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內院,天子薑壽坐在院子裡喝茶。
李仲明小心陪著,大嫂則帶著寧兒回了自己房間,大門緊閉,就當是沒有看見。
李仲明向她請求過,說是一個親戚想要來書院參觀參觀。
大嫂雖然沒見過天子,但她知道李仲明的身份。
天策大將軍的嫡孫的親戚,大概率是皇家之人,而且看那人的年紀,應該不是皇子。
想到這裡,大嫂便不敢繼續往下想了。
她帶著寧兒坐在房間裡,就當是沒看見。
大概不到中午時分,何道哉和陳淵一起回到了書院。
進門後,陳淵徑直往內院走,一邊走還一邊喊道:
“師伯母,中午吃什麼呀?好餓啊”
剛走進內院,便看到坐在院子裡的薑壽幾人,以及站在薑壽身邊的李仲明。
陳淵神色一滯,隨後連忙行禮道:
“不知有客人到訪,失禮了。”
他剛說完,便發現身邊的大師兄竟然跪了下去,參拜道:
“草民何道哉,參見陛下。”
陳淵臉色猛地大變,再向薑壽看去,發現果然是秋收大典那天看到的皇帝陛下。
當即便要跪下行禮。
薑壽卻揮了揮手道:
“不必多禮,朕今日是來做客,這些禮節就算了。”
陳淵聞言,便站直了身子。
何道哉也站了起來。
薑壽看向陳淵,笑道:
“你就是陳淵吧?”
陳淵拱手道:
“草民正是陳淵,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他表麵雖然冷靜,實則內心緊張無比。
這畢竟是天子,是最至高無上的人。
當然了,怕是不怎麼怕的,畢竟自家先生都敢劍指天子,而且時候一點事沒有。
我家先生天下無敵
天子指了指自己對麵的凳子道:
“你坐著,朕有些事想問問你。”
陳淵有些遲疑,看了眼大師兄,又看了眼李仲明,不知道自己究竟該不該做。
李仲明算是對天子比較了解,知道他的脾氣,於是便笑道:
“師弟,陛下讓你坐你就坐吧。”
聽李仲明這麼說,陳淵便不再猶豫了,在天子麵前坐了下來。
背脊挺直,神色淡然。
薑壽饒有興趣的打量了陳淵一眼,心中不由得感歎:不愧是陸承安的弟子,小小年紀,竟有這份膽識。
隨後天子便向陳淵詢問關於外郭的事。
陳淵有些詫異,搞不清楚天子的真實意圖,於是便試探著問道:
“陛下是想聽實在話,還是加以修飾的麵子話?”
天子一愣,有些詫異。
心中卻不禁暗罵道:師徒倆一個德性
“當然是實話,不得有任何作假”
一旁的何道哉和李仲明後背都濕透了,平常沒看出來,他們這個三師弟膽子竟然這麼大,敢跟天子這麼說話。
反觀陳淵卻仿佛渾然未覺,隻是笑了笑道:
“陛下息怒,隻因為往日偶爾也會有高官裝模作樣來外郭視察,每當這個時候,都會有人提前告誡我們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曹明不知道陛下您想聽哪種,所以才會有此一問。”
此時天子的臉色已經暗沉了下來,不是因為陳淵,而是陳淵話裡的那些高官。
“你儘管說,朕要聽最真實的信息。”
陳淵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隨後便開始娓娓道來。
他講述的很平靜,可聽在天子的耳朵裡,卻仿佛是一聲聲驚雷。
他手底下不是沒有情報機構,北齊蛛網、暗衛兩大情報組織一個對外探查他國敵情,一個對內監察百官。
可結果很顯然,就連暗衛也完全忽略了外郭這個地方,這個明明就在天子腳下且有著龐大人口的混亂之地。
陳淵話語裡的外郭,完全是一片沒有法度,沒有人倫,強者為所欲為,弱者生不如死的煉獄。
同時更是一個朝廷官員肆意斂財的寶地。
像今天那個中年漢子說的命不如土的例子數不勝數。
外郭的百姓如果有的選,絕對早就跑光了。
可是這個世界是一個妖魔共存的世界。
凡人如果脫離了人類聚集地,沒有大城人氣和國運的庇佑,很有可能就會被孤魂野鬼或者山精妖邪盯上。
所以就算是生不如死,他們也不敢走。
隻能默默忍受。
陳淵說完之後,院子裡寂靜無聲。
隻有天空時不時傳來一兩聲震耳欲聾的雷鳴。
天子震怒,天地變色。
薑壽聽陳淵說完,始終一言不發。
沉默許久後,他卻轉身看向內院那座書樓,問道:
“這就是陸先生藏書的書樓吧?”
聽到天子的詢問,何道哉立即想起那天先生臨走前對他的囑托。
隨貨連忙上前道:
“回陛下,先生平日裡便是在這座書樓裡讀書修行的,裡麵有先生親手編撰了藏書數百冊。”
“先生臨走前交代過,若陛下想看,儘可入內閱覽。”
天子點了點頭,回想起那天陸承安對他說過的話。
這段時間其實他一直都在想這些話。
陸承安雖然看上去年幼,而且還那麼不給他麵子,但其實從內心深處來講,天子卻十分佩服他。
他那關於民和君的言論,鯤鵬神鳥的比喻,以及描述的那般盛世場景,都讓他大開眼界。
這段時間以來,天子前所未有的開始自省。
這些年他究竟做了些什麼有益於天下的事?
東南西北邊境的動亂,有幾位國之柱石幫他扛下了。
三十多年來的內政,也不過是按部就班,沿襲先皇之策。
細細數來,他這三十多年似乎真的就像陸承安說的那樣,用四個字就能評價——碌碌無為。
想著陸承安所說的北齊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天都城內外,猶如兩個世界。
天子其實並不相信,或者說不願相信。
可是今日僅僅隻是在外郭走了一遭,所見所聞便足以讓他有種自我懷疑的想法。
‘難道我真的當不好這個皇帝?’
薑壽抬頭看著那座書樓,雖然不情願,但最終他還是向前邁出了一步。
同時心中卻在暗道:
“我倒要看看,你這書樓裡究竟藏著怎樣的治世聖典”
薑壽卻不知道,他這一步對於整個北齊,乃至整個天下究竟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