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風評反擊,林川的校園輿論戰
林川是被王浩撞開教室門的動靜驚醒的。
清晨的陽光剛爬上後窗,他正趴在課桌上補辯論賽熬的夜,後頸還沾著昨晚禮堂掉的金粉。
王浩的衝鋒衣下擺帶起一陣風,把他壓在課本下的芝麻糖包裝紙吹得飄起來——那是蘇晚今早塞給他的,說“吃完才有力氣吵架”。
“川子!
你看論壇!“王浩的手機屏幕幾乎貼到林川鼻尖,亮得刺目。
林川揉了揉發澀的眼睛,視線聚焦在屏幕上。
首頁頭條的標題像根刺:《明華最佳辯手?
不過是靠林家砸錢買的人脈局》。
配圖是他舉獎杯的照片,角度刁鑽得剛好擋住評委席,隻留下他西裝筆挺的背影,配文裡“富二代”“走後門”“內定”這些詞炸成一片紅。
“我剛刷到的時候評論區還在誇你,這才半小時——”王浩手指快速劃動,評論區像被按下快進鍵,“什麼’辯論賽變成秀場‘、’林家給學校捐樓所以捧他‘,還有人說看見你賽前和張校長單獨說話”他突然頓住,喉結動了動,“最惡心的是這條——’蘇晚最近總跟他湊一塊兒,不會也是資源交換?
”
林川的手指在桌下蜷成拳。
他能聽見太陽穴突突的跳動聲,像天啟啟動前的嗡鳴。
昨夜禮堂裡蘇晚眼尾的金粉突然浮現在眼前,她接過芝麻糖時指尖的溫度還殘留在掌心。
“天啟,掃描。”他閉了閉眼,意識海瞬間翻湧。
白大褂少年的虛影在視網膜上展開數據流,論壇帖子的發布時間、i地址、用戶注冊信息如暴雨般傾瀉。
林川的睫毛微微顫動——前三十條惡意評論的賬號注冊時間都是昨晚十點後,i地址全部指向學校辦公樓三樓的某個節點。
“定位具體設備。”他的聲音低得像耳語。
天啟的指尖劃過數據流,某個設備id突然高亮:“學生會辦公室,監控設備編號jh07,最後登錄賬號是”
“江宇軒。”林川睜開眼,眼底的暗芒讓王浩打了個寒顫。
教室後排突然傳來抽氣聲。
趙雪抱著筆記本擠過來,發梢還沾著晨跑的汗珠:“我查了水軍的發言模式,每條都卡在論壇熱度臨界點精準投放,像”她掃了眼林川的表情,把“專業團隊”咽了回去。
林川摸出手機,屏幕亮起時自動彈出蘇晚的消息:“來天台。”
天台風大,吹得蘇晚的校服裙角獵獵作響。
她抱著平板電腦,屏幕上是實時刷新的輿情分析圖:“惡意評論集中在18:0020:00,正好是你和張校長討論辯題的時間。”她抬眼時,睫毛上沾著細小的水珠,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晨露,“有人截了監控,說你們‘密談半小時’。”
林川湊近看,監控截圖裡他和張校長確實站在禮堂後台,可畫麵裡張校長手裡分明攥著他忘拿的辯稿——那是他賽後回去找獎杯時,張校長追出來還給他的。
“需要我調完整監控嗎?”蘇晚的手指懸在通話鍵上,“我爸”
“不用。”林川按住她的手,掌心的溫度透過校服布料傳過來,“用他們的方式解決。”
回到教室時,林川的手機彈出新郵件提示。
他打開學生會官微後台登錄記錄——江宇軒昨晚九點五十八分用辦公室設備登錄過,i地址和水軍賬號完全吻合。
“李老師。”林川敲開班主任辦公室的門,把整理好的i追蹤報告和監控截圖推過去,“麻煩您看看這些。”
李文傑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逐漸鋒利:“所以這些賬號都是用學生會設備注冊的?”
