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破曉。
紅彤彤的太陽仿佛沒有溫度一般,從東山悄悄冒頭。
山間的雲霧,被朝陽驅趕。
虞秋站在門前,遙望著山間的晨景伸著懶腰。
昨日傍晚,因幾個半大小子的幫忙,一頓飯的功夫,就收拾出了大概。
李氏見天色越發暗了,就把幾個小子給趕回家去。就怕晚了,回去的路上遇到危險。
幾個少年本還不願走,被李氏留了飯,才著急忙慌的家去。
吃食精貴,主人家輕易不會留飯,而客人也不會輕易留下食用。
更何況他們幾個半大小子,那胃口都大的很。
走時虞秋還把那竹簍裡的野菜野果給分了,隻留了自家夠吃的分量和十幾顆紅果,旁的都讓那孟家小子和幾個少年帶下山去分了。
她采摘的都是原身記憶裡可以食用的種類,那些在世人眼中不可以吃的,她沒有采,情況不明,她不想多生事端。
昨日與隊伍彙合時,她倒是想把野果分了來著。奈何人太多,東西太少,分不過來倒不如不分。
幾個少年無法推拒,又不好意思,竟是一同抬著那在倒塌的灶房旁還算完好的水缸,去了後山的溪流處,把那長滿了苔蘚,落的滿是泥灰的水缸刷的乾乾淨淨,回來還抬了半缸水。
這一通操作,把虞秋都看的膽戰心驚的,就怕把他們那小身板給壓折了。
好在最後有驚無險,幾個少年放下水缸,拿著東西招呼一聲就跑,就怕李氏還要留下他們吃夕食。
走前還把他們帶來的驅蟲蛇的草藥粉,圍著茅草屋外側撒了一圈。
待人走後,虞秋她們也累的沒有力氣做吃食,路上來回的奔波,鐵打的人也受不住。
吃了野果充饑後,就用陶罐在火堆上煮了些熱水,用來飲用和洗漱,打了地鋪幾人就躺下睡了。
一夜好眠。
虞秋收回思緒,去屋後折了一些楊柳枝,用來刷牙,給婆婆和兩小隻也備了。
洗漱後,她就趁著三人還未睡醒,悄悄的往後山摸去。
她是想著去溪水裡捉兩條魚,煮個魚湯補補。那紅果常人吃了確實是有補充精力的作用,可效果再好,也隻是果子,沒辦法用來養身體。家中病的病,小的小,弱的弱……總之都得補!
當然她也不會承認,是她啃了幾天的野果,饞肉了!
人活著,總不能虧待這張嘴。
山間初夏的晨間,還是有涼意往骨縫裡鑽。
虞秋忍著冷意,在溪流旁折了一根樹杈,修尖了叉口,就靜氣凝神盯著順著溪流遊動躲藏的異變肥魚,溪水清澈見底,魚群都藏在石縫中,岸邊能瞧見的倒是不多。
水生物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隻是異變後都變得更加靈活,不好抓捕。加之處理不好腥味太重,就很少有人費心勞力的去捕魚。
虞秋也是上一世出任務時,她的作用是治愈加催生植物,負責隊伍中的夥食和挖庇護所,偶爾也會幫忙操控植物阻攔喪屍的進攻。得空時,食材多是她尋覓來的。這才有了捕魚的經驗,這裡的異變魚類,倒是同她那個時空的相差不多。
思索間,隻見虞秋猛的將手中的樹杈,用力的向溪流中叉去,樹杈尖處離開水麵時,上麵已經叉了一條尾巴亂擺的肥魚。
與她上一世的變異魚類還是有區彆的,更大更肥又能入眼的區彆。
她那個時空的變異動物植物,有不少都是奇形怪狀的。尤其是水裡的生物,醜的千奇百怪。
而這裡的植物異變,外形上的變化不大,隻是較之異變之前,大了兩三倍。內裡的變化,多是一些本來微毒的植物,經過烹飪的工序後分解了毒性後可以食用。經過異變後的植物毒性增強,烹飪的工序已經分解不了毒性,從而不可食用。
這才有了一代一代人的嘗試,總結而出的食物圖錄。
不過食物圖錄對虞秋來說無用,她生活的時代,雖說是末世,可科技文明還存在。東西能不能吃,有沒有毒,不需要人用生命去承擔風險嘗試,機器就可以直接檢測分析出結果。
這裡的植物和水生物的異變程度,不如她上一世的時空的變異程度高,所以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她不說全都知道,但也知道個十之八九了。
至於異獸她還沒能見到,不過隻聽那動靜,也能大概得知,與她上個時空的變異獸類不同。凶性太重,攻擊力更強,不好硬抗。
不過上一世有熱武器,是以變異獸的威脅遠遠抵不上喪屍。
而這個時空,老百姓根本沒有能對抗異獸的武器,刀具、弓箭一類都是管製兵器,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
思緒翻飛,手中的動作卻沒停下。
一刻鐘的功夫,她就叉了兩條肥魚。
刮鱗、破腹、去鰓一氣嗬成,直接在溪邊就把兩條肥大的白條魚給收拾了出來。一看就是做慣了,才能養成的嫻熟。那魚肚裡清理出來的東西,飄在溪流中,把原本隱藏在石縫中的大小魚,全都引得冒出頭來搶食。
虞秋看的眼睛發亮,這麼多魚,還個個肥碩。可惜了沒帶竹簍,不然隨便一簍子下去,少說也能摟兩條大魚上來。
想來是多年沒人捕魚,讓這山澗溪流裡的魚繁殖了不少。
她有些不舍的看著魚群一步三回頭的離開,餘光瞥見溪流的上遊,有幾株植物讓她覺得有些眼熟。
提著魚,小跑過去湊近了看才確定,橢圓披針形的葉片,紫紅色的花瓣,淡黃色的根莖,高度目測超過了兩米!
是異變後的野山薑,沒錯了!
虞秋沒有貪心,用異能催熟了一株挖了出來。她打量了四周看了,周圍就這幾株,等家裡的菜地開墾出來,就把這幾株給移植過去。
回到家中,她見李氏和小兄妹倆都還沒睡醒,就輕手輕腳的進屋拿了陶罐、菜刀和粗鹽出來。在屋前那倒塌的灶房遺址上,用石塊把陶罐架住生了火,從水缸裡舀了水加進陶罐裡,把野山薑洗了,在刷乾淨的石板上用刀背一拍,就丟進了罐中,等水煮沸,就把處理好的魚放進去煮。
條件有限,煮飯用的隻有兩個陶罐,家中也沒有油,隻能簡單的水煮一下了。
這個年代的鐵具是比食物還精貴的東西,家裡的鐵具僅有一件,菜刀。
那鐵鍋一般人家買不起,比糧食貴。
看來還得想法子掙些銀錢啊……
雖說是靠山吃山,但每日隻吃兩頓不說,還都是水煮出來的。
難怪個個骨瘦如柴了,什麼都不能吃,能吃的還是沒有油水的水煮菜,喝的是沒有幾粒米的稀飯,想胖也胖不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