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早朝!
戶部尚書楊思義麵帶激動之色,主動上前彙報道:“啟稟陛下,江南之地傳回消息,稅務院及監察院已經推廣開來。”
“不少商人紛紛登記造冊,商稅更是有著極大的提高。”
“據下邊回報,迄今為止,新增商稅已有八百餘萬兩,均已送入國庫!”
可以說,這是他楊思義擔任戶部尚書以來最揚眉吐氣的一天。
稅務院及監察院,這才成立多久,便增加如此多的商稅,而這還僅僅是江南之地的商稅。
日後稅務院及監察院普及整個大明時,會有多少的商稅,他都不敢去想。
其他官員聞言,更是倒吸一口涼氣,紛紛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要知道這些都是主動前去登記造冊的商人,主動繳納稅收的商人。
而以往那些沒有登記造冊的,偷稅漏稅的商人,一抓一大把。
現在想想,朝堂每年損失了多少萬兩的銀子?
……
江南。
楊士奇恭敬的接過聖旨,暗自在心底發誓,一定不會辜負皇孫殿下對自己的栽培,絕不會讓殿下失望。
農耕社會,最重要的生產條件就是土地,無論百姓還是權貴,都在儘量獲取更多的土地。
王朝有可能改名換姓,但土地不會,誰也無法將之挪走。
他楊士奇雖然是皇孫破格提拔上來的官員,但通過近期的表現與手段來看。
即便有官員升起嫉妒之心,卻也不敢表現出來分毫。
因為這是陛下與皇孫殿下推出來的代言人,誰敢找楊士奇麻煩,就是在為自己找麻煩,並且這個麻煩還有可能會丟掉自己的腦袋。
無非是丈量土地而已,又不是要沒收自己的土地,犯不著弄的魚死網破。
翌日。
楊士奇便將新政的布告貼了下去。
目的就是讓百姓們傳閱。
隻可惜,這個年代,縣城內能識文斷字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百姓們隻能湊個熱鬨,根本就不知道上麵寫的是什麼。
“這是啥玩意?咋與通緝令不一樣呢?”
人群中一位瘦猴男,挖了挖鼻孔,故作狐疑之色,就仿佛他能夠看懂上麵的文字一般。
“好你個餘老二,大字不識一個,也敢在這裡胡說八道?”
旁邊有認識瘦猴男的人,開口嘲諷道。
餘老二怒道:“不認識字咋了,你看這上麵沒有畫像,所以我說它不是通緝令,有毛病嗎?”
一陣的歪理邪說,惹得眾人一陣哄笑。
就在這時,街道對麵走來一位書生裝扮的中年人。
人群中有眼尖之人,急忙招呼道:“劉相公,這裡,您有學問,快點過來幫我們看看,這上麵到底寫了些啥?”
那些不認識劉相公的人,紛紛後退給他讓出一條道路,眼中浮現出期盼之色。
而那些想要知道第一手消息的百姓,口中自然不斷說著阿諛奉承的話語來討好劉相公,希望他能夠幫忙讀一讀上麵的內容。
劉相公看了看告示上的內容後,瞬間沒有了興趣。
隨口敷衍道:“上麵寫著,朝廷要重新丈量田地!”
此話一出口,頓時如同一顆炸雷在人群中炸響。
“劉相公……劉相公……您倒是說清楚點啊,朝廷為何要丈量田地啊?”
“就是啊,這般沒頭沒尾的,到底咋回事兒啊!”
……
吵雜的人群讓劉相公感到一陣的煩躁。
不顧眾人的請求,直接拂袖而去。
所有人都懵了,唯一識字的人走了,隻剩下他們這些不識字的人在這裡胡亂猜測。
一時間,一眾百姓們開始不知所措,就這樣離開,還有些不甘心。
就在這時,一道陰陽怪氣的聲音傳來。
“完蛋嘍!朝廷又要增加稅收嘍!”
這下子,原本充滿好奇心的百姓們,臉色驟然變的如同死了親爹一般難看。
紛紛將自己的目光落在說話之人的身上。
隻見是一位身著華服的年輕人,與剛剛的劉相公打扮差不多。
同樣是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隻可惜這位年輕人卻是一副獐頭鼠目的奸人相。
明明天氣並不熱,年輕人的手中卻是拿著一把玉石鑲嵌的扇子,不斷在身前搖擺著。
明明身價不菲,卻又要擺出一副窮酸的姿態,看起來很是不倫不類。
當然,人群中有人知曉這個年輕人,急忙詢問道:“徐二少,您剛剛說的是啥意思?咋就漲稅收了呢?”
明明他們這裡遭受災害,勉強度過難關,期待中的好日子還沒有到來,反而再次迎來一柄重錘?
即便知曉眼前這個年輕人不是什麼好東西,也沒有考取任何的功名。
奈何這個節骨眼上,隻有他識字,隻能陪著笑臉討好。
徐二少似乎很享受這種被人擁戴的感覺,眼珠狡黠的轉了轉。
這才開口道:“上麵寫著的大致意思就是,朝廷要加大稅收,你們這些刁、民算是……完蛋嘍!!”
不少人的臉色瞬間蒼白起來,都是貧苦的百姓,每人手中隻有那麼一丁點的田地,勉強夠維持自己的溫飽。
要是再增加稅收的話,恐怕日後真的沒有什麼活路了。
人群之中甚至有些許的百姓已經開始絕望了,因為他們已經看不到生的希望。
看到徐二少在這裡一副幸災樂禍樣子,眾人是敢怒不敢言。
因為徐家乃是本城內有名的富豪,家裡更是擁有數千頃的良田。
都是在元末的時候,采取各種手段強取豪奪弄來的。
當然,這些良田並沒有在朝廷中報備,全部被徐家以各種手段隱藏起來。
至於官麵上,他徐家隻有賬麵上的百畝良田而已,卻養活了整整一大家子人。
當然,這些還不算府邸養活的那些家丁與小廝,還有數百名的婢女。
同樣的事情,自然也在其他地方上演。
欺負百姓不識字,故意推出一名識字的人出來,扭曲告示上的內容,以此來誆騙這些心思樸實的百姓。
在有心的人煽動下,百姓們的情緒越發暴躁、越發激動。
加上時不時有人在暗中煽風點火,帶動百姓們的情緒。
讓這個原本對百姓而言有著莫大好處的政策,出現了許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