“還有這個。”林川點開一段錄音,是昨晚散場時江宇軒路過他身邊的低語,“當時他說‘林少的獎杯真沉’,現在聽來”
李文傑的鋼筆在報告上敲出清脆的響:“我下午就調監控。”
與此同時,高三(7)班的教室炸開了鍋。
蘇晚的朋友圈不知道被誰截圖傳到班級群:“有人看過林川的辯稿嗎?
從ai倫理講到技術普惠,是能寫這種東西的人會走後門嗎?“配圖是她偷拍的林川在教室熬夜改稿的側影,台燈暖黃的光裹著他微亂的發梢。
“我作證!”前排的學xiweiyuan突然舉手,“上周他借了我全套《人工智能史》,筆記寫得比教材還詳細!”
“我也見過!”後排的體育委員撓頭,“上次我手機摔了,他幫我修的時候還聊到芯片製程,比我們科技社社長懂得都多!”
江宇軒是在社團活動室聽到這些的。
他攥著校辯論隊的隊旗,指節發白。
玻璃窗外飄進零星的討論聲:“蘇晚都說話了,肯定是真的”“林川平時打球還幫咱們搬器材呢”。
“啪”的一聲,隊旗杆重重砸在桌上。
江宇軒盯著手機裡蘇晚的朋友圈,照片裡林川低頭改稿的側影,和他昨晚在後台看到的一模一樣——那時他躲在幕布後,看著林川彎腰幫蘇晚撿掉落的攝像機,動作輕得像怕碰碎什麼。
“蘇晚”他對著玻璃窗裡扭曲的倒影冷笑,手指在“刪除”鍵上懸了又懸,最終重重劃開新的聊天框,“加錢,今晚必須把熱度頂上。”
放學時,林川站在教室門口等蘇晚。
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兩株並肩的樹。
蘇晚收拾好書包走過來,手裡多了袋芝麻糖:“剛才李老師說,明天晨會上要宣布調查結果。”
林川接過糖,糖紙在夕陽下泛著暖光。
他望著遠處逐漸暗去的天空,嘴角揚起極淡的笑。
明天的晨會,會是個好開始。
晨光透過禮堂玻璃斜斜切進來,在“明華精神”的紅底白字標語上鍍了層金邊。
林川站在第三排,校服第二顆紐扣被王浩扯得歪了半寸——那小子正踮腳往台上張望,後頸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經學校網絡安全小組核查,近日論壇異常賬號存在設備i重合、注冊時間集中等問題。”李文傑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光恰好罩住他審視的目光,“具體情況已移交紀律委員會處理。”
禮堂裡的呼吸聲突然輕了。
林川望著台下第一排縮成蝦米的江宇軒——那小子昨天還能在走廊上甩著校辯論隊徽章招搖,此刻後頸的發根都浸在汗裡,手指把校服下擺絞出皺巴巴的漩渦。
“川子你看!”王浩的指甲幾乎掐進林川胳膊,“江宇軒耳朵都紅了!”
林川沒接話。
他能聽見自己心跳的節奏——和天啟在意識海流動的數據流同頻。
昨天李文傑把監控拷貝給他時,畫麵裡江宇軒貓著腰躲在學生會辦公室,手指在鍵盤上翻飛的樣子,此刻正和台上那道蜷縮的身影重疊。
“散會。”李文傑的聲音像根針,刺破凝固的空氣。
趙雪抱著筆記本擠過來,發梢還沾著晨讀時的粉筆灰。
她拍林川肩膀的動作帶著股子狠勁,校服布料被拍出“啪”的輕響:“你藏得夠深啊,我上周問你借《算法導論》,合著是在研究輿情追蹤?”
