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白露緩緩睜開眼,將“方正”這個名字,連同那份觸目驚心的評估,都深深地刻在了心底。
她沒有絲毫喜悅,反而感到一陣徹骨的寒意。
一把忠於公理,而非皇權的刀。
這把刀,她不能遞給陛下。
至少,不能由她來遞。
陛下的江山,需要的是一把忠於皇權的刀,一把指哪打哪,毫不猶豫的刀。
而方正,是忠於天理的劍。
這把劍,在斬儘奸邪之後,若發現皇權本身與天理相悖,它會毫不猶豫地……弑君。
寧白露慢慢地,將那張寫著“方正”二字的紙條,小心翼翼地折好,藏入了妝匣的最深處。
一個念頭,在她心中悄然成型,標誌著她真正的蛻變。
陛下需要一把忠於皇權的刀,她會幫他找到。
而她自己……
需要一把忠於天理的劍。
以備不時之需。
金陵,秦淮河畔,倚翠樓。
此樓不以風月聞名,反以風雅冠絕江南。
樓內每一根梁柱,皆是前朝名士題詩留字之所,尋常商賈,縱有萬貫家財,也難求一席。
此刻,頂層的雅間內,江南文壇最負盛名的幾位大儒,正圍坐一席。
為首的,是雙鬢微霜,有“江南文宗”之稱的顧炎之。
他輕搖著手中一柄湘妃竹扇,目光落在窗外煙波浩渺的秦淮河上,語氣裡帶著一絲與生俱來的優越。
“聽說了麼?北邊那支‘文風巡查團’,今日便要渡江了。”
“嗬嗬,巡查?”
他身側,以詩入畫聞名的“醉墨先生”周子昂,嗤笑一聲,往口中丟了顆冰鎮過的紫晶葡萄。
“不過是那位年輕的天子,想為他那初出茅廬的小皇後,掙些臉麵罷了。”
“我江南文壇,千年底蘊,翰墨風流,豈是那群隻知死讀經義的北地腐儒,能來置喙的?”
另一位以考據學名滿天下的老學究,亦是撫須點頭。
“顧兄,周兄,不必過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若想以文會友,我等便陪他們吟詩作對,品茗論道。讓他們瞧瞧,何為真正的風雅,何為真正的文章。”
“屆時,讓他們灰溜溜地回去,便算是給了那位陛下天大的麵子了。”
雅間內,頓時響起一片自矜的輕笑聲。
在他們眼中,這所謂的“文伐”,不過是一場小孩子過家家般的鬨劇。
他們自信,憑借江南千年的文化積澱,足以將來犯之敵溺死在這片溫柔鄉的翰墨海洋裡。
無人留意到,角落裡,一直沉默不語的揚州鹽商總會會長,錢四海,那端著茶杯的手,正微不可察地顫抖著。
他關心的,從來不是什麼文風,什麼風雅。
他隻知道,那份由太後“拋磚引玉”而來的“忠義榜”,像一柄懸頂之劍,懸在江南所有豪紳的頭頂。
他更知道,在那支看似風雅的巡查團中,藏著一柄真正的刀。
戶部左侍郎,沈卓。
……
同一時刻,上玥京城,十裡長街。
今日的京城,萬人空巷。
無數百姓自發地湧上街頭,踮著腳尖,伸長了脖子,隻為一睹那支即將南下的“王師”風采。
沒有金戈鐵馬,沒有殺氣騰騰。
有的,是數百輛由最華美的錦緞與名貴木料打造的馬車,在禁軍的護衛下,如一條流淌的彩緞,緩緩駛出城門。
車上,端坐著的是一位位須發皆白,仙風道骨的北地大儒。
他們神情肅穆,目不斜視,自有一股山嶽般的厚重氣度。
而走在隊伍最前列的,是兩道身影。
太傅寧鴻,乘坐著一輛樸實無華的青布馬車,車簾卷起,他閉目養神,仿佛周遭的喧囂,皆與他無關。
在他身側,一個身影卻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當世大儒,孔慎禮!
這位傳說中能手搏猛虎的“肌肉大儒”,竟沒有乘車,而是身著一身簡樸的儒袍,赤足而行!
他身高兩米開外,步履沉穩,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所有觀禮者的心跳之上。
那裸露的小臂,肌肉虯結,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感,與他口中朗聲誦讀的《論語》篇章,形成了一種令人心神俱顫的奇異和諧。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他的聲音洪亮如鐘,傳遍長街,讓所有聽見的人,都感到一股浩然正氣,撲麵而來!
百姓們沸騰了!
“看!那便是孔聖後人!當世大儒!”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風骨啊!”
“我聽說,這次南下,所有花銷,皆是太後娘娘與皇後娘娘帶頭,由京中百官與江南的義商們捐贈的!不花國庫一文錢!”
“聖天子在位,皇後賢德!此乃我大玥之幸啊!”
如山呼海嘯般的讚譽聲中,寧白露的侄子,寧青萍,正安靜地坐在自家曾祖父的車內。
他透過車窗,看著這盛大的一幕,看著百姓臉上那發自內心的崇敬與狂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蕩。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了曾祖父那張平靜無波的臉上。
臨行前,姑母,當今的皇後娘娘,曾單獨召見過他。
“青萍,此去江南,非為遊山玩水,非為揚名立萬。”
“是為戰。”
“為陛下的新政而戰,為北地千萬寒門士子的前程而戰,也為我們寧家,掙一個百世的清名。”
“記住,你的對手,不是江南的某一個大儒,而是他們引以為傲了數百年的,那份深入骨髓的文人傲骨。”
“要擊敗他們,必先擊碎他們的驕傲。”
寧青萍握緊了藏在袖中的拳頭,眼神變得無比堅定。
他知道,自己肩上扛著的,是什麼。
王師南下,如長龍過境。
半月之後,船隊抵達金陵渡口。
江風獵獵,吹拂著岸邊數百名江南士子華美的衣袍。
他們在此列隊相迎,為首的,正是顧炎之與周子昂等人。
沒有想象中的唇槍舌劍,也沒有暗流湧動。
有的,隻是最合乎禮儀的揖拜,最滴水不漏的問候。
可那份禮數周全之下,隱藏的,是如同實質的審視與疏離。
當孔慎禮那魁梧的身軀,自踏板上走下時,岸上響起了一片難以壓抑的低聲議論與輕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