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宇指尖懸於混沌氣流中,指尖源力如一縷銀線,正緩緩探向麵前懸浮的兩物——左側是他自誕生便伴生的鴻蒙盤,右側則是三日前於混沌深處一處時空裂隙中尋得的古盤。兩物皆呈圓盤狀,直徑約丈許,邊緣流轉著近乎一致的灰濛濛光暈,乍看之下宛如孿生,可當源力觸及的刹那,龍宇眉峰微蹙,指尖傳來的觸感竟判若雲泥。
一、同源之證:鴻蒙本源的雙生印記
“同源……卻又不同源。”龍宇低語,將一縷源力分作兩股,分彆注入兩盤。
鴻蒙盤嗡鳴一聲,盤麵瞬間綻開億萬星辰,那是他以源力推演的鴻蒙世界雛形,每一顆星辰的軌跡都遵循“無中生有”的道,有序而鮮活。而古盤在源力注入時,卻發出一陣晦澀的震顫,盤麵浮現的並非星辰,而是無數扭曲的線條——那是混沌未開時,法則碰撞的原始軌跡,其中甚至夾雜著幾縷若有若無的嘶吼,像是混沌凶獸尚未成型時的本能咆哮。
龍宇凝神細看,忽然發現兩盤最中心的紋路竟完全一致:一道螺旋狀的“源紋”,從圓心向外擴散,每一圈都刻著“無、有、生、滅”四字真言。這是鴻蒙本源最核心的印記,唯有源自“源”之的器物,才可能承載如此紋路。
“古盤的源紋……沒有斷裂。”龍宇指尖輕撫古盤中心,源力順著紋路遊走,竟未遇到絲毫阻滯。他想起鴻蒙盤的源紋,因他證道“源境”時主動引動源力淬煉,早已生出無數分支,如同大樹的根係,延伸向“創造”“守護”“衍化”等具象道途。而古盤的源紋卻純粹如初生,仿佛從未被外力乾涉,隻是靜靜躺在混沌中,任由時光衝刷。
更關鍵的證據,藏在兩盤的材質裡。龍宇以源力剝離出一絲碎屑,鴻蒙盤的碎屑觸之溫潤,瞬間化作一縷生機,在他掌心萌出一片青葉;古盤的碎屑則帶著刺骨的死寂,落地便化作一道細微的時空裂隙,吞噬了周遭三寸內的混沌氣流。但無論生機還是死寂,碎屑中蘊含的最本源粒子,經龍宇以源境神通解析,其結構完全一致——那是構成鴻蒙世界與混沌世界的最基礎單位,龍宇稱之為“源子”。
“同出一源,皆為鴻蒙本源所化。”龍宇收回手,兩盤在空中微微轉動,邊緣光暈交相輝映,竟自發形成一道太極圖般的虛影。這是本源共鳴的跡象,足以證明它們誕生於同一“源點”,隻是走向了不同的演化之路。
二、差異之辨:無為與有為的道途分野
同源卻不同質,這差異在龍宇深入探查後愈發清晰,甚至帶著某種刻意的“對立”。
首當其衝是“靈智”。鴻蒙盤自龍宇誕生便與他心神相連,早已生出器靈,能主動配合他推演道途。譬如他欲觀混沌生滅,鴻蒙盤便會自發凝聚混沌氣流,在盤麵演化為微縮的混沌模型;他想護持某道法則,盤麵便會浮現相應的守護符文。這種“主動性”,源於龍宇的源力烙印——他以“源境”之權,賦予了鴻蒙盤“有為”的使命。
古盤卻截然相反。它內部沒有任何靈智波動,如同一塊頑石,無論龍宇以源力如何引導,始終沉默如謎。即便強行灌入足以讓先天靈寶生出靈智的源力,它也隻是將能量吸收,盤麵紋路閃爍幾下便歸於平靜,毫無回應。仿佛它的存在,隻為“承載”,而非“行動”。
其次是“功能”。鴻蒙盤的核心在於“衍化”。龍宇曾以它為基,在鴻蒙世界創造出第一片大陸,盤麵上的源紋會隨著他的心意,將“無”轉化為“有”,從虛無中編織出山川、河流、草木的法則軌跡。它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手中握著“源”的鑿子,能按照藍圖雕琢出任何存在。
