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你這麼說妹妹。”郭氏斥責大女兒。
鄭唯真憤然問母親: “母親您也這麼想祖母嗎?你也覺得是祖母害了我們大房嗎?”
“這不可能,你們都把人想得太壞了!”她不許有這樣的懷疑。
那是他們祖母,祖母隻會疼愛他們,她怎會害自己的後輩。
看著大女兒如此相信她的祖母是好人,郭氏壓下火氣。
她問大女兒:“若我和你兄弟還有妹妹遭遇的事,都是人為,在這府裡你覺得誰最可疑?”
“這都是沒有證據的事,怎能亂懷疑人。”鄭唯真不想回答這問題。
她不覺得這些事是人為,大哥就是母親沒照顧好才從小體弱多病。
弟弟也是母親照顧不周才出的意外。
至於妹妹被批錯命,那是玉泉觀道長的問題,算命的哪有保十全十的準。
母親病重就更賴不到祖母身上,那是她自己沒保養好自己。
她心裡所想的,郭氏豈會不知。
就是因為太懂這個女兒心有多偏離,才會心發寒。
“你祖母說什麼你都信,也不想想是誰懷胎十月生的你。”
郭氏也板了臉,“論疼愛,我不曾少你半分,是你不喜與我們親近,從來不是我們疏離你。造成這樣親在心離,你捫心自問一下,到底是誰一直在挑撥離間?”
得知批命之事是婆母指使人來說謊,造就她跟小女兒分隔十六年,她差點沒被氣暈過去。
幸而有女兒的清心丸讓她撐了過來。
有這件事為證,對大兒子小兒子包括她的遭遇,已經無法用意外來說服任何人。
今日她能如常起身理事,就是咬牙也不能再被人輕易摧毀。
她對冥頑不靈的大女兒發出嚴厲警告:“現在起你若是再無一點醒悟,日後就彆再喊我母親。”
“母親,你怎可如此逼我!”鄭唯真氣跺腳的不滿。
“母親是逼你,還是救你,你最好用腦子想想。”看著不願麵對事實的大姐,鄭離驚也不多話了。
“我去城門迎外祖母,你去不去?”
真有心維係關係,不會拒絕。
但被母親和妹妹說了一通的鄭唯真,哪裡還有心思見親戚,她現在隻想去跟祖母告狀。
一看大姐的表情鄭離驚就知道自己所猜不錯,這大姐是受了祖母指使才來裝模作樣。
本就不是多有腦子的人,給她這樣重的任務,可不好完成。
看看,不過幾句話就忘了該怎麼做探子,光顧著自己生氣。
“告狀時最好記得誰生的你。”撇下這話她就轉身去找善若和弟弟。
準備帶他們去城門接人兼溜達透氣。
至於大姐,就是她想去, 她也懶得同途。
被妹妹拆穿要去告狀的心思,就是再沒腦鄭唯真也知道自己不能在這時候去鶴鬆堂找祖母了。
“我也去迎外祖母去。”她不得不在母親麵前表態。
郭氏看穿她缺乏真心實意,冷著臉隨她來去。
姐妹分乘兩輛馬車出府,鄭唯真為免尷尬,拉了兩位庶妹做伴。
鄭唯秀和鄭唯荷知道是去迎郭家外祖母,自是不敢推脫,跟著出門去接人。
同去的還有大舅,和在城南趕來的五舅八舅。
一行人在城門口候了半個多時辰,終於見到風塵仆仆的郭家女眷。
提前一日去迎的大表哥和三表哥也在隊伍中,護送著外祖母入城門。
入了城門三表哥繼續履行他的職責,護送涼州知府的家眷歸家。
郭家人自是都回武安伯府。
年過花甲的郭老太太來到京都幾乎被顛簸得渾身似散架。
幾位陪同的舅母也是一臉菜色。
鄭離驚上了外祖母的馬車,看到她們的疲累狀,當即讓她們吃下一顆固神丸。
這外孫女的本事郭老太太已經聽自家孫兒說過,是以沒有猶豫的就吞了藥丸子。
“外祖母,幾位舅母,寧兒先跟你們說件事,免得到府你們缺點準備。”
“你說。”郭老太太定了下神。
她這麼大年紀都要來京一趟,早已經做好準備迎大事。
鄭離驚把自己查到的事告知了外祖母,也把所有懷疑說了出來。
郭家如今是他們最大依仗,她相信外祖母和幾個舅母要比母親更有手段。
她們的身份也更好為母親出頭。
聽了外孫女的話,郭老太太渾身都氣抖了。
“如此歹毒的婦人,不配為人母人祖!”
幾個舅母也氣得不行,“怎會有如此惡毒的人,她到底是不是妹夫的親娘?”
這都不是親祖母能乾出來的事。
虎毒不食子,都是自己的孫子孫女,怎麼忍心下手去禍害。
舅母們的懷疑,也是鄭離驚的懷疑。
雖然大哥說祖父隻娶了祖母一個正妻,但總覺得這裡頭有難以解釋之處。
“既然知道她是這麼個歹毒玩意,咱們就該換個態度入府了。”郭老太太壓了怒火吩咐身邊的兒媳侄媳。
“打起精神,彆給她支棱上頭頂。”
“好!”舅母們都聽話的整衣順發,務必不輸人不輸陣。
看到外祖母如此乾脆利落,鄭離驚給外祖母按摩解乏的手勢更殷勤了幾分。
郭老太太拍拍她的手:“睡前你給我按按就行,老婆子還能撐,不用擔心。”
這般有眼力勁的外孫女,第一次見就讓郭老太太心生喜愛。
但鄭離驚沒有鬆手,依然給外祖母舒筋活絡。
給外祖母鬆完筋骨,給幾個舅母也按了一下。
回到武安伯府,剛好都讓她們感受了一遍玄門舒筋手法。
下馬車時,本以為坐久馬車要腳軟的幾人,竟然能穩穩站住。
“原來寧兒的按骨手法有這等好處,回頭得教教我們。”三位舅母踩到地上意識到腿勁跟平日有了不同,都很是驚喜。
“好,等有空了我就教舅母們。”鄭離驚自然不吝這點技藝。
“寧兒什麼都會,真是個了不得的好孩子!”知道她不少事了的舅母們笑誇。
在後頭下馬車的鄭唯真,看到這一幕不免撇嘴。
低聲嘀咕了句馬屁精又顯擺。
跟著一起的鄭唯秀雖然沒聽清,但猜也能猜出來大姐沒好話。
與三姐對視了一眼,俱噤聲不語。
免得惹火燒身。
郭家老太太不遠千裡來京看女兒,雖然錯過了大外孫的喜宴,但終歸是遠途來到了。
武安伯府開了正門迎接。
這要是以前,絕無可能開正門隆重迎接郭家人。
但現在,門房換了一半是郭氏安排的人,且她又帶著兒子兒媳到大門口。
伯府大門打開也就無人能阻止。
有誥命在身的鄭老夫人,端著身份沒現身。
她坐在鶴鬆堂斂眸凝神,預感今日不會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