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當 > 第三十七章 這李可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第三十七章 這李可到底是個什麼來頭!?(1 / 1)

推荐阅读:

朱元璋知道,李可才學不一定有,但是主意確實非常地多。

對孫貴妃好一頓安撫,隨後又把朱鏡靜給叫了過來,問道:“鏡靜願不願意嫁給駙馬?”

其實朱元璋也就是隨口問一句。

並且,也算是告知對方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吧。

至少……

你得告訴她,駙馬將來是拿來乾什麼用的。

七天的時間眨眼就過去。

七天後……

朱元璋給李可的答案自然是公主已經同意了。

李可也懶得去追究,是不是公主自己親口說的。

反正,這些大人肯定是騙也好,威逼利誘也罷,也絕對會讓這一門婚事成真。

隻見李可便對朱元璋道:“那既然公主殿下同意了,那就讓婚禮儘早辦完吧。臣的意思是……早就辦完,早點心安,就明年冬天把這婚事給辦了怎麼樣?”

朱元璋不理解,“你就真的這麼急?”

李可道:“這話說的!陛下你富有四海,當然不急,臣窮得叮當響,那當然是越快越好,對了,這駙馬都尉跟公主府每月都能有多少的俸祿?”

朱元璋直接回他,“朕還沒有定!”

李可便道:“駙馬都尉一般是五品左右,那就按照五品的來給,遵循慣例……也行!至於公主府……我忘了大唐時是多少,宋朝這邊,我也沒怎麼了解過。可要能養個幾十、上百個奴仆,這肯定是基本要求,再怎麼樣,這公主府也不能那麼窮酸。對了,皇莊給多少?”

朱元璋每次聽李可說話,總能氣得頭昏腦漲,怒目朝著李可一橫,便道:“你是怎麼能夠做到臉不紅、心不跳地問出這些的?”

李可也是一臉委屈巴巴的樣子,朝著朱元璋道:“臣沒了父母。那這些事,不得臣自己一個人張羅?難道要臣去把我家父母的棺材挖出來,讓他們跟陛下談?”

朱元璋被李可給說得有點無語凝噎,也隻好當場思考了起來。

其實明初,就算是他朱元璋,也不見得能有多富裕。

畢竟大元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早就把這天下給弄得民生凋敝。

朱元璋想了想,這才道:“目前國家也不是很有錢,就先給米五百石吧。”

李可:“那封地呢?”

朱元璋:“……都給你米了,還要什麼封地。”

李可便道:“那怎麼能一樣,有封地,起碼可以自己種點菜吃。不然什麼都買,那多浪費錢。還能養點雞啊,鴨啊什麼的,挖個魚塘,還可以養魚。好歹也給個幾十畝,一百畝,意思一下。”

朱元璋也是發現了:“就你小子要求最多!你先說說,你最近還有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治國之策,朕再考慮要不要給你。”

李可斜睨了對方一眼,每次他提的建議,朱元璋就是不執行,這又有什麼用?

不過想想好像也可以理解,你說現在就治吏,現在就休沐,這前線還在打仗呢。

你現在就嚴格要求了,而且給文官放假了,那以後誰還樂意給你打仗?

大明立國後,並非是立馬就沒有戰事,而是還要打很久。

李可回道:“最近沒想出什麼好的國策。不過非要說的話,倒也不是說就提不出建議了。”

朱元璋就愛聽這個。

一聽到這個,他的眼睛就立馬明亮了起來。當即臉上興奮中夾雜著高興,說道:“那你快說!”

李可便道:“陛下你可以管管你的那些個兒子。皆因強如李世民,都有畜生不如的兒子,而且立國後,接下來肯定會編纂大明的律法,可如果皇子犯了法,而陛下你又顧念親情,而不去嚴格地執行,那這律法,立了跟沒立,又有何區彆?”

