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忘記發了,以為定時了,十分抱歉
1953年4月1日,安南長安城
"誌文,高棉和占城的暴動解決了嗎?"
"中央政府的所有部門已經準備好南下高棉的金邊了,這個時候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李崇文看著東印度的地圖說道。
複興軍建國在即,考慮到東印度地區北部多山,南部多平原的地形和湄公河不能實現全航道通航,以及湄公河平原地區需要儘快實行漢化等原因,經過安南政府高層的商討,決定把高棉的金邊作為建國後的首都。
"李長官,你放心!"
"第一軍的101旅和102旅南下平定金邊和西貢的暴動很順利,在三天前,已經成功鎮壓高棉和占城的所有暴動。"
"占城和高棉的舊社會中上層人士已經全部清理完成了,和他們有聯係的相關人員都已經被關押起來了。"
誌文拿出一份報告說道,其實在第一軍的101旅和102旅平定占城和高棉的暴動隻用了短短的五天時間,剩下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都在清洗占城和高棉的舊社會的中上層以及受他們牽連的相關人員。
"確定清洗乾淨了,沒有任何遺漏?"
李崇文擔心有漏網之魚在複興軍的建國儀式上搞突然襲擊,那麼複興軍在國際上就徹底成笑話了。
"長官,在名單上的人都清理了沒有任何遺漏。"
"說起這件事,還要感謝暹羅的大起義,如果不是暹羅出現這麼大的事情,我們這次清洗也不會這麼順利。"
1953年2月10日
占城西貢郊外的一座莊園內。
"諸位,複興軍明顯不想給我們留活路!"
"得讓複興軍見識見識我們的能力了,既然他們不客氣,就不要怪我們不留情麵了!"
一名穿著占城傳統民族服裝的老人憤怒的說道,他之前還以為複興軍清洗占城的中上層人士的消息是高盧雞故意編造出來的,畢竟離開了他們這些人,他們怎麼統治占城。
沒想到複興軍居然來真的,看到複興軍已經準備分他們的田地了,絞死他們的繩索越來越緊,他知道他已經沒有選擇了。
這位老人鼓動大家進行反抗,隻能所有人都動員起來才能完成他的計劃。
"可是,阮大人,複興軍在占城有一個軍幾萬人,都是精兵強將,而且武器裝備絲毫不比高盧雞的差。"
"憑借我們現在手上的人和武器,根本不是複興軍的對手啊!"
一名穿著西裝的商人有些擔憂的說道。
"怕什麼,大不了也就是一死百了!"
"沒錯,反正複興軍不打算放過我們,不如我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說不定還有一線希望。"
"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的,就應該狠狠的教訓一下複興軍,讓他們清醒一下。"
彆墅內的人都吵起來了,有讚成的、有反對的、有冷眼旁觀的、有的隻顧喝酒放棄抵抗的。
"夠了,都安靜!"
阮大人憤怒的說道。
"諸位,昨天我收到來自暹羅的消息,這無疑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機會。"
"到時候,隻要我們擊敗複興軍,哪怕不能讓複興軍真的和我們分享權力,而是和我們虛偽與蛇,拖延時間也足夠了。"
"不管複興軍到時候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會放鬆對我們的控製,到時候大家是和複興軍和談還是逃離海外都可以。"
阮大人看著所有人認真聽講的表情很滿意,顯然他說中大家的心事,大家都知道不是複興軍的對手,選擇和複興軍分享權力,無疑是死路一條,安南和瀾滄就是前車之鑒。
但是讓複興軍放鬆對他們的控製,讓他們有時間逃離海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聽說暹羅那邊出現了大起義,複興軍的兵力都要調到暹羅,占城複興軍的兵力會大規模減少。"
"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
大家一聽,都是打起精神。
"阮大人您說要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對、對、對,我們都聽您的。"
阮大人對大家的恭維,很滿意,這離他的計劃又進了一步。
"在複興軍的主力部隊撤離後,我需要大家發動自己的人脈,在整個占城都亂起來。"
"讓複興軍分兵去平定各地的暴動。"
"到時候,我們在複興軍必經的路線埋伏,用十倍二十倍的兵力去圍攻他們,複興軍一定扛不住的。"
"還有,我們可以聯絡南同盟,我們需要他們的軍官和有打過仗的士兵。"
"至於後麵的事,就不用我教你們了吧!"
"至於武器彈藥,就由我提供,高盧雞留下的武器彈藥足夠應對這一次戰鬥了。"
大家最後一起補充完善這套暴動方案。
阮大人在彆墅門口笑著送大家離開。
"老爺,我們真的要和複興軍打仗嗎?"
"高盧雞的軍隊都不是對手,我們真的能行嗎?"
阮大人的管家忐忑的說道。
"你錯了,不是我們,而是他們!"
