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主華靈的驟然離世,鳳鸞宮內,哭聲震天。
皇後抱著女兒冰冷小巧的身體,幾度昏厥過去。
她不相信,活潑可愛的女兒,前一刻還在她懷中撒嬌,轉眼間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
“華靈,我的兒啊……你睜開眼睛看看母後……母後帶你放風箏去……”皇後聲音嘶啞,淚如雨下,往日雍容華貴的儀態蕩然無存,隻剩下一個痛失愛女的母親的絕望。
皇帝摟著悲痛欲絕的皇後,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下令徹查此事,務必找出公主落水的真相。
一時間,整個太醫院的太醫都被召集起來,對二公主的屍身進行查驗。同時,慎刑司的掌事太監也帶著人,將當時在禦花園當值的宮女太監,以及負責照顧二公主的乳母等人,全部帶走審問。
後宮之中,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永和宮內,白若曦聽著小祿子傳回來的消息,麵色平靜,心中卻在飛快地盤算著。
“主子,太醫驗過屍了,說是溺水而亡,身上並無明顯外傷。隻是……公主的貼身宮女說,公主落水前,似乎在禦花園靠近冷宮的那一帶玩耍,還說看到一個鬼鬼祟祟的太監。”小祿子壓低聲音道。
“冷宮?太監?”白若曦眸光一閃。
看來,她的猜測沒有錯。
“皇上震怒,下令嚴查,皇後娘娘悲傷過度,已經病倒了。”小祿子繼續稟報,“宮裡都傳遍了,說二公主是衝撞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才會遭此橫禍。”
白若曦冷笑一聲。
不乾淨的東西?這宮裡最不乾淨的,便是人心!
不用猜,這話必定出自翊坤宮。
年修媛必然會想儘辦法將此事做得天衣無縫。
但隻要是人為,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小祿子,”白若曦吩咐道,“你派人暗中留意慎刑司的動向,尤其是那個被公主宮女提及的‘鬼鬼祟祟的太監’,看看能不能查到些什麼,另外,翊坤宮那邊,也要盯緊了,看看年修媛有什麼異動。”
“是,主子。”
就在後宮因二公主之死而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時,一個更具分量的人物,從京郊的皇家彆苑,星夜兼程趕回了皇宮。
當朝太後,皇帝的生母,在彆苑靜養了近半年之後,因聽聞嫡親孫女慘死,連夜啟程回宮。
太後的鑾駕抵達宮門時,天色將明。
這位曆經三朝風雨的老人,雖然麵帶倦容,眼神卻依舊銳利,她一下車,便直奔鳳鸞宮。
“皇帝!皇後!我的華靈呢!”太後還未進殿,就先出聲喊道,可見心裡有多急。
皇帝和皇後連忙上前行禮。
皇後見到太後,更是悲從中來,撲倒在太後懷中,泣不成聲。
“母後……華靈她……她去了……”
太後抱著皇後,輕輕拍著她的背,眼中閃過一絲痛色,隨即化為淩厲的寒光:“皇帝,此事必須徹查!哀家倒要看看,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謀害皇家血脈!”
太後的歸來,無疑給這潭本就渾濁的後宮之水,又增添了巨大的壓力。她對二公主的疼愛人儘皆知,如今愛孫慘死,她絕不會善罷甘休。
白若曦在永和宮中,聽聞太後回宮,並且態度強硬,心中暗道:時機,快到了。
她知道,僅憑一個宮女的模糊指認,很難將年修媛定罪。
年修媛在宮中經營多年,根基深厚,又有家族勢力支撐,不是那麼容易扳倒的。
但她白若曦,比她們多活一世。
年修媛晉位年妃之後,與德妃(已故的雲昭儀)明爭暗鬥,最後以年修媛被打入冷宮的結局收場。
她的一些舊事被近身太監抖了出來。其中,便隱約提及,年修媛曾派心腹太監張慶,處理過不少宮妃與奴才。
張慶,在年修媛晉位為年妃後不久,因“意外”死了。
白若曦記得,前世有人曾無意中發現,張慶死前,曾偷偷在冷宮附近一棵老槐樹的樹洞裡,藏匿過東西。
當時那人並未在意,後來事情鬨大,再去尋找時,那油紙包早已不知所蹤。
如果二公主是張慶下了手,那他一定會留下日後與年修媛談判的保命符。
這張保命符便是她送給年修媛的催命符!
“琳琅,”白若曦喚道,“你去準備一些點心和貢品,本宮要去鳳鸞宮給皇後娘娘請安,順便……也該去給二公主上一炷香了。”
她頓了頓,又對小祿子吩咐道:“你立刻帶幾個信得過的人,去冷宮附近那片荒僻的槐樹林,仔細搜查每一棵老槐樹的樹洞,記住,要快,不要被人發現。”
小祿子雖然不解,但見主子神色凝重,便知事關重大,立刻領命而去。
白若曦看著窗外陰沉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年修媛,你的死期,到了。
她要讓皇後,親手將這把刀,捅進年修媛的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