林川低頭笑,指節蹭了蹭被王浩扯歪的紐扣:“總得讓造謠的人知道,網暴不是敲敲鍵盤就行。”
“我去小賣部買可樂!”王浩突然拽著趙雪跑遠,經過江宇軒身邊時故意把書包甩得嘩啦響。
林川望著兩人的背影消失在走廊轉角,轉身要回教室,卻在樓梯口撞上端著保溫杯的張校長。
“小林啊。”張校長拍了拍他肩膀,保溫杯裡飄出枸杞香,“那天在後台,你幫蘇晚撿攝像機的樣子,我可都看在眼裡。”他眨眨眼,“年輕人做事有分寸,比獎杯更金貴。”
林川望著老人走遠的背影,手機在褲袋裡震動起來。
蘇晚的消息像顆小火星:“放學彆走,我在老地方等你。”
老地方是教學樓後那棵百年銀杏。
蘇晚靠在樹乾上,馬尾辮被風掀起一綹,發梢掃過她攥著的平板電腦邊緣。
見林川走近,她把屏幕轉向他:“論壇熱度跌了73,但我還是想不通——”她指尖點著“內定”那個詞條,“你明明有監控完整視頻,為什麼不直接甩出來?”
銀杏葉落在她肩頭,林川伸手替她拂開。
指尖觸到布料的瞬間,天啟突然發出細微的嗡鳴——是蘇晚耳尖泛起的淡紅,和昨天晨會上她為他說話時的眼神重疊了。
“因為要讓他們自己認輸。”林川望著她眼底跳動的疑惑,聲音放得很輕,“如果我現在把證據砸在江宇軒臉上,他隻會覺得是我仗著林家壓人。
但現在“他指了指她的平板電腦,”你看評論區第三條。“
蘇晚低頭滑動屏幕,最新一條熱評是隔壁班班長發的:“昨天路過學生會辦公室,看見江宇軒抱著一摞水軍賬號注冊單往垃圾桶裡塞。”她抬頭時眼睛發亮,像落了星子:“原來你早就算到有人會站出來?”
林川摸出兜裡的芝麻糖,剝了一顆塞進她手心,“人心的溫度,得自己感受。”
蘇晚捏著芝麻糖的手頓了頓,突然笑出聲。
陽光穿過銀杏葉在她臉上投下斑駁光影,比昨晚辯論賽上的追光燈還亮:“林川,你比我想象中更會下套。”
放學時的夕陽把兩人影子拉得很長。
蘇晚在路口拐向老城區,回頭時馬尾辮劃出好看的弧線:“明天晨讀,我帶新烤的芝麻糖。”
林川望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摸出手機給王浩發消息:“幫我占圖書館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
夜色漫上陽台時,林川蜷在藤椅裡。
風掀起他的校服領口,露出鎖骨處淡青的胎記——那是小時候爬樹摔的,現在被月光鍍成銀邊。
“宿主情感共鳴值突破閾值。”天啟的聲音突然在意識海響起,白大褂少年的虛影比以往更清晰,“ai等級提升至頂級,預判時間延長至1小時,新增能力:跨領域信息自主整合。”
林川坐直身子,指尖抵著太陽穴。
數據流如銀河傾瀉,他清晰看見明天圖書館的監控布局,看見蘇晚晨讀時會翻到《人工智能倫理》第47頁,甚至看見三天後林家集團董事會上,父親林建國眉心的褶皺會如何舒展。
“原來這就是掌控的感覺。”他望著城市天際線閃爍的燈火,喉結動了動。
風掀起他額前的碎發,露出眼底漸次亮起的光,“但我要的不隻是反擊謠言”
月光漫過陽台欄杆,在他腳邊投下細長的影子。
林川摸出枕邊的《ai發展趨勢白皮書》,封皮上的燙金字體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他翻開扉頁,鋼筆字還帶著下午剛寫的墨香:“真正的強大,是讓所有人看清,我林川站在這裡,憑的從來不是林家。”
“接下來”他合上書本,聲音輕得像怕驚碎夜色,“該我給這場遊戲定規則了。”
窗台上的綠蘿在風裡晃了晃,葉尖掃過他攤開的筆記本。
扉頁上用紅筆圈著“江南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幾個字,旁邊附著一行小字:“明天午休,圖書館三層東區,《神經形態芯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