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會議,安南委員會商討是否正式確立教育立國的政策。
李崇文和大家討論後正式確立教育立國的政策,在上午的會議中,大家都發現工業化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是缺少有文化的工人。
還有李崇文在上午的會議,增加了一倍的教育經費,還從鷹醬的貸款中拿出一大筆美元用於教育設施的建設,可以想到李崇文對教育的重視,大家也就沒有反對了。
教育立國的政策可以推動國家的快速發展,通過人力資本增值、社會公平調節、創新生態構建、文化軟實力輸出的四重機製,形成國家發展的飛輪效應。
"李老,給大家說說後麵實行的教育政策吧。"李崇文看到有些人不是很了解,就讓李文成給大家詳細介紹。
"好的,李長官!"
"各位先看看這份文件!"李文成把教育改革後實行的政策文件發給大家。
"安南實行雙軌製學製,實行4年製的義務基礎教育,兒童6歲入學,接受4年統一的初等義務教育。"
"課程內容,以漢語、算術、思想教育為核心,輔以自然常識、音樂和體育,注重基礎讀寫能力與公民素養培養。"
"中學會進行分流,小學畢業後(約10歲),學生會分流到三類中學。"
"第一類是職業中學,學製為5年,側重職業教育,培養工人和技術員工,直接就業或者進入雙元製學徒體係。"
"雙元製學徒體係是學生與培訓企業簽訂合同如護理、機械製造等,每周23天在理工類的專科學校學習理論,其餘時間在企業實操,培訓周期通常為2到35年 。企業承擔約70的培訓成本,並提供學徒津貼 。"
"第二類實科中學,學製6年,兼顧學術與實用技能,畢業生可擔任中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或者升入專大學或者轉入文理中學。"
"第三類是文理中學,學製9年,注重文學、語言、數學和自然科學。學術導向,畢業生通過考試後直接升入大學。"
安南委員會會在全麵的普及義務教育的時候,將各地的教育管理權收歸委員會的教育部管轄,改變以往和各地分權的情況。
"目前安南的教育都是公立的,至於社會的捐贈都將會交給教育部成立的助學基金!未來大學會開放一部分給民營。"
"大家請的看第二頁,我們實行中學考試加抽簽的模式來分配生源,中考將由教育部舉行,全國進行統一考試。"
"按照成績把學生分成對應三類中學的生源,再進行抽簽,決定學生具體去哪一個學校,著重削弱重點中學特權,儘可能減少教育不平等 。"
"同時將會增加職業學校的經費,培養更多目前需要的技術人員。"
為了配合安南實行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政策,安南將會加強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增加建設職業學校和專科學校來培養當前工業化階段需要的技術工人 。建設高等大學,培養高端技術人才,同時為未來製造業升級做準備。
"在思想教育方麵,五四精神,新文化和漢文化。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後,作為思想教育的核心,加強學生對漢文化的認同感,漢文化是以唐宋時期為準。"
"要徹底清算殖民地的影響!確立主體性的民族認同,讓所有民族的學生們堅定自己屬於漢民族的思想。"行政部的部長夏威補充道,他對於漢文化同化政策非常堅定。
"記錄下來,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李崇文讓秘書把夏威的建議寫下來。
"我希望在公文和教科書,全麵廢除除了漢字以外的任何文字,同時學校的教育必須是漢語教育。還有中學的英語教育也要準備好。"
"曆史科的教材內容必須明確把安南作為漢民族的世代居住的地方,相關曆史隻能是漢民族的曆史。"陳德明也提出建議,讓一個民族忘記他們的曆史,他們的文字,他們的語言,就代表這個民族徹底消亡了。
"長官,我們要不要簡化漢字?"
李誌遠想到新文化運動就提出過簡化漢字。
"嗯——!"
"是要簡化!"
"後麵會和專業人士商討漢字的問題。"李崇文也想起要簡化漢字,還要有漢語拚音,現代化漢語才能更好的適應工業化。
"我們的官方語言用哪種?"
"我們的學生需要同一種語言才能更好的溝通交流。"李文成也發現安南的語言還沒有統一,都是各種各樣的需要。
"用明清時期的西南官話為主,後麵李老你們教育部商討一下,看看有哪些細節是要調整的,儘量符合安南移民的習慣!"關於安南的普通話,李崇文決定實行明清時期的南京官話,再稍做修改。
選擇南京官話的原因是安南的移民來自各個地方,有八桂,嶺南,滇雲,閩州,甚至連淞滬地區都有,更不用說東南亞了。
還有遠東的國家學習的漢語也是南京官話,如櫻花國,太極國,安南本土使用的漢語都是南京官話。民國初年,西方國家學習的漢語也是以南京官話為主的。
"還有問題嗎?"
李崇文看大家都沒有問題後說
"李老,您繼續。"
"關於職業中學方麵,我們會進行產學協同,相關工廠企業參與課程設計,設立實習工廠或者企業,培養當前階段需要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方麵,向理工科傾斜教育資源。向鷹醬派遣的留學生也會以理工科為主。"
"關於偏遠地區的教育該怎麼保障?"陳德明問道,花了這麼多錢就要有成果,要是偏遠地區的孩子沒學上,陳德明是不能接受的。
"教育部會優先撥款建設農村學校,提供免費教材和教師住房 ,同時推行教科書免費政策。"
"教師怎麼解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偏遠地區的?"陳德明好奇教師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向往城市,更不要說老師了。
"我們會執行教師輪換的政策,教師作為國家公務員,他們需要服從輪崗義務 。我們會優先保障和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工資,同時要求新教師首聘需在偏遠學校任職 。"
"教師每4年需輪崗一次,學校的校長則是5年輪換 。"
李文成喝了水後繼續說道。
"這樣我們減少城鄉師資的差距,防止教師單向流向城市 。同時消除職業倦怠,通過環境更換激發教師活力 。促進教育公平,弱化名校效應 。"
"大家有什麼意見嗎?"
李文成看向眾人,大家都表示沒意見,覺很全麵了。
"加上這幾條。"
"配偶已在偏遠地區任教,需要贍養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撫養幼兒,以及身體有問題的可以申請不輪崗。"
"參與輪崗的教師可以獲得住房和交通補貼,升職加薪的也優先獲得。"李崇文想了想說道。
"還有掃盲計劃。"
"大家看看。"李崇文讓秘書把文件發給大家。
"大學設立成人教育科,編寫《漢字入門》的教材,建立漢字學習社,重點覆蓋農村地區。"
"同時配合工業化需求,將工人的掃盲和工人職業技能培訓相結合,在農村推行掃盲與農業技術培訓同步 。"
s:相關的政策參考半島南方國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貧窮落後的國度都能成功實現,並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出現重大問題,這就是現實,不要把中原的情況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