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各自刷卡進門。林更近靠在門後,聽著隔壁傳來輕微的關門聲,忍不住笑了笑。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的夜景,心情前所未有的平靜。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劉佳佳發來的微信,一張她剛拍的日月雙塔的照片,配文:“晚安,明天見!”
林更近回了句“晚安”,然後放下手機。他沒有再去看那些可能引起不快的信息,也沒有再沉溺於過去的回憶。他衝了個澡,躺在柔軟的大床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這一晚,他睡得格外安穩,一夜無夢。窗外,桂林的夜色溫柔,仿佛一個巨大的搖籃,輕輕撫慰著遠道而來的旅人。
第二天一早,林更近是被窗外傳來的幾聲清脆鳥鳴喚醒的。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照進來,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他伸了個懶腰,感覺渾身輕鬆,昨晚深度睡眠帶來的效果顯著,連日來的疲憊和精神緊繃一掃而空。
洗漱完畢,他剛準備給劉佳佳發信息,就收到了她的微信:“學長早!我在酒店餐廳啦,早餐種類還挺多的,你快下來!”後麵還跟了個元氣滿滿的笑臉表情。
林更近失笑,回複:“馬上到。”
酒店的自助早餐果然豐盛,中西式結合,還有不少桂林本地特色的小吃,比如鬆糕、船上糕等。
林更近取了餐,找到劉佳佳時,她正對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奮鬥,旁邊還擺著一盤水果和一杯牛奶。
“早。”林更近在她對麵坐下。
“早啊!”劉佳佳抬起頭,嘴裡還嚼著米粉,含糊地說,“這家米粉雖然比不上昨晚那家老字號,但也還不錯。你嘗嘗這個鬆糕,甜甜糯糯的。”
林更近也去盛了一碗米粉,又要了幾個小籠包和一杯咖啡。兩人邊吃邊聊著今天的行程。
按照劉佳佳的計劃,他們今天的主要任務是乘船遊覽漓江精華段,從楊堤碼頭到興坪古鎮。
“船票和從酒店到碼頭的車,我都提前在網上訂好了,九點半在碼頭集合。”劉佳佳拿出手機,點開訂單信息給林更近看,“我們吃完早餐,休息一下,八點半左右出發就差不多了。”
“安排得井井有條,果然是專業導遊。”林更近由衷地讚歎。有劉佳佳在,他感覺自己完全不用操心,隻需要跟著走就行,這種體驗對他來說相當新鮮。
“嘿嘿,小意思。”劉佳佳得意地晃晃腦袋,“保證讓你玩得舒心。”
早餐後,兩人各自回房準備。林更近換上輕便的休閒裝,戴上墨鏡和帽子,做好了防曬準備。八點半,他們準時在酒店大堂彙合,預訂的專車也已經在門口等候。
從市區到楊堤碼頭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車子駛出市區,窗外的景色逐漸從城市建築變成了連綿起伏的青山和田園風光。
道路兩旁是鬱鬱蔥蔥的竹林和果樹,遠處可以看到奇特的喀斯特峰林拔地而起,形態各異。
劉佳佳顯然對這些景色充滿了期待,一路都興奮地看著窗外,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林更近則更多地是感受著這份遠離塵囂的寧靜。
車裡放著舒緩的音樂,司機安靜地開著車,他和劉佳佳偶爾交流幾句,氣氛輕鬆而愜意。
他發現自己越來越習慣和劉佳佳相處。她就像一個小太陽,總是充滿活力和熱情,能輕易地感染身邊的人。
和她在一起,他不需要刻意去想那些煩心事,注意力很自然地就被她和周圍的新鮮事物所吸引。
“學長,你看那座山,像不像一個老爺爺背著一個竹簍?”劉佳佳忽然指著遠處的一座山峰問。
林更近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那山峰果然有幾分神似,不禁笑道:“還真有點像。你的想象力挺豐富。”
“桂林的山就是這樣,三分形似,七分靠想象。”劉佳佳煞有介事地說,
“等會兒坐船,導遊肯定會給我們講各種山的傳說和名字,什麼九馬畫山、黃布倒影,都很有意思。”
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最終抵達了楊堤碼頭。碼頭上已經聚集了不少遊客,顯得有些喧鬨。各種膚色、各種口音的人們,都懷著對桂林山水的向往來到這裡。
劉佳佳拿著預訂信息,熟練地找到了對應的取票窗口和導遊。他們被分配到了一艘中型竹筏(實際上是帶有馬達的仿竹筏遊船),同船的還有另外兩對遊客。
“請大家穿好救生衣,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我們的漓江精華遊馬上就要開始了!”導遊是一位本地口音濃重但很熱情的大姐,拿著擴音器招呼大家上船。
林更近和劉佳佳選了靠近船頭的位置,視野開闊。隨著馬達的轟鳴聲,竹筏緩緩駛離碼頭,進入了漓江的主河道。
那一瞬間,林更近感覺自己的呼吸都停滯了一下。
眼前的景象,比任何畫卷和照片都要震撼。清澈的漓江水宛如一條碧綠的綢帶,在群山之間蜿蜒流淌。
江水澄澈見底,可以看到水底的鵝卵石和搖曳的水草。兩岸是連綿不斷的奇峰翠巒,拔地而起,形態萬千,有的像駿馬奔騰,有的像仙女下凡,有的像駱駝過江……
每一座山峰都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籠罩在氤氳的水汽和薄薄的晨霧之中,更添了幾分神秘和詩意。
“太美了……”劉佳佳喃喃自語,眼睛瞪得大大的,完全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林更近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覺胸中的鬱結之氣,仿佛都被這壯麗的山水滌蕩一空。他靠在船舷邊,任由江風吹拂著臉頰,目光貪婪地掃視著兩岸的景色。
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他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如此純粹、如此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了。
導遊大姐開始熱情地講解:“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山水,就是‘百裡畫廊’漓江最精華的部分啦!
大家看左手邊這座山,像不像一個穿著蓑衣、戴著鬥笠的漁翁在垂釣?這就是‘漁翁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