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洪荒肇世,巫妖爭雄(第2章)
妖族天庭建立:東皇太一與河圖洛書的淵源
帝俊與羲和在太陽星布下周天火陣後,洪荒妖類漸多。彼時洪荒生靈大致分兩類:一類是先天神靈,如三清、女媧等,生於混沌碎片或靈根;另一類是後天精怪,由洪荒草木、走獸、蟲魚吸納靈氣化形,統稱“妖”。這些妖類無拘無束,常因爭奪地盤、靈根大打出手,甚至有大妖為修煉,吞噬人族部落,攪得洪荒烏煙瘴氣。
帝俊見狀,憶起龍宇“立天庭統禦星辰,約束妖類”的囑托,便與胞弟東皇太一共商此事。
東皇太一與帝俊同源,皆為太陽星陽之精所化,隻是太一化形時吸納了更多太陽真火的暴戾之氣,性情剛烈,戰力遠勝帝俊。他常披一件赤紅鱗甲,手持一柄由太陽星核心焰晶煉製的“焚天劍”,周身環繞著三團不滅真火,是洪荒公認的頂尖戰力之一。
“兄長,妖族散亂如沙,若無強力約束,遲早釀成大禍。”太一坐在太陽星的火焰王座上,聲音帶著火焰的爆裂感,“但要立天庭,需一件能定氣運、鎮乾坤的至寶,否則難以服眾。”
帝俊沉吟道:“吾亦知此理。洪荒先天至寶雖多,卻各有其主。開天斧碎為太極圖、盤古幡、混沌鐘,前兩者不知所蹤,混沌鐘傳聞在祖巫帝江手中;鴻鈞道人那裡雖有天道盤,卻非我妖族能染指……”
“未必。”太一眼中閃過精光,“我曾在洪荒遊曆,於洛水之畔感應到兩股先天清氣,似與星辰運轉、天地數理相關。若能得到,或可作為立天庭的根基。”
這兩股清氣,正是先天至寶“河圖”與“洛書”的氣息。此二寶誕生於混沌初開,由宇宙星圖與大地脈絡凝結而成,蘊含周天星鬥運轉之理、洪荒大地山川之勢,能推演天機、定地脈氣運,更可布下“周天星鬥大陣”,是統禦星辰、建立秩序的不二之選。隻是二寶靈智極高,能自行隱匿氣息,億萬年來從未現身。
太一能感應到它們,實因他與太陽星的淵源——太陽星乃洪荒星辰之首,河圖洛書雖藏於洛水,卻與星辰本源相連,太一的太陽真火氣息恰能與二寶產生微弱共鳴。
兄弟二人當即動身前往洛水。彼時洛水由一頭千年玄龜守護,此龜乃上古水神後裔,背覆八卦紋路,能吐納潮汐。見帝俊、太一前來,玄龜知其來意,沉聲道:“河圖洛書乃天地靈物,非有緣者不得見。二君雖為太陽星神靈,卻未必是其選中之人。”
太一舉起焚天劍,劍身火焰暴漲:“有緣無緣,試過便知!”說罷揮劍斬出一道火龍,直逼玄龜。玄龜縮入殼中,火龍撞在殼上,隻濺起一片火星。帝俊忙喝止:“太一不可魯莽!”他轉向玄龜,“吾等求二寶,非為私用,乃為建立天庭,約束妖類,護洪荒生靈。若玄龜肯相助,日後天庭必尊水神後裔。”
玄龜沉默片刻,道:“既如此,吾便引二寶現身。能否認主,全看二君造化。”說罷沉入洛水,隻見河水翻湧,兩道清氣從河底升起——左為河圖,呈圓形,繪有黑白圓點,對應周天星辰;右為洛書,呈方形,刻有縱橫紋路,暗合大地脈絡。二寶懸浮於半空,散發著柔和卻威嚴的氣息,竟主動向帝俊、太一招搖。
帝俊正要伸手觸碰,河圖洛書卻驟然轉向,齊齊飛向太一。太一愣住,隻見二寶化作兩道流光,沒入他眉心。刹那間,無數星圖、地脈、數理、陣法知識湧入腦海,他仿佛看到洪荒星辰按某種規律運轉,大地山川如脈絡般呼吸,甚至能隱約推演未來千年的氣運走向。
“為何……”帝俊眼中閃過一絲失落,卻轉瞬即逝,“恭喜弟弟得此至寶!”
