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元璋沒長一張鞋拔子臉,而是長得還算是姿貌雄傑。
但也正因姿貌雄傑,有時候給人感覺往往過於威嚴,正常人就沒有人敢像李可這樣,如此親近朱元璋的。
親近到怎麼說呢?他居然敢站在朱元璋的身邊,看朱元璋在看什麼奏疏。
整得朱元璋都有點不自在了。
坐在龍椅上,四十五度抬頭斜眼看著他。
李可便道:“臣覺得,這休沐放假真的很重要!陛下你可知,大宋為何這麼繁榮富庶?”
朱元璋也不怪他站得近,隻是淡淡地回了句,“為何?”
李可又道:“話說陛下,你知道大宋有多繁榮富庶?”
李可才想起來,朱元璋是農民出身,雖說估計也讀過一些書,但不一定知道大宋到底有多繁華。
即便這種繁華的景象,可能隻出現在汴梁城。
朱元璋便繼續一邊看奏疏,一邊道:“有多繁榮富庶?”
李可便道:“就這麼說吧!給家裡請一個廚娘來幫忙乾活,這個廚娘居然敢要價一百貫一頓。當然,這個一百貫是我瞎說的。”
太監差點一個趔趄有點站不穩。
隻見李可繼續道:“其實我也不記得到底多少錢了,反正就是很賺錢,以至於讓請她來家裡做飯的宋朝官員都感覺到有點吃力。”
說完了以後,朱元璋一點反應都沒有。
李可便道:“陛下你就不能給點反應?”
朱元璋回道:“你想讓朕給點什麼反應?”
李可:“那可是一百貫啊!”
朱元璋:“你不是說你是瞎說的?”
李可點了下頭:“也是!可廚娘一個月賺個三貫,這絕對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好一點的,應該能到五貫,十貫。不知陛下對宋朝怎麼看?”
朱元璋:“……”
朱元璋估計沒咋看過宋史。
當然!
有一些宋朝的事跡,經過民間口口相傳,也定然會傳入到他的耳中。
隻是……
朱元璋可是大元子民,至於那些白蓮教、紅巾軍說得什麼重開大宋天,那就當放屁就好,你以為他們真的知道大宋的製度,喜歡大宋?
他們隻是覺得自己一個人造反不過癮。
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他們一起造反。
李可由於沒有書本史料在手,所以很多描述宋朝繁華富庶的內容,也一時間想不起來。
那個急。
最後乾脆道:“總之……宋朝就是很有錢就對了!而且光其國都,就有至少一百五十萬人。這是什麼意思,同時期的其他地區,撐死了,估計也不會超過三十萬。而在大宋,像這樣的大城市,還不止一個。”
“宋朝的官員甚至還寫詩嘲諷唐朝人說,他們那哪算是有錢啊,都沒見世麵,可見這大宋的繁華。”
朱元璋便問道:“所以你想說什麼?”
朱元璋作為一個大元農民,對宋朝的繁華肯定是無感的。
而且朱元璋還生逢亂世,哪知道什麼叫做繁華?
他隻知道,地主家欺壓他們,大元官吏欺壓他們,隻知道這些人的嘴臉,是如何的醜陋。
他和湯和等人從小到大,就沒吃過什麼飽飯。
李可便道:“我想說的是,就因為大宋給官員們放假,所以大宋才能如此地繁榮富庶。”
朱元璋一下子就仿佛是不樂意了,“?”
一臉疑惑加惡狠狠地盯著李可道:“你是說……這大宋的官員不乾活,還能讓國家繁榮富庶?”
李可便道:“陛下你彆急,你聽我細細道來!就拿我方才說的廚娘來說,一個月算她隻賺個三貫,那誰會請她去乾活?是不是隻有官員?那大宋的官員要是都不放假,那誰還能請廚娘?”
朱元璋:“……”
李可繼續給對方分析道:“如今大宋給官員們放假,官員們就有時間拿著自己的俸祿多餘的部分去請廚娘,廚娘因此而得到了工作,能補貼家用,官員們也吃到了好的東西,享受到了好的待遇,覺得自己這官沒白當。”
“那若是不給官員放假又會怎樣?”
“官員們的手裡當然也就會攢下來一大筆的錢了,結果卻沒地方花、沒時間花,那廚娘呢?隻能回家種地,可家裡從開國之初分到的地就這麼多,你就算是把小麥、稻子一顆顆地種,把農民的背都種彎了,到了來年,你也還是隻能得個二三百斤。”
“這二三百斤夠誰吃啊!若是一家子有個十幾口的,那不得時時刻刻得餓著肚子?”
“可若是把官員都放出來,那就不一樣了,他們自己就會去請廚娘,廚娘得到了工作,農忙時種地,閒時進城當廚娘,打兩份工,彆說大米了,這肉都吃得上!”
“這就是大宋之所以繁榮富庶的秘密。”
朱元璋眉頭微皺,斜眼四十五度看著李可,話說,這對嗎?他總感覺李可是為了休沐的這盤醋,而包了廚娘這麼一頓餃子。
不過有一說一,對方這說的,似乎還真有一定的道理。
李可又道:“而且不讓官員在吃上麵花錢,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弊病!”
朱元璋便問道:“什麼弊病?”
李可便朝著自己左側身下的朱元璋,也斜著眼道:“官員不花錢在廚娘身上,那肯定會花錢到彆的地方,比如說拿去兼並百姓家的土地,放貸,而且放貸之後,百姓肯定還不上錢,繼續兼並土地,陛下你想想,如果讓官員手裡的土地越來越多,會怎樣?”
朱元璋其實沒認真思考,便道:“難道他們還能造反不成?”
李可道:“不!他們會有一萬種逃過、避過官府收稅的方法,國家到時候收不上來稅,直接亡國。富者幾萬,幾十萬畝良田,全都不在官府收稅的簿籍之上,而窮苦百姓呢?就連進城當廚娘的機會都沒有,隻能活生生地在家裡餓死。其實……國家不怕富人炫富花錢,就怕他們都不花錢。他們隻要花錢,那總有錢能從他們的手指縫流到百姓那,便可以給百姓一條生路。即便有的百姓已經沒了田地,也可以靠出賣自己的勞力為生。”
“隻要能養活自己,一個種地的,跟一個廚娘,又有何區彆?”李可最後又總結道。
一旁的太監可能是聽得太過於入迷了,以至於都忘了這裡是華蓋殿,竟然脫口而出道:“說得好!”
朱元璋:“……”
李可:“……”
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看了過去,對方也隻能是悻悻地道:“奴婢方才思慮得過於癡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