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喊救命,可百夫長劉大成正跟一個三品武者打得難分難解,根本顧不上他。
劉大成眼角餘光掃到趙銘挨揍,心裡也是咯噔一下。
他飛快砍倒眼前的敵人,卻根本沒打算衝上去幫忙。
趙銘,不管你走了什麼狗屎運有了這身本事,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另一邊,龍炎軍那個千夫長又舉起了刀,他座下的血狼爪子用力刨著地麵。
“行啊小子,居然能接我兩下全力。”
“我記住你了,你也記住我,下輩子來找我報仇。”
“宿主,要不試試先享後付?”
“用。”趙銘從牙縫裡擠出這個字。
都他媽要死了,不用活個屁。
“叮,宿主借貸十萬殺戮值,成功晉升四品武者。”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灌滿趙銘全身!他還沒來得及咧嘴高興,龍炎軍千夫長那雷霆般的大刀已經到了頭頂。
“小子,死吧。”
“當。”一聲脆響!龍炎軍千夫長眼珠子都瞪圓了,死死盯著用斷刀擋住自己必殺一刀的趙銘。
這小子竟然擋住了?怎麼可能?千夫長正要提刀再砍,遠處突然傳來一聲沉悶的號角。
緊接著龍炎軍裡有人大喊:“大帥有令!收兵。”
龍炎軍的千夫長眼睛都氣紅了,攥著的刀嗡嗡直響。
他狠狠瞪了趙銘一眼,那眼神裡全是不甘心。
短時間弄死趙銘是不可能了。
他又死死盯了趙銘一眼,猛地收刀後退,大吼道:“撤。”
呼啦一下,那隻大黑狼從城牆上跳了下去,密密麻麻的龍炎軍精銳跟著沒命地逃跑。
趙銘自己也顧不上身上的傷,抓起石弓就搭上了箭。
像收麥子一樣,射殺那些逃竄的龍炎軍。
趙銘這麼猛,守軍們也來勁了,能多砍一個是一個。
直到長長的城道上又鋪滿了東噠兵的屍體,大夥兒才停手。
仗是打贏了,可贏得太慘。
三千守軍,折了快一千。
不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趙銘身上。
戰鬥剛停,士兵們呼啦就圍了過來。
江勇抹了把臉上的血,激動地說道:“銘哥,真沒想到你這麼能打。”
“彆的先不說,你敢一個人跟龍炎軍千夫長硬剛,整個和元,除了宋將軍,也就那兩位千夫長能跟你比劃了。”趙銘可不想太出風頭招人恨。
“瞎扯什麼!我那是被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一個平時看不上趙銘的老兵也真心實意地說:“趙銘,彆謙虛了,老子在和元混了十年,砍的東噠子還沒你今天一天宰的多,以後你就是我們這幫兄弟的頭兒。”
大家一擁而上,直接把救了大夥命的趙銘抬了起來。
拋上去,接住,再拋。
“銘哥。”
正鬨著呢,百夫長劉大成黑著臉過來了。
“仗打完了不收拾戰場?擱這兒瞎咋呼什麼。”
“萬一那幫狼崽子殺個回馬槍,我看你們怎麼辦。”
“都給我散了。”大家心裡都清楚,東噠子那鼓勁兒泄了,連著吃癟,一時半會兒緩不過來。
劉大成就是眼紅趙銘。
可官大一級壓死人,守軍大多是他手下,隻能把趙銘放下,憋著氣散了。
劉大成冷冷盯著趙銘,心裡直打鼓。
這小子幾天前還是個不入流的菜鳥。
看他剛才打架那樣子,起碼得是三品武者,他甚至懷疑趙銘不止三品。
更嚇人的是,他竟然能和龍炎軍千夫長打得有來有往?這事兒他這個百夫長都辦不到。現在,他更確信了,朱平他們仨失蹤,肯定跟趙銘脫不了乾係。
劉大成瞪著趙銘,一臉不信的說道:“喂,趙銘,你小子幾天前連武者都算不上,現在咋就三品了?還有你那箭法,百發百中的,從哪兒練的?老實點交代。”
他往前一步,語氣更凶:“彆瞞著老子,敢撒謊,軍法伺候。”明明趙銘立了大功,劉大成卻像審犯人似的,搞得周圍守軍都火了。
江勇第一個跳出來說道:“百夫長,要不是銘哥,咱們早完蛋了!你現在這是乾什麼?審賊呢?”
“砰。”劉大成一腳踹倒江勇,怒吼道:“老子問的是趙銘,輪到你插嘴?再敢頂撞,信不信我把你扔去喂血狼。”
他轉頭又逼趙銘道:“趙銘,今天不說清楚這事,彆想脫身……”
趙銘直接懟回去:“不然咋的?老子就不能成三品?一見敵人就覺醒了,不行嗎?你管得著?”
平時蔫了吧唧的趙銘,這會兒硬氣得不行,三品算什麼,老子現在四品呢,劉大成心裡一橫,猜準了:“朱平他們三個,是你乾掉的吧?”
趙銘冷笑一聲道:“你說是我就是我?證據呢?百夫長大人,讓開點,我這丙等兵還得掃戰場。”
他一推劉大成,就要走人。
這下劉大成徹底炸了:“人就是你殺的,還想賴賬。”
他一把拽住趙銘,“那天我派人去找你,他們就失蹤了!不是你乾的,還能有誰?跟我去見宋興將軍,今天就弄死你。”
劉大成刁難趙銘就算了,可守軍們都清楚,命是趙銘救的。
沒趙銘,下次打仗誰頂得住?趙銘在他們眼裡,就是個厲害人物。
守軍們呼啦全圍上來,堵得死死的,一聲不吭,就是不讓他帶走趙銘。
劉大成愣了,大吼道:“乾什麼?造反啊?老子才是百夫長!誰敢擋路,軍法處置。”
突然,一個洪亮聲音傳來:“劉大成,你這官威不小啊。”
守軍們趕緊讓開一條道,宋興領著兩個千夫長,大步走過來。
劉大成急忙喊:“宋將軍,我猜朱平他們不是逃兵,是被趙銘給……”
話沒說完,宋興一個大耳刮子就扇在劉大成臉上。
六品武者的一巴掌,力氣有多大,想想就嚇人。
劉大成被打得暈頭轉向,半天才緩過勁。
“將……將軍……”
“混賬東西!仗剛打完,你劉大成不去照看傷員,反倒跑來為難一個殺敵立功的兵?你想乾什麼?”
剛才的事,坐鎮中間的宋興看得清清楚楚。
東城沒丟,還乾掉那麼多敵人,八成的功勞都得算在這個大頭兵趙銘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