古盤的功能則指向“記錄”。當龍宇將一滴自身精血滴在盤麵時,古盤突然爆發出刺目的光,盤麵上的混沌線條竟開始重組,化作一幕幕流動的影像:那是比盤古蘇醒更早的時光,鴻蒙本源如一團混沌之氣在虛空中沉浮,偶爾逸散出一縷源力,便會自發凝結成細小的光點(後來的源子);有三千道模糊的影子在本源周圍盤旋,似乎在爭奪著什麼;甚至還有一道巨大的斧影,在影像儘頭若隱若現……
“它在記錄鴻蒙本源的每一次悸動。”龍宇瞳孔微縮。古盤沒有創造的能力,卻像一麵鏡子,將它誕生後見過的所有混沌景象、法則變動,都以紋路的形式刻入自身。它記錄了三千先天神魔的初萌,記錄了混沌凶獸的誕生,甚至可能記錄了盤古開天的預演——這些信息,連龍宇的鴻蒙盤都未曾承載,因為鴻蒙盤的“衍化”屬性,讓它更關注“未來”,而非“過去”。
最後是“道途傾向”。鴻蒙盤因龍宇的影響,偏向“有序”。它的源紋分支清晰,每一條都指向“平衡”“共生”“延續”,這也是龍宇證道“源境”時定下的道:源生萬物,當護萬物。
古盤則偏向“無序”。它的源紋看似雜亂,實則是混沌最本真的狀態——法則碰撞、能量暴走、生死無常。它不偏袒任何存在,隻是忠實地記錄下混沌的“野蠻生長”,如同一個冷眼旁觀的史官,既不讚美生機,也不悲憫毀滅。
三、古盤的來曆:鴻蒙本源的“自留地”
龍宇凝視著古盤上那道若隱若現的斧影,忽然想起盤古蘇醒時,他曾在對方識海中感知到一絲熟悉的波動——與古盤的本源粒子波動,竟有三成相似。
“難道……”他心中生出一個猜測,隨即以源力催動古盤,將影像定格在斧影出現的瞬間。仔細觀察後發現,斧影周圍的源子排列,與盤古開天斧的材質結構隱隱呼應。更驚人的是,斧影出現時,古盤的源紋突然變得有序,仿佛在模仿某種“開天”的道途。
“古盤,或許是鴻蒙本源為‘開天’留下的後手。”龍宇喃喃道。
鴻蒙本源孕育萬物,卻不乾涉萬物的選擇。它既生出龍宇這般欲守序的“源”,也生出盤古這般欲開天的“力”,更生出混沌凶獸這般欲毀滅的“亂”。而古盤,便是它記錄這一切的“日誌”——它不偏向任何一方,隻是將所有可能的未來、所有存在的軌跡,都刻入自身,以備“萬一”。
反觀鴻蒙盤,卻是龍宇主動接過的“權杖”。它是“源境”意誌的延伸,帶著龍宇的主觀傾向,注定要為他的道途服務。
兩盤的差異,本質是“無為”與“有為”的分野:古盤是鴻蒙本源的“自然顯化”,代表著本源的“不乾涉”;鴻蒙盤是龍宇的“主動承載”,代表著“源”的“有作為”。
四、尾聲:鏡像與伏筆
龍宇揮手將兩盤收起,鴻蒙盤歸入眉心,古盤則被他以源力封印,置於鴻蒙世界的核心地帶。他知道,古盤的價值不在於戰力,而在於它承載的“過去”——那些被混沌掩埋的真相,或許藏著解開量劫根源的鑰匙。
尤其當他想起玄空(時空神魔殘魂)時,心中一動:古盤記錄的時空軌跡,或許能幫玄空補全殘缺的記憶。而盤麵上那道斧影,是否意味著盤古與古盤也有某種聯係?
“同源而生,卻因‘是否有主’走向殊途。”龍宇望著混沌深處,那裡,三千先天神魔的氣息正愈發清晰。古盤與鴻蒙盤,就像兩麵鏡子,一麵照見混沌的過去,一麵映出鴻蒙的未來。而他,站在兩麵鏡子之間,既是源的,也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古盤之謎,尚未完全解開。但龍宇知道,隨著盤古開天、洪荒誕生,這枚沉默的圓盤,終將在某個關鍵時刻,吐出它珍藏的秘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