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村子裡的人一刻不歇。
漢子們在蓋臨時居住的茅草屋,婦人們開墾荒地當菜園。
因著沈清臨出發前叮囑蓋茅草屋的事,江向東幾人也在先蓋臨時居住的茅草屋。
不過和村子上人家相比,有大塊油布的他們蓋起來簡單多了。
八根樹木做柱子,就能隔出三間屋子,上麵用稍細的樹木搭建出屋頂,再用油布鋪蓋住,乾淨清爽擋雨也完全不成問題。
因著現在不是太冷,隻需擋風就成,所以四周也是用大塊大塊的油布覆蓋住,在各處釘上木釘子固定住即可。
江家的小屋隻用了半日就蓋好了。
江向東看著努力一上午的成果,與有榮焉說道:“等住的屋子蓋好了,這個可以用來當柴房,不浪費。”
“這比咱們在七裡村的屋子都好,拿來當柴房多浪費!可以堆草料,咱們這麼多大牲口,可不得多存些草料麼。”江向南辯駁。
江向中撇撇嘴,一臉無語。
當柴房和拿來裝草料,他想問有何不同?
一個是給人生火做飯用的,一個是給牲口吃的,誰又比誰重要?誰又比較高貴?
江向北圍著屋子轉了一圈,聽到後參與話題討論:“足足三間呢,就不能一半拿來裝木柴一半用來裝草料?”
江雨歎息:“不管用來裝什麼,都可惜。”要知道以往住的茅草屋低矮陰暗潮濕,還有一股子終年嗮不乾的黴味,時不時屋頂上還會撲簌簌掉草屑下來;
如今這油布蓋成的屋子乾淨又清爽,住人都使得,用來當柴房草料房委實浪費。
不過,“這些都不是咱們決定的,等嫂子拿主意吧,說不定到時又有彆的用途了;
你們先吃晌午飯,吃完了先去開一塊地出來,還得抓緊時間蓋好幾間屋子才行。”
江向東呆呆的問:“小姑,屋子不是蓋好了麼,還蓋屋子做啥子?”
牲口居住的棚子他們昨天下午搭建好了屋頂,牆麵等後麵打土坯時候再用邊角料蓋起來,這也沒法抓緊時間啊。
江雨將沈清說的話簡單複述了遍:“嫂子說咱們地方大,空著浪費,並且去一趟城裡不容易,想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可不得勤快些?
所以她今日去城裡,除了買犁、菜種,還看看有沒雞鴨鵝以及幼崽,買回來養上吃蛋至少不用去城裡買,往後雞生蛋蛋孵雞嫂子說雞鴨鵝想吃就能吃上,糞便再用來漚肥,蔬菜糧食也足夠。”
嫂子還說等熟悉後,在後山找找有沒泉眼,引水下來成一個小泉水用作吃喝洗漱,另再挖個大水塘,用來養魚。
養魚也有講究,叫啥生、生態養殖,上麵用木板搭建出來一塊鏤空的地,白日裡雞鴨鵝在上麵居住活動吃喝,漏下去的草糠蟲子是魚的口糧,就連雞鴨鵝的糞便也是魚的口糧。
糞便也能做魚的口糧嗎?
但嫂子說這樣魚能長得快,泉水養出的冷水魚口感好,而魚塘裡的水肥力十足,用來給土地施肥再好不過,收獲的蔬菜糧食繼續喂雞鴨,這就是良性循環生態養殖。
她不懂什麼良性循環生態養殖,但她聽得懂,知道這是一舉數得確實好!
江向東江向南也不知道啥生態養殖,但他們知道有源源不斷的雞鴨鵝蛋魚吃!還有蔬菜和糧食。
什麼都不用說了,兩眼一睜就是乾!
江向東帶著三個弟弟快速填飽肚子,拎著鐮刀斧頭鋤頭去之前看好的荒地上。
開荒不容易,甚至可以說異常艱難。
望著比人還高的雜草,四人拿著鐮刀,彎著腰一把一把的往前割,因著要齊根割,所以腰要彎的特彆低,頭都快著地了。
一溜邊割下來,江向中隻覺得腰都快要斷了!
他站起,右手成拳砸在腰上紓解疼痛,看著遠遠甩他一大截的三個哥哥,雙眼幽深浮沉。
他已經很久沒摸過書本筆墨了,以往這些農活無需他做,無論春耕還是秋收,他隻需要安安靜靜一心隻讀聖賢書即可。
可自從三月份娘絕食醒來後,家裡的活計他一樣不落,什麼都要做。
也是做了活後,他才知道原本家裡家外田地地裡的活沒有一樣輕鬆的!
他以往隻覺得讀書苦,讀書累,可和這些農活雜活比起來,讀書是最輕鬆的一件事了
“小弟你不用急,能割多少割多少,大哥多做些,娘看不出來。”江向東憨厚安慰道。
以往娘隻護著小弟,他對小弟一肚子怨言,不過自從娘對他們一樣後,他那些怨言突然就消失不見了。
雖然娘對他和以往區彆不是很大,淡淡的不多親近,甚至還沒對阿冰親近,但娘對疼愛的小弟也一樣後,不知怎地,他覺得自己的地位顯著提高!
江向中雙眼中閃過感激,輕抿了抿唇,“謝謝大哥。”
江向東頓時漲紅了臉,粗糙的手掌撓了撓頭,不自在道:“嗐,這有啥子謝的,咱們是兄弟嘛,相互幫襯是應該的。”
他不在乎多乾活,真的,多乾這點活不算啥,他隻是想被娘看到以及認可,而不是乾了活後和小弟說這本就是他一個人的活,和小弟無關。
現在的小弟他很喜歡,他會認為自己多乾的活是在幫他,而不是理所當然。
江雨江水霍冰三人將糧食家當一樣樣搬進新蓋的簡陋屋子裡,一樣樣擺放妥當後,拿著竹筢也來到開荒的地。
江向東四人已經割出大概一兩畝地。
上麵的灌木叢全部砍了乾淨,隻留了兩棵不知是啥的樹。
娘說了先不砍,明年看看結啥果子,要是不能吃再砍掉——他們家不養閒人,樹木也是如此,結的果子不能吃那就換一批果樹過來種上。
以後一年四季有吃不完的水果。
江向東四人正揮舞著鋤頭挖灌木叢的樹根,這些樹根又細又密,錯綜複雜,挖起來不光費力氣還費時間。
見三人過來,江向東愣住:“你們來做什麼?”
開荒的活太累,不是女孩子家家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