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農家下堂婦:我靠種田翻身了 > 第47章 成功出貨,銀子到手

第47章 成功出貨,銀子到手(1 / 1)

推荐阅读:

寧陽縣距離省城四百多裡,車夫也不敢耽擱,否則極有可能趕不上進城。

一路緊趕慢趕,傍晚五點多,暮色降臨,才算到了。

幸好柳采春空間裡攜帶了足夠的食物和水,還有一些好吃的糕點,一路上能不時吃點兒東西,不然得無聊死。

在古代趕長途路這種事,真不是好玩的。

她跟車夫約好兩天後一大早在城門口彙合的具體時辰和地點,便跳下驢車昂首闊步的去了。

車夫往來縣城和省城多次,自有熟悉的地方過夜。

至於柳采春,她當然沒有什麼親戚投奔,她得先找家客棧住下。

省城的物價跟縣城裡比起來那可貴多了,柳采春並不願意在吃住上省錢,找了家中等偏上的客棧要了間房間,一晚上六十文,縣城裡同樣檔次的房間隻需要二十五文一晚。

連續預訂兩晚每天免費送一壺熱茶、晚上送一盆熱水。

柳采春本來就要住兩晚的,乾脆一次性付錢預訂了。

訂好房間,從房間窗戶望下去,天已經快黑了,大部分店鋪都關了門,隻有極少數賣吃食的參酒樓茶樓雜貨店還透著亮光。

晚上到處烏漆嘛黑的,除了秦樓楚館一片,燈光真的不多。畢竟誰老百姓大晚上逛街啊。

空間裡有熱騰騰的肉包子、茄盒、油炸小酥魚也還剩下一些,晚飯就是它們了。

她要了一壺茶水,特意交代彆放茶葉,客棧免費送的茶水不用問用的肯定是劣質茶葉。

她的空間裡有檸檬、有糖,熱水衝一杯酸酸甜甜的檸檬茶喝上,豈不是比劣質茶水要強得多?

吃飽喝足,要了熱水洗臉擦了擦身、洗了腳,柳采春放下上床放下帳子。

不急著睡,她的空間裡現在有三滴靈泉水,她打算用兩滴催生先前得到的那株人參和開荒時得到的何首烏。

省城好不容易來一趟,來都來了,當然要把這兩株也賣掉。

人參、何首烏吸收了靈泉水之後,各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變大,好一會兒才停下來,比之前足足大了兩圈。

一看就是好品相、好東西。

柳采春心滿意足將它們收入空間,睡覺。

一覺好眠,第二天上午起來,買了芝麻炊餅和豆腦當早餐,吃了之後打聽哪裡收購山貨的,柳采春便去逛一逛。

她空間裡有鮮筍一萬斤出頭、各種菌子四千好幾百斤,總要找個大主顧才成。

省城裡大商賈多的是,尤其是那些長期收購山貨特產的,都租賃有大院子用於晾曬,院子裡更有自家的倉庫儲藏。

鮮筍重稱,去了殼之後也沒多少,省城打零工的人也多,不愁處理不及時。菌子更不需要如何處理,攤開晾曬就好,幾千斤也算不得什麼。

大城市的包容性果然從古至今都一樣,比小縣城要好多了。

柳采春一個人上門談生意,人家掌櫃的也不覺多奇怪,反而對她的貨物更感興趣。

柳采春特意背著個背簍去,鮮筍、紅菌、鬆乳菌、草菇、雞樅菌等都帶了些,方便看樣品。

掌櫃的對這些樣品的新鮮程度表示滿意,表示如果全都是這樣的品相,肯定全都收。

貨物量大,不可能運送來了才談價格,真那樣的話,掌櫃的萬一故意殺價、不肯降價出售,這偌大的量,誰還又運送回去?少不了捏著鼻子認了。

柳采春與掌櫃一番討價還價,鮮筍五文一斤、雞樅菌二十文一斤,其他菌子全部按照十三文一斤。

柳采春則必須保證品相跟樣品一樣好,否則掌櫃的有權拒收。

當然,如果掌櫃的故意雞蛋裡挑骨頭,柳采春可以找商行管事出麵做主,或者直接上衙門告他。

上方簽訂了契書。

掌櫃的給了柳采春一個地址,讓她運送過去。

這麼大數量的貨品,這小小門麵顯然是裝不下的。

柳采春點頭應了。

轉過身去柳采春才犯了愁,東西還都在空間裡呢。

幸好沒有堆放得亂七八糟的,而是預備收購之前便準備了大麻袋、以及這些天得空便編織了不少大筐子,加上之前預備的大筐子,將菌子和筍子都裝好了。

她找車馬行雇了輛驢車出城,找了塊靠近城裡又沒什麼人的空曠之地,讓這車夫回城幫忙雇六輛牛車來,一會兒要裝貨物。

車夫樂得賺一筆,才不管彆的,樂嗬嗬的趕忙去了。

牛車來了,空曠地上二十七八個大竹筐、四十多個大麻袋裝的滿滿當當的,六個車夫身強力壯,柳采春一人二十五文錢雇他們裝車,隨後車隊一字排開,前往那掌櫃給的地方。

掌櫃的帶著經驗豐富的夥計驗貨,點了頭,柳采春鬆了口氣,不枉她跑這事兒跑了半天連口熱乎水都沒喝上,還得花儘心思左遮右擋遮掩,總算成了。

最後一筐筐、一袋袋過秤,抹掉了零頭,筍子一萬一千三百斤,雞樅菌六十八斤,其他菌子四千八百斤。

到手一百二十兩外加兩百六十文。

收這些東西的成本是五十兩八百文,淨賺六十九兩多。

翻了個倍還不止。

轉眼之間,她的總資產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兩了。

柳采春底氣十足,可不開心壞了。

她轉身便找了家醫館,表示有一棵人參、一株有些年份的何首烏想要賣了換錢。

本地雖然也有野山參,偶爾也會有經驗豐富的采藥人得了來售賣,但畢竟沒法兒跟長白山那樣的人參老家相比,本地的山參都很細小。何首烏偶爾也會得個幾十年的,上百年的罕見,許多年沒見過了。

醫館大夫聊勝於無,表示願意看看品相。

這一看不禁睜大了眼。

“這真是本地山上得的參?”

“對啊。”

柳采春回答的理直氣壯。

她可沒撒謊。

“這山參估摸著有個五十年,根須完整,值個五十兩。這何首烏將近百年了,不容易呀,物以稀為貴,一百二十兩,兩樣你都賣給我,便再給你加十兩如何?”

柳采春點頭應了。

人參年份短,五十兩確實不錯了,何首烏更貴的確是物以稀為貴,這醫館倒也公道。

拿了銀子走人,柳采春腳下生風,人生富婆了有沒有。

不管了,先找家茶樓吃點心小吃解解饞。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