"我什麼時候說過要和複興軍作對了!"
管家驚訝的看著自家的老爺,他突然想起自家的老爺最近很容易得到複興軍的情報,還有自家老爺還能在複興軍的眼皮子底下,弄到大量高盧雞的武器彈藥。
"去通知夫人和少爺,趕緊收拾行李,我們準備離開占城。"
"你也趕緊回家裡收拾行李,明天晚上帶著家裡人過來彆墅這邊。"
"老爺,我……"
管家激動的說道
"趕緊的,彆磨嘰了!"
"老爺我好不容易才拿到幾張去高盧雞的船票,你彆給我拖後腿。"
這場暴動在剛剛發動的時候,就已經被提前埋伏起來的複興軍鎮壓了。
最後隻有阮大人一家在高盧雞的巴黎安定下來。並且在某些人的幫助下,在巴黎成立了一家中介公司,專門替高盧雞招募來自東印度地區的廉價勞動力。
複興軍在清洗過程中,為了清洗的乾乾淨淨,不漏掉任何一個人。駐紮在占城和高棉的民兵部隊會鼓勵老百姓相互監督舉報,凡是和這次參與暴動的舊社會的中上層有聯係的人,都可以舉報。
一經證實,直接沒收一切財產,舉家移民暹羅的北部地區,而舉報成功的老百姓獲得相應的土地或者物資獎勵。
不過想要得到土地,就需要聽從政府的安排,移民到東印度的其他地區,不能留在當地。同時,舉報成功的老百姓在通過政府的文化考核後,可以成為政府的公務人員。
複興軍的強製漢化和鼓勵老百姓相互舉報的政策。讓占城和高棉在1953年2月到4月的兩個月時間內,出現了各種舉報,數量非常多,同時相互舉報也導致占城和高棉的社會變得十分混亂,而被移民到暹羅北部地區的人也越來越多。
為了穩定高棉和占城兩地的社會秩序,同時對高棉和占城的清洗不能放鬆。安南決定提前進行大規模移民,從瀾滄、安南遷移大量安南人、瀾滄人、一部分華人到占城和高棉兩地。
在短短兩個多月內,複興軍從安南和瀾滄遷移了三百五十萬人到占城和高棉兩地,相應的占城和高棉也移民了大量的老百姓到安南和瀾滄。
這些漢化過的新移民來到占城和高棉後,由政府進行安排,這些漢化新移民主要分布在鐵路沿線和重要的城鎮,並且獲得幾倍於他們老家的土地。
同時政府鼓勵這些漢化新移民和當地老百姓結婚,每戶聯姻的家庭,政府都會有大量的獎勵,包括鋼鐵製的農具、安南最新生產出來化肥、鷹醬的麵粉以及耐用的布料。
原本十分混亂的占城和高棉在漢化移民和當地已經分到土地老百姓的幫助下,迅速穩定下來。
"移民到占城和高棉兩地的漢化移民怎麼樣了?特彆是漢化的安南人。"
李崇文想起南下移民的狀況,漢化後的安南人和占城人
"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好,漢化後的安南人和占城人的區彆已經很大了,安南人在南下的過程中表現的很忠誠、很英勇。"
參加複興軍民兵部隊的安南人在占城和高棉的表現都很不錯,他們積極配合複興軍對占城人的清洗和驅逐,並沒有把占城人看做是自己的族人。
負責複興軍後勤的安南人和瀾滄人,甚至會毫不畏懼的向占城和高棉的南同盟遊擊隊發動進攻。
"知道具體的原因嗎?"
"我們切割安南和占城才三年時間,這麼快就分成兩個民族了?"
李崇文沒想到安南人會這麼主動幫助複興軍,這有點匪夷所思了。
"長官,這些人都是主動報名的,相比於關心占城人和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民族,他們顯然更關心的自己分到的土地。"
"另外,我們還發現一件事情,安南和占城的文化割裂比較嚴重,安南這邊流行的是儒家文化,而占城那邊流行的是佛教文化。"
李誌文說道。
這些南下的的漢化安南人對複興軍非常忠誠。同時,他們對有著著肥沃土地的占城人都表示不滿意。在沒有複興軍監管的地方,他們並沒有向當地的老百姓頒布複興軍的漢化政策,而是直接把擁有肥沃土地的占城人送上前往暹羅的火車,將他們的土地據為己有。
複興軍發現後,會將安南人據為己有的土地沒收,進行重新分配,不過被送走的占城人,複興軍就沒有把他們運回來,也沒有怎麼懲罰搶占土地的安南人。
複興軍的縱容,讓安南人的行動是屢禁不止。在安南人的控製區內,安南人對占城人的粗暴管理,讓占城的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不過占城的老百姓卻沒有選擇反抗,而是順從安南人的管理。
在這期間,占城的老百姓在複興軍的誘導下,登上前往暹羅的火車,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複興軍已經向暹羅移民了兩百多萬的占城人,大多都是以男性。
"這樣我就比較放心了!"
