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軍事史上的奇跡!(1 / 1)

推荐阅读:

談子為接著說道:“敵人也肯定知道,水門橋是他們最後的生命通道。”

“過不了水門橋,北麵的這些敵人,全都得玩完。”

“所以他們也必然會全力確保水門橋的安全。”

“水門橋易守難攻,好在我們現在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可以好好的籌備一番。”

“最好能夠智取,以減少傷亡,實在不行再強攻,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若是炸不了水門橋,放跑了敵人,這個罪責不是我們能夠擔得起的。”

伍千裡自信滿滿的說道:“小小一座水門橋,要想拿下來,也未必就有那麼難。”

“咱們打了這麼多年仗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還能在這小陰溝裡翻了船不成?”

談子為點了點頭說道:“話雖如此,也不能大意。”

“先摸查清楚這邊的地形和敵情,然後好好商量一下吧。”

……

與此同時,我軍在西線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我軍的猛烈反攻下,沃克帶著第八集團軍主力,開始倉皇撤退。

113師在攻克德川,擊潰偽軍一個師團之後,接到命令緊急趕赴三所裡,堵住敵人南撤之路。

部隊來不及休整,立刻集結火速開赴三所裡。

在短短14小時的時間內,113師狂奔70多公裡山路,搶先占領了三所裡,堵住了敵軍退路,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行軍記錄。

戰士們剛剛抵達三所裡,五分鐘之後,大批的敵人從北麵源源不斷的開了過來。

剛剛經過長途行軍,已經疲憊不堪的戰士們,顧不上休息,立刻開始就地阻擊敵人。

麵對著敵人的鋼鐵洪流,英勇的戰士們憑借著鋼鐵般的意誌,硬生生的擋住了敵人的連番猛攻。

一次次進攻失利之後,敵人也開始改變策略,因為三所裡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在三所裡以西還有一條路可以向南撤退。

於是敵人便準備走西麵的龍源裡,繼續向南逃竄。

而113師也及時得知了這一情況,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113師又被迫抽調了一個團的兵力,連夜開赴龍源裡,搶在敵人前麵占領了龍源裡,再次切斷了敵人難逃之路。

這時沃克也急眼了,立刻調集精銳部隊向北進攻,接應被困在北麵的第九軍主力南撤。

113師又不得不分兵繼續阻擊南麵增援的敵人,如此一來113師腹背受敵,但是即便如此,我113師的戰士們仍然死守陣地。

無論是向南進攻三所裡和龍源裡的敵人,還是從南麵向北進攻的敵人,都被113師成功阻擊住了,任憑敵人如何發動猛攻,我軍陣地始終穩如泰山。

戰士們憑借著鋼鐵般的意誌,用血肉之軀,阻擋住了敵軍的鋼鐵洪流。

也正是因為此戰,38軍贏得了萬歲軍的稱號。

……

李雲龍的軍部也已經來到了下碣隅裡附近,李雲龍回到了軍部。

看到了戰情通報之後,李雲龍興奮的說道:“西線的13兵團打的漂亮!尤其是奔襲三所裡這一仗,堪稱奇跡。”

“38軍確實厲害,但是咱們也不能讓人家比下去。”

“咱們十幾萬大軍,若是都吃不掉這個陸戰一師,放跑了他們,那咱們可就在兄弟部隊麵前抬不起頭來了。”

“所以這次無論如何,老子也要啃下這個陸戰一師不可。”

趙剛說道:“這次隻要能乾掉陸戰一師,東線的敵人就會全線崩潰。”

“如此一來整個戰局,也會對我軍更為有利。”

邱明說道:“下碣隅裡機場被摧毀之後,敵人明顯加快了撤退的步伐,不過現在這個陸戰一師,又變成了海龜一師了。”

“在我軍的阻擊下,他們的撤退速度,堪稱龜速。”

“照著這個速度,沒個兩三天的時間,他們根本到不了古土裡。”

李雲龍笑著說道:“這樣更好,這樣拖著他們,不斷消耗他們的兵力,也能進一步消磨他們的士氣。”

“部隊士氣低落,戰鬥力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所以再耗兩天,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還有一點,機場被摧毀了,他們的補給物資,就隻能依靠空投了。”

“這樣也會增加他們的壓力,同時他們的傷員也在不斷增多。”

“無法通過運輸機轉運傷員,他們就隻能依靠直升機進行轉移了。”

“但是直升機的數量是有限的,無法運輸這麼多的傷員,隨著傷員越來越多,他們的負擔也就越來越重。”

“而且我正琢磨著想辦法打掉他們的一些直升機,我們的傷員隻能在冰天雪地裡硬扛,他們倒好,坐著飛機直接撤退到了後方救治。”

“想想老子就來氣,想辦法乾掉一些他們的直升機,不但可以削弱他們的運力,同時在士氣上也是對敵人的一次沉重打擊。”

劉強說道:“這個直升機,還打嗎?”

李雲龍解釋道:“直升機速度慢的多,而且飛的也沒那麼高,要好打的多。”

“前幾次的戰鬥中,咱們也繳獲了不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這玩意兒可不是光能平射使用,本來這玩意兒就是用來對付飛機的。”

“隻是戰鬥機和轟炸機飛的高,而且速度太快,所以防空武器,想要打下這些飛機,實在是太難了。”

“但是這直升機就不一樣了。”

劉強有些不解的問道:“這直升機好打,為什麼敵人還會研製這種武器呢?”

李雲龍解釋道:“直升機好打,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這玩意兒不需要機場,可以垂直起飛,隨便整塊空地就可以降落,更為機動靈活,還是非常實用的。”

因為在當時,直升機還是比較新式的武器裝備,我軍絕大部分戰士,也都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飛機。

對於這款新式飛機,了解的自然也就不多。

當時直升機的發展運用也基本上處於起步階段,即便是軍裝備的這些直升機,大部分都是體型較小,運力非常有限。

一架直升機根本運不了幾個傷員,而敵人直升機的數量也不算太多。

李雲龍之前也琢磨這事兒,打算出其不意,打掉一些直升機,這樣也能進一步的削弱敵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