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第一層,還沒來得及欣賞著雲台閣的豪華裝飾,便看到居中有一小廝點燃了一炷香,然後朗聲道:
“諸位公子小姐,這第一關的關卡便在四周陳列的燈籠裡,一炷香的時間內,誰能解開燈籠裡的燈謎便算過關,擁有進入第二層的機會。”
“現在,闖關開始”
陸承安不由得有些詫異,這不是修行世界嗎?怎麼闖關還用燈謎這種方式?
不過想想也算是合理,修行者不代表就是文盲,修為越高的人思維、悟性、心性等等都是人中翹楚。
通過這種方式倒是能夠篩選掉一些頭腦簡單的莽夫。
大部分人都紛紛跑到四周的燈籠前看謎題,隻要誰能猜出燈謎,這盞燈籠就會被拿下。
陸承安粗略看了眼四周,大概有不到一百盞燈籠,也就是說能夠進入第二層的人隻有不到一百人。
這淘汰率,果然誇張。
隨便此時每一盞燈籠前都圍滿了人,陸承安隻好站在人群後麵,踮著腳看。
“能使妖魔膽儘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看著這一個燈謎的謎麵,陸承安心中稍稍思索便有了答案。
隻是目前還並無人對出謎底,他若此時過關,太過顯眼,還是先等等。
於是陸承安又看起下一個燈謎。
“階下兒童仰麵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彆離。”
陸承安有些驚訝,在他看來這些燈謎雖然不算特彆難,但其中卻有一番彆樣的深意。
能做出這種謎麵的人,想必有著極為不凡的才學功底。
這倒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他見過的能有這般文學功底之人除了何道哉之外這還是第二個。
一路看過去,每一個謎麵都很有意思,有些是一首詩,有些是一段讖語,還有一些是民間俗言。
此時已經開始有人陸陸續續猜出謎題,從架子上拿下燈籠走到第二層的樓梯入口,默默寫下謎底,隨後登上第二層。
陸承安覺得也差不多是時候了,於是便也拿了一盞燈籠打算上樓。
就在他伸手接下燈籠的時候,沒想到旁邊竟然也有一隻手伸了過來,顯然是跟他看中了同一盞燈籠。
陸承安原本還打算謙讓,把這盞燈籠讓給對方,可轉頭一看卻發現那人竟然就是剛剛在飯館裡搶他燜罐肉的那個女子。
陸承安立即當做沒看見,扭頭就走。
誰知那女子卻一跺腳,嬌喝道:
“站住,把燈籠給我。”
陸承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不好意思,這盞燈籠是我先拿到的。”
兩人的聲音頓時吸引了不少目光,女子臉色陰寒,眼神惡狠狠的盯著陸承安,站在不遠處那名跟她同行的男子立即走了過來,對陸承安壓低了聲音怒道:
“小子,這盞燈籠是我師妹看重的,我勸你還是識相點,讓給她。”
陸承安微微皺眉,這幾個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仗勢淩人,仗著自己有點修為便囂張跋扈,如果他是個普通人,今天恐怕說不得就要遭殃了。
“怎麼?想要明搶嗎?這裡是刺史公子的及冠禮,你們也敢鬨事?”
青年男子正要發怒,卻見一名維持現場秩序的人員已經走了過來。
他們雖然囂張,但麵對刺史這種級彆的人物依然還是分得清楚分量。
另外一名跟他們倆同行的男子見狀連忙走了過來,看向陸承安道:
“這件事算是我師妹不對,你走吧。”
然而那女子卻不依不饒,跺了跺腳道:
“大師兄,那盞燈籠是我的,我就猜出那一個”
男子笑了笑將自己手中的燈籠遞了過去道:
“你用我的,我告訴你謎底。”
陸承安沒有再管他們,就算感覺到了他們那心懷惡意的目光,也沒有任何反應。
不出意外,等這場雲台閣活動結束後,他們必定會來找自己報複。
等到那時候再好好教他們做人好了。
遞交了謎底,上了二樓。
這裡明顯就要寬鬆的多了。
隻是陸承安上樓後一看,發現二樓的關卡竟然又是燈謎,這一層的燈籠隻有六十個,難得也比第一層高得多。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什麼第二層竟然又是燈謎?
這公孫二公子究竟想乾什麼?
這種闖關遊戲難道不應該出一些關於修行的題目嗎?
北齊本就文風不盛,大部分的青年才俊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修行上。
讀書學文也隻是為了輔佐仙道、武道修行,增加悟性和思維深度。
但基本上沒有哪個當世俊傑會在文才上花費太多的心思來鑽研,畢竟人力有限。
不僅是陸承安,此時上了第二層的這些人也都開始有些不滿了。
這種闖關方式,根本體現不出他們真正的本事。
隻是就算不滿,大家也隻能老老實實的繼續闖關。
而此時,在頂層第九層的閣樓上,刺史二公子有些無奈地對九層圍欄邊上一個絕美少女道:
“我的好妹妹,以你這種出題方式,恐怕前三層還沒走完就不剩幾個了。”
少女倚靠在圍欄上,目光始終盯著手中書籍,淡淡道:
“真正的人中俊傑,絕非頭腦簡單之徒。”
公孫二公子無奈道:
“若完全按照你的標準,誰能闖過所有關卡?彆到時候一個不剩了”
少女輕笑一聲道:
“不剩就不剩,我又不是真要選胥,還不是二哥你胡鬨,非要讓我出題。”
公孫二公子苦笑著搖了搖頭。
“唉,我已經開始後悔了”
少女沒再搭理他,而是拿起夾在書頁中的一張紙,眼中滿是仰慕。
口中不由得輕聲呢喃道: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如此驚豔萬古的詞句”
而此時,陸承安已經闖過了前三關來到了第四關。
他此時已經對那出題之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前三關竟然全是燈謎,而且一層比一層難。
到了第三關,四十個燈謎竟然每一個都是一首詩。
謎底也是五花八門。
僅此一點陸承安便能斷定,這個出題之人若隻論文辭詩才絕對要超過他在這個世界見過的學識最高的何道哉。
甚至可以說,這樣的人若不是受這個世界文脈不振所累,必定會是一代文壇大家。
陸承安開始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見這個人,甚至於產生了要將其收為弟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