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這兩個字在古代算是很高的讚譽了。
當時聖上的周圍一圈人,林驥不能算是和聖上最親近的那波裡麵的,但是被封為忠勇侯的最後確是他。
如此可見一斑。
林驥回到家就聽說陳玉壺病了,大晚上去了漪瀾院。
那天晚上,林驥睡在了漪瀾院,當然是一個睡床一個睡塌。
第二天林休沐,一大早林驥就給林驅去信,讓他把老婆孩子接到他的任上,順便和林驅說了他老婆最近做的事情。
譚氏沒給林驥送年禮的事情,讓林驥壓了下來,陳玉壺以為他是覺得家醜不可外揚,也沒說什麼,結果他有自己的成算。
這不就用上了?剛好用來拿捏他們。
從老太太到林驅加上譚氏,一個個都在林驥的掌心裡。
陳玉壺和林驥都不打算讓孩子們接著考了,年紀太小了,考也考不上。
準備送他們出去遊學曆練,這小哥倆選的第一個地方,是邊關,他們要去找林清桐。
一路向西去。
陳玉壺和林驥心知肚明,邊關又不是什麼文化聖地,他們是想去看自己的兄弟。
但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隨他們去。
陳玉壺今天也一大早就起來了,今天是蔣姨娘出嫁的日子。
現在沒有蔣姨娘了,是陳新荷出嫁的日子。
一身大紅的喜服穿在身上,新荷含淚跪拜陳玉壺。
陳玉壺抱著小雞,問對方:“真的舍下他了?”
蔣玉蓀含著眼淚,看了胖孩子一眼,笑了一下。
原本她還有些不放心,但是孩子這些日子都沒在她的眼前待著,不但沒瘦,還胖了,而且穿的更好了。
蔣玉蓀撫了一下自己臉上的眼淚,笑著說:“我沒有什麼不放心的,我知道府裡都是好人。”
“我走了,他也會過的好,我們都會有光明的未來,沒人會虧待他。”
如果蔣玉蓀在,這孩子陳玉壺不會多看一眼,人家親娘在,關她什麼事兒?
但是親娘沒有了,作為嫡母,作為一個人,能幫一把,陳玉壺還是要幫一把。
蔣玉蓀也明白這一點,看林清濁就知道了,夫人是會為了孩子打算的嫡母。
她不像另外兩位姨娘跟陳玉壺感情深厚,還不如就此嫁出去。
而她也真的不想當人妾室,一輩子關在小屋子裡。
蔣玉蓀出嫁了。
陳玉壺湊熱鬨,換上了便裝,帶著兩位姨娘悄悄的跟在迎親隊伍的後麵,去喝一杯薄酒。
書房裡幾個孩子湊在一起問林驥問題,難得男孩女孩兒都在。
雖然陳玉壺假裝了一個新身份給蔣玉蓀,但是家裡的孩子都知道不是。
父親的小妾重新出嫁,他們去湊熱鬨並不合適。
林清柏很奇怪母親的態度,於是乾脆問了林驥。
“父親,為什麼母親對待蔣姨娘的態度很奇怪。”
林驥正在寫字,他早些年殺心很重,練字都成了習慣。
林驥看了一眼林清柏,“你是想說,為什麼你母親明明之前很討厭蔣姨娘的樣子,最後還是會為了她費心,把她嫁出去?”
林驥又掃了一眼幾個女孩兒。
今天的教育話題有了。
林驥說:“你母親討厭她,是因為邊關如夫人的名聲,這名聲很明顯是蔣玉蓀自己傳出來,為了自己抬身價的。”
“這一點傷了你母親的體麵,也會被外界揣測我寵妾滅妻,對整個侯府都不好,你們也會受這個名聲的影響,不好嫁人或者娶妻。”
“所以你母親很生氣,但是日常,你母親並沒有把一個妾室放在眼裡,你們也都能看的出來。”
“你們說最讓你母親是生氣的事情是什麼?”
林清柏想也不想的回答:“是蔣姨娘想以庶代嫡。”
“那為什麼你母親會生氣?”
這次林驥看向了清濁,清濁回答道:“她在試圖越過母親決定事情,挑戰了母親的權威,而且以庶代嫡,侵犯了母親的利益。”
“你說的很對”,林驥讚同了林清濁的話,“但是有一點說的不對。”
“她侵犯不了你母親的利益。”
“你母親手中的資源,到底是掌握在你母親手裡,哪怕是她親生的,她也是想給誰就給誰,就像你祖母從小就支持你二叔讀書一樣,到底那是她們自己的東西。”
“她不給,不管是庶子還是嫡子,都得不到。”
“你母親鬨這一場,是因為她真的厭倦了,厭倦了府裡的人事,也厭倦我,所以她想和離。”
幾個孩子都瞪大了眼睛,沒想到母親想的竟然是和離。
林驥的話卻沒說完,“而蔣姨娘的心思也很好猜,她停留在了自己是嫡女和如夫人的階段,試圖以此來要挾我,但我確實是愧對她,所以為了她我願意試一試。”
“哪怕是逼迫你母親,我欠了玉蓀不少,但是我和你母親夫妻一體,她幫我償還也是天經地義。”
“但是她不樂意,這也很正常,人性如此。”
“為了讓你們母親回來,我是做了讓步的,夫妻一體,輕易分割不得。”
“你們從這件事兒看出來正妻和妾室的區彆了嗎?”
幾個孩子略有心得,但是不敢說,但是林驥敢,“沒錯,你母親要維護侯府的體麵,那也是她和我的體麵,更是你們的體麵,哪怕她一點都不在乎我,她還是要維護我。”
“這就是夫妻。”
“但是蔣姨娘既要又要,她顯然沒想明白,但是好在她認識到了妻妾,幾乎是天和地的區彆,她心高氣傲,不願意做妾了。”
“你母親欣賞她的心氣,願意成全她。”
“欣賞的前提是,你們母親從來沒把她這個人,和做的那點事情放在眼裡,她生氣是為了讓我們知道,她生氣了。”
“我再納百八十的妾室,對你們母親的地位也不會有任何的影響,她要是願意,可以天天以折磨她們為樂,而我沒有二話。”
“奴婢服侍主人,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說這話的時候,林驥的目光掃過了孩子們,男孩子都還好,他們差不多能理解林驥的想法,女孩兒們則情緒外露的很多。
一個個瞪大了眼睛。
“安之和隅之記在你們母親名下時,我問過你母親,說清濁的資質很不錯,要不要記在她名下?”
“你母親驚訝的看著我,說什麼好的都往自己家劃拉?我生的笨孩子那也是我親生的。”
林驥回憶起了陳玉壺說的話
她說:“雖然孩子們在我看來其實都差不多,但是男孩兒不能記在我名下,他們記在了我名下,將來功成名就,就不能順理成章的接自己的親娘出去養老了。”
“被後宅困住一輩子了,她們也該過過好日子。”
林驥說這話的時候看著林清濁,說給誰聽的,不言而喻。
林清濁直視著父親,母親當然很好,這不用父親說,更不用父親來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