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梨初的生活作息很快就回到了以前,規律的早睡早起,一日三餐,一頓不落。
但大多數時候,在沈梨初早上醒來時,裴聿都是醒著的。
而且眼底神色清明一片,這不禁讓沈梨初產生懷疑,他是不是根本沒睡。
可每次詢問,沈梨初又從裴聿嘴裡問不出什麼來。
淩晨五點左右,不知為何,沈梨初忽然就驚醒了。
沈梨初下意識轉頭去看裴聿,確認裴聿正在閉著眼睛睡覺後,才放下了心。
原來裴聿真的沒騙她。
正當她準備鑽到裴聿懷中繼續睡時,這才發覺自己胸口處緊緊貼著一隻手。
準確來說,是心口處。
沈梨初忽然就明白過來,緊緊貼著這處的皮膚,就能感受到她心臟的跳動。
瞬間,沈梨初的鼻尖酸澀不已。
她被綁架後,裴聿應該就被嚇壞了,找到她時,兩人正身處異國,周遭危險不定,所以裴聿一直忍耐著。
回國後,裴聿又念著自己惦記著姨姨和裴叔叔,所以繼續忍耐。
等到一切事情都了結之後,裴聿才選擇發作出來。
是自己一直在忽略裴聿的感受。
明明裴聿都已經那麼難過了,自己居然都沒發覺。
沈梨初很懊悔。
她猛地轉了個身,湊過去,緊緊挨著裴聿,兩片胸膛緊密相貼。
裴聿驚醒了過來,半夢半醒之間,習慣性拍她的後背,哄道:“不怕不怕,我在呢。”
沈梨初眼眶一下子就紅了,她伸出手去,緊緊勾住裴聿的脖子:“有你在,我不會害怕的。”
很快,沈梨初就在心中做了個很大膽的決定。
但想要這個決定不被裴聿發現,又能快點實現,沈梨初可謂是絞儘了腦汁。
浴室中。
熱氣熏得沈梨初臉頰粉粉。
沒過一會兒,浴室門被敲響,裴聿的聲音隨之響起:“小乖,不能再繼續泡澡了哦。”
沈梨初應了一聲好。
等她換好衣服打開浴室門,就看見一直寸步不離守在浴室門前的裴聿。
“我明天想吃燉的牛肋排。”在裴聿給他吹頭發的時候,沈梨初提道。
裴聿應了一聲好後,又詢問:“那想吃清湯的還是番茄的?”
沈梨初想了想:“要番茄的。”
整座中式莊園裡麵都沒有網絡,不過沈梨初也不太依賴電子產品,隨便給她一本書,就能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躺在搖椅上,沈梨初用翻開的書頁擋住自己的臉,想去偷看裴聿。
結果她一挪腦袋,就對上了裴聿的那雙暗藍色的眼睛。
沈梨初:“……”
裴聿疑惑地看著她。
沈梨初磕磕絆絆道:“想喝水。”
也不知看沒看出沈梨初的不對勁來,裴聿徑直起身,去給沈梨初倒水。
折返回來後,裴聿也沒把杯子遞給沈梨初,而是開始貼心細致地喂她喝水。
“還要嗎?”
沈梨初搖頭,她放下手中的書後,打了個哈欠。
“小乖要去睡覺了嗎?”問的時候,裴聿看了一眼時間,距離沈梨初平時睡覺的時間點不遠了。
沈梨想了想後,主動向裴聿張開了雙臂,示意要抱。
與此同時。
望京機場,時先生從通道走出,上了一輛黑色的商務車。
車輛緩緩在路上行駛著。
望著車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時先生不禁有些愣神。
他知道自己是華國人,但這還是他這麼多年以來,第一次回到華國。
讓醫院開始進行他和裴小乖的親子鑒定後,時先生就出發來到了華國。路途遙遠,再加上沒休息好,時先生眉宇間滿是倦意。
忽然,他開口道:“改變方向,去那座寺廟。”
司機愣了愣,雖然不清楚緣由,但他也什麼都沒勸,轉變方向,開始朝寺廟方向駛去。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
等時先生到達時,寺廟還有十幾分鐘時間才關山門。
時先生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來這裡,他隻是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這裡有非常重要的東西在等著他。
他沿著階梯,慢慢地朝上麵走去。
一步一步。
腳步沉重。
一瞬的記憶飛快閃過,卻讓時先生抓不住它的小尾巴。
像這樣的事情,時先生這十多年來,已經經曆過了無數回。
似乎,他以前也沿著這裡的階梯,一步一步地朝上麵走去。
難道,他一直調查的方向都是錯的,自己並不是在a國長大的嗎?
當年,船員將他從海上救起時,那片海域 ,正是屬於a國的海域。
時先生在大門口停住腳步,他低頭沉思,努力回憶。
腦袋又開始疼起來了……
疼痛產生的眩暈感讓時先生腳下有些踉蹌,他下意識伸手,想去摸衣服口袋裡的止疼藥。
摸空之後,才後知後覺想起,自己的外套落在車上沒拿。
自從右手手臂殘缺之後,時先生就習慣性地在肩上披一件外套。
他下車的時候走得急,心中又想著事兒,就將外套落在了車上。
又覺得時間已經很晚,寺廟也要關門了,時先生就打算先走,等明天一早,寺廟開門再來也不遲。
就在他轉身之際,一道聲音叫住了他:“施主,請留步。”
時先生回頭一看,就見一名老和尚正站在不遠處看著他,滿是滄桑的眼睛平淡無波,也不顯得渾濁。
“天色已晚,本寺還有空房間,施主若不嫌棄,可以就在這裡住下。”
猶豫片刻,時先生還是同意了,告訴司機,讓他回去之後,就跟著老和尚一起進去了。
寺廟很大,但到處都並不明亮。
原本時先生還想進寺廟後,朝四周看看,能不能再想什麼來。
慢慢地,時先生就歇了心思。
直到,在途經一麵黑色的牆時,時先生忽然就停住了腳步,他主動向老和尚詢問:“師父,那麵牆上寫著的是什麼?”
老和尚語氣平靜,緩緩道:“那是本院的功德碑。”
時先生自然是知道寺院裡的功德碑是做什麼用的,也就沒有再多問。
繼續跟著老和尚腳步朝前走去時,時先生還在想,等明天離開的時候,他也捐贈一筆大額捐款吧。
就當是為他的女兒祈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