些糧食絕對不是戶部糧倉裡的。
否則楊思義不可能不知道!
“哈哈哈!這都要靠咱這七歲的大孫啊!”
說到小家夥,朱元璋眼中滿是寵溺。
“靠太孫殿下?”
這一次,滿朝文武都懵了。
一個七歲的孩子而已,能乾什麼?
“咱給你們看點東西!”
朱元璋大手一揮,雲奇自懷中拿出一個小紙包,走到殿內,給眾大臣觀看。
“這……這竟然是鹽?”
“我的天啊,竟然與前兩日西域商人帶來的鹽品質相同!”
“難道那些西域商人也將鹽進貢給我大明了……?”
官員們儘量發揮自己的想象,猜測起來。
唯獨工部尚書知曉精鹽提純一事。
但老朱已經警告過他,在精鹽沒有大量銷售之前,不許亂說話!
老朱的話誰敢不聽?
腦袋不要了?
即便今日在朝堂上見到,他也沒敢開口!
雲奇在眾大臣中間轉了一圈,又回到朱元璋身邊。
老朱開口道:“都看見了吧?這樣的細鹽,就是你們麵前這位七歲太孫,利用粗鹽提純出來的!並且已經交工部大量提純!”
話音一落,全場再次嘩然。
“什麼?這麼好的鹽,竟然是太孫殿下利用粗鹽提純出來的?”
“真沒想到,太孫殿下竟然如此聰慧!”
“是啊!沒想到咱們的粗鹽還能變成此等品質的精鹽?那我花十兩銀子一斤買的算什麼?”
“我買了兩斤呢……!”
得知精鹽就是他們麵前這個小太孫弄出來的,大臣們再看向小家夥時,眼神已經不一樣了。
同時,也為買鹽走丟的銀子默哀!
“太孫的提純方法不僅能提純粗鹽,還能將礦鹽提純,變成你們眼前這種無毒細鹽!”朱元璋朗聲宣布。
“什麼?礦鹽也能提純?”
“礦鹽不是有毒嗎?”
“提純以後就能變無毒的?”
“太孫殿下到底是怎麼想到的……?”
群臣再次被震驚。
李善長眉頭緊鎖,琢磨這一係列的事情,“精鹽、糧食、西域……”
突然,一個想法在腦海中炸開。
詫異的看向眼前的小家夥,震驚道:“莫不是……莫不是……?”
“是啊!是我呀!”
朱雄英眨巴著眼睛,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笑容。
但這笑在李善長看來,是相當恐怖的!
一個七歲的孩子,就能想到用精鹽引誘那些糧商入局?
從而解決了河南府受災無糧,整個大明有可能糧價上漲的局麵?
“太孫殿下,老臣這胡子不勞您拔!老臣待會下朝就全都剃光!”
李善長算是服了。
這太孫絕對不簡單!
“陛下,老臣記得,河南府水患一事,就是太孫殿下提出來,讓我們提前做準備的吧?”
魏國公徐達拱手說道。
“是啊!雄英乃是神仙的徒弟,不僅預知了河南府水患,還賜予了仙物種糧!”
朱元璋又命人將紅薯和土豆帶到大殿之上。
昨晚將賣鹽賺的一成收入交給小家夥,他便將九十多斤的紅薯,加上九十多斤的土豆全都交給他。
有了這些,距離大明實現戶戶有餘糧就更近了一步!
“這些是仙物?還種糧……?”
這兩樣東西,文武百官誰都沒見過。
看著黑黢黢的外觀,怎麼看也不像是仙物啊!
“沒錯!這兩樣能畝產千斤!可做主糧,也可做菜,味道還十分可口!”朱元璋簡單的介紹起來。
“畝……畝產多少?千斤?”
百官差點驚掉下巴。
畝產五百斤的農作物他們都沒聽說過,更彆說是畝產千斤!
“沒錯!老神仙說了,若是照料得當,風調雨順,畝產三千斤到五千斤都有可能!”
這些話都是小家夥對朱元璋所說。
現在他隻需依樣畫葫蘆,將那些話重新複述一遍即可!
“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
“是啊!若真能畝產千斤,以後我大明百姓就不愁沒糧食了!”
文武百官均激動不已。
因為隻有百姓富庶,國家才能安定,他們的官位也就能坐的更穩、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