太一閉目消化二寶信息,半晌才睜開眼,眸中已無往日暴戾,多了幾分沉穩:“兄長莫怪。河圖洛書屬‘秩序之寶’,吾雖性情剛烈,但太陽真火的核心是‘恒定’,與二寶的‘星辰運轉不息’更為契合。兄長主‘帝道’,日後掌天庭權柄即可,二寶由我執掌,更能發揮其力。”
玄龜在旁道:“東皇此言不差。河圖洛書擇主,看的是‘道’而非‘位’。東皇身負太陽星恒定之性,又得二寶認可,實乃天命。”
太一融合河圖洛書後,實力暴漲。他以二寶推演,竟悟出“周天星鬥大陣”的雛形——此陣需以三百六十五位大妖為陣眼,對應洪荒三百六十五顆主星,再輔以億萬小妖,引星辰之力鎮壓四方,威力無窮。他還發現,河圖能定氣運,洛書可斷吉凶,二者合一,甚至能短暫窺伺天道軌跡。
有了至寶與大陣,帝俊與太一正式籌備建立妖族天庭。他們選中太陽星之巔,以太陽真火混合九天息壤,建造了一座宏偉宮殿,殿頂覆蓋琉璃瓦,映照日光時,萬丈金光直射雲霄,取名“紫霄宮”(非鴻鈞講道之紫霄宮,乃妖族天庭主殿)。
建殿之日,帝俊邀洪荒各路大妖赴會。鯤鵬(北冥之主,速度無雙)、句芒(木之妖神,掌春生)、蓐收(金之妖神,掌秋收)、風伯(掌風)、雨師(掌雨)等頂尖大妖皆應邀而來。殿外,太一祭出河圖洛書,二寶懸浮於紫霄宮上空,河圖散出的星光照亮洪荒四極,洛書的地脈紋路與大地共鳴,竟讓洪荒的靈氣流動都平緩了三分。
“今日,吾帝俊與胞弟東皇太一,於太陽星立妖族天庭!”帝俊身著十二章紋帝王冕服,登上紫霄宮主位,聲傳洪荒,“凡洪荒妖類,皆需受天庭轄製:禁無故吞噬人族,禁爭奪靈根時毀山滅嶽,禁自相殘殺……違者,以周天星鬥大陣鎮殺!”
太一立於帝俊身側,手持河圖洛書,沉聲道:“吾為東皇,掌天庭刑律與大陣。不服者,可來太陽星一戰!”他周身太陽真火與二寶靈光交織,氣勢壓得殿內眾妖喘不過氣,無人敢有異言。
自此,妖族天庭正式成立。帝俊為“妖皇”,掌天庭政務;太一位“東皇”,掌軍權與刑罰;羲和為“帝後”,掌時序曆法;鯤鵬任“水師元帥”,統禦洪荒四海妖族;句芒、蓐收等分任“春夏秋冬”四神,掌管四季更迭。天庭還設“雷部”“雨部”,由風伯、雨師統領,負責調節洪荒氣候,保萬物生長。
河圖洛書在天庭中作用極大:太一以河圖推演妖類氣運,發現有部分大妖身懷“滅世之相”,便提前將其鎮壓;以洛書規劃天庭架構,使各部各司其職,運轉如星辰般有序。他還以二寶為核心,在太陽星外圍布下簡化版的“周天星鬥陣”,使得巫族數次試探性進攻皆無功而返。
十二祖巫得知妖族立天庭,雖不滿妖類稱尊,卻因忌憚太一與河圖洛書,未立刻發難。帝江對其他祖巫道:“河圖洛書定秩序,周天星鬥陣聚氣運,妖族已成氣候。我巫族雖強,卻無對應至寶,不可輕舉妄動。”
而遠在不周山的龍宇,感應到太陽星上空的氣運變化,微微一笑:“妖族立天庭,洪荒秩序初現,隻是……河圖洛書雖能定一時秩序,卻定不了巫妖兩族的生死劫數啊。”
他指尖劃過虛空,一縷源力悄然飛向太陰星——那裡,嫦娥正望著太陽星的金光,不知為何,心中竟升起一絲不安。這絲不安,既是為妖族的盛極而衰,也是為未來那場席卷洪荒的巫妖大戰,埋下了第一縷伏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