“若是陛下你自己都視律法為無物,那你還怎麼要求你下麵的臣子再去遵守律法?自古以來,就是因為皇帝總是第一個亂法的人,所以下麵的人嘛,也就隨便對付對付得了。”

“我提議,現在就開始讓人編寫大明律,然後讓陛下你的兒子去背,以防止他們將來犯錯,到時候真犯了,陛下你自己恐怕就得左右為難。正所謂……法律,是治理天下的開端。沒有法律,就沒有辦法治理天下。我這提了兩個建議!”

說罷,李可就盯著朱元璋要好處。

朱元璋隻好道:“給你五十畝,得,給你一百畝,這總行了吧!你方才說,法律,是治理天下的開端……”

朱元璋一下子,又有了不少的感悟。

這可比宋濂整天在他耳邊,說陛下你要仁政,如何當一位明君,要讓人容易明白得多。

至於對皇子的教育……

其實朱元璋早就意識到了。

畢竟他自己就是泥腿子出身,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在李可提出這個建議之前,他早就已經是派人去給皇子們四處請名師。

先不說是不是每個皇子都有,但至少,朱元璋此時此刻已經是有意識地在做這件事。

跟朱元璋扯了扯法律,皇子的教育,李可之後又把話題引導回這婚事上。

這婚期什麼的,還有婚禮安排什麼,肯定都得確定好。

李可也深知如今的大明並不富裕,你說要想把婚禮給辦得多隆重,恐怕也很難。

所以……

李可的意思是,就算是把規格給降下去,也要辦。

總之,速度一定要快!

畢竟他的治國之策要是讓朱元璋都給摸透了,到時候朱元璋要是翻臉不認你了,你又能說什麼?

接下來!

兩人也是把婚期,把各種小事,都定好。

期間……

還把宋濂也叫了來,讓對方負責看看,這婚禮之事,該如何安排。

畢竟大明剛剛開國,各項禮儀製度,都肯定不完善,公主出嫁該如何,自然也沒人知道。

宋濂為人慎密謹慎、謙遜低調,連跪禮都是李可給廢的,李可還是李善長的弟子,那當然這婚禮該怎麼辦,就全看李可的意思了。

李可先問詢了對方民間怎麼辦,以前的公主怎麼辦,尤其那些回門,什麼時間回這些,都事無巨細,還有婚禮用到的各種食物、果脯,都有什麼,也是能簡化就簡化,參考民間,或者比民間多出一點點就行。一一拍板確定下來,不消兩日,這大明公主出嫁的禮儀,便被製定了出來。

這風風火火地拍板做事的樣子,就是宋濂,都對李可不得不佩服萬分。

隻能說年輕人就是有衝勁。

而隨著時間越久,此時大明朝堂上下,不管是中書,還是其他什麼犄角疙瘩,知道李可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而且,也有越來越多李可的事跡,給泄露了出來。

就好比這宋濂對李可的評價,以及李可自己製定自己跟公主的婚禮禮儀相關事宜,以及還有提議廢除元朝跪禮等事,至於他的那篇《論塞王體係,以及天子守國門》就更是不必說了,隻不過,由於當初這文章寫得很爛,即便是李善長跟朱元璋彙報,也經過了一層轉譯,原稿並未流出,所以很多人也隻知大概是怎麼回事,其實並未真正看過原文。

這才使得這文章,影響力被大大地削弱,當然,即便如此,這對於定都的討論,也還是讓不少人都耳目一新,對李可的想法,還是很認可的,雖說持反對意見的,肯定也不少,但他們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不是長安就是洛陽,看他們的,還不如看李可的。起碼李可的觀點夠新!

最後……

李可還有一個牛逼的地方,那就是如今陛下幾乎每隔個幾日,都要單獨召見李可一下午。

地點通常是在大善殿,也不知道兩人在裡頭聊什麼,東宮,就連認真讀書的太子朱標也都聽聞了。

而且對這婚禮的事尤為震驚。

啥?

我才八歲的妹妹就要出嫁了?雖說不是母後生的,而是孫貴妃生的,可這也……這李可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