"高棉的境況怎麼樣了?"
隻要安南人不把占城人看作同一個民族,李崇文就安心了,而高棉的民族主義才是重點。
至於安南人在占城的一些行為,隻要複興軍在戰後,為收到委屈的占城人做主,為他們申冤,處罰一些安南人就可以收獲占城人的民心了。
"高棉的行動很順利,沒有任何問題!"
誌文對高棉的順從感到很意外,要知道高棉的民族主義比占城發展的要好,李誌文覺得這可能和高棉在過去的幾百年的曆史有關。
李崇文看完高棉的報告後,覺得民族主義的影響明顯比不過複興軍對舊社會中上層的清洗造成的影響,有的時候,階級矛盾真的比民族矛盾要重要。
清洗舊社會和分土地的消息能夠傳到每一個農民的耳朵裡,都得益於情報部門的滲透。
老百姓做好準備迎接複興軍的準備了,當地的老百姓明顯把複興軍當做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
"國營商店在占城和高棉的情況呢?"
國營商店在高棉和占城的各個地方都成立相關商鋪,複興軍從安南運來了大量食用鹽、食用油、麵粉、鋼鐵製的農具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對老百姓便宜出售,同時大規模收購老百姓的農產品。
安南國營商店在占城和高棉的所有交易,隻接受安南的貨幣。
而安南的貨幣接受占城和高棉的老百姓用原本的貨幣進行限額兌換。不過兌換需要戶口本,戶口本需要在複興軍的駐地進行登記後,才可以領取。
安南在占城和高棉進行的貨幣兌換,對兩地的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讓利。
當地的老百姓在兌換的時就會發現,按照安南規定的兌換比例進行兌換,老百姓至少能賺一成,所以占城和高棉的老百姓都拿出了家裡儲存的貨幣,包括高盧雞發行的紙幣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貨幣進行兌換。
安南的貨幣在占城和高棉各地迅速的流通,而安南拿到當地發行的紙幣迅速進行銷毀,硬幣回爐重造。
"長官,還有一件事!"
"通過南下的軍隊發現,占城人、高棉人和漢人的樣貌差彆很大,不像瀾滄人和安南人與我們的樣貌差彆不大。"
"在占城和高棉的工作人員向我們反映,直接對兩地的老百姓進行漢化,效果可能不太明顯,當地的人還是可以一眼看出他們和我們的區彆。"
李誌文說起這個問題,也有些驚訝,他沒想到同一個地區的人,樣貌差彆會這麼大。
"秘書處有什麼建議嗎?"
李崇文問道,樣貌的問題他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秘書處經過商討,有三條建議。"
"第一,想辦法增加占城和高棉的華人人口數量,最後把華人的占比提高到50以上。"
"第二,想辦法查清高棉和占城各民族的來源,將兩地的民族在進行細分。"
"比如說占城的京族來自中原的嶺南和八桂地區,我們可以把京族分成兩個民族,祖籍是八桂的是一個民族,祖籍嶺南的是一個民族。"
"最好把一個民族分成三個、四個、五個、甚至更多,我們不能讓他們團結起來,要讓漢族成為東印度地區的主要民族。"
"第三,認祖歸宗。找一些專家大規模宣傳占城和高棉的民族祖籍都來自中原地區,他們的身上都有漢人的血脈,他們隻是在南下的過程中,和當地的土著結合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以上,就是秘書處討論出來的方法,長官你還有沒有要補充的。"
李誌文向李長官詢問道。
"沒有,你們的方法很好,就這樣通知下去,讓各部門進行配合,要注意社會的輿論,不要太過激了。"
李崇文在誌文提交的報告上簽字後,說道。
"對了,兔子在八桂和滇雲的移民通道有沒有關閉?"
李崇文想起,複興軍南下的時候,兔子在八桂的軍隊居然沒有任何動靜。
"沒有,而且最近來到安南的華人移民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
"每個月從中原來到安南的人數都在增加,從原來的40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兩萬多人。"
"另外港島的商人在安南出售的中藥材越來越多,他們獲得的資金全都用來購買我們生產的藥品。"
誌文拿出關於兔子的情報說道。
"緬國方麵呢?"
李崇文看向中南半島的地圖,突然發現緬國西北那一抹紅色。
"緬國的民主陣線現在已經占領克欽邦和實皆省的北部和西部的山區!"
看來兔子已經做出了選擇。
s:不知道為什麼會對這章重新進行審核,導致刪減了很多內容,有的地方有些不通暢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