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過冬的糧食已經買回來了,整個冬天不愁了,真好。”
人群中不知誰感慨了句,立馬引的其他人共鳴。
“我家的糧食隻有一百多斤了,聽雷老大說十月就會開始下雪,要到明年二三月才化凍,至少要囤上五六個月的糧食才行;
哎呦老天,五六個月至少也要囤個五六百斤糧食才行吧。”
要想家裡每個人每天吃的飽,怎麼也得一千斤,但冬季不乾活,在家窩著吃個大半飽也成。
今年沒收入,幸虧之前沈清帶他們乾活掙了一筆銀子後麵又分了好多兩,不然大半飽都舍不得,勉強混個水飽就不錯了。
“我家人口少些,不過三四百斤糧食也是要的,剛青山災民最快五六日後到錦城,咱們還是趕早去城裡買糧食吧,畢竟去一次城裡至少要一整天,而幾百斤的糧食一兩天也拉不回來。”
“好,還有誰明日去城裡,一起把糧食拉回來。”
人多有個伴,出問題了還能相互照應。
各家聚在一起商議趕幾輛車去,哪些人去,買哪種糧食以及買多少斤
鄭惠湊到沈清麵前,悄聲問道:“沈清你明日還去不?”
沈清笑道:“我之前囤的糧食還剩不少,今日又買了些回來,倒也不急;
加上還買了雞鴨鵝,要趕緊壘個窩出來給它們住,明日怕是走不開;
你們先去吧,後日村子上要是有人去,我再一起。”
今天主要給雷家人運糧食以及犁,裝不了太多糧食,她隻從商城買了一布袋白麵;
雞鴨鵝倒是買了幾十隻,但羊羔啥的這次沒買成,所以還需要再出去一趟。
圍繞在沈清周邊的婦人聽到她買了糧食,還買了雞鴨鵝,羨慕極了。
沈清家存糧多,她們都知曉,李娥問道:“你家人口又不算很多,還有好幾百斤糧食呢,節省著吃到明年三四月不成問題,就是不買也成。”
秦婆婆笑眯眯道:“有銀子還是多買些好,糧食這東西再多也不嫌多,光是放在那裡看著就讓人安心!”
她又問道:“對了,雞鴨鵝啥價?要不咱們也買些回來養著,生的蛋還能換鹽巴。”
周邊的婦人全部看向沈清。
沈清買的是生蛋的雞鴨鵝,這和小崽子按隻算價不同,是按斤稱的,貴是貴了些,但買回來直接就能下蛋,她們現在手上有存銀,也不是買不起
“雞二十八文一斤,一隻大概鴨子二十文一斤,鵝是三十文。”放在以往沈清不會特意記價格,但如今村子上人知曉外麵情況全靠向外出的人打聽,是以她特意記下好回來告知她們。
也方便她們參考。
隻見秦婆婆咂舌,連聲道:“一隻雞連毛帶內臟至少三斤往上,近百文了,平攤下來每斤都快趕上肥肉;
鴨子倒是便宜,可鴨沒雞好吃,蛋也是,賣不起價啊。
話說鵝怎麼這麼貴?比咱們那貴多了!”
徐紅梅也想不通,“是啊,鵝太貴了,鵝蛋雖大,但鵝吃的也多啊,而且鵝重,三十文一斤,買一隻鵝豈不是要三百來文?”
“太貴了太貴了!鵝買不起。”洪荷花長長歎道。
沈清將她打聽到的說出:“鵝屬於小牲口了,養上幾隻還能看家護院;
主要是天氣寒冷時燉上一隻,貼上麵餅子據說好吃的不得了,深受錦城官老爺富貴人家喜愛,所以賣的就貴。”
不過不得不說,鐵鍋燉大鵝她也喜歡,所以她買了好多隻回來!
眾婦人:“那明年逮了鵝崽養上一群!”
隨即豔羨的看向沈清,什麼時候她們也能買啥東西不用操心銀子就好了。
“對了,你這買的不少啊,咋還要出去?”趙明月想到了就問。
糧食足夠,雞鴨鵝買了,開荒的犁也買了,還有啥要買的?
“我還想買些羊羔,現在養著,到了冬季有肉吃,羊皮做成夾襖大氅之類的擋風。”
眾婦人:更羨慕了。
有銀子真好啊,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更是好!
漢子們討論糧食後,準備幫沈清牽驢子送到對岸——四頭驢子三輛車,她一個人不好牽。
江二爺突然朝沈清問道:“今日各家各戶茅草屋差不多蓋好了,明日會抽人出來打土坯,你那人手夠不?”
聽到村長問話,漢子們停下腳步,朝沈清看過去。
畢竟江向西給關木匠乾活他們都是知曉的,而江家乾活最厲害的就是江向西,再來是老大,老三老四也能當壯勞力使喚,老六就不成了,半大小子又是個讀書娃,能出啥力?
打土坯又是特廢體力的重體力活,如今江家隻有三個壯勞力,如何能夠
沈清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聽到江二爺問,如實相告:“夠了,我準備蓋磚瓦房,不打土坯;
我問了雷大富,錦城的燒窯坊在咱們這個方向,來回一趟半日就夠,一天能跑兩趟;
家裡六頭驢,三頭牛,驢子兩兩拉一輛車,共計六輛車,老大老三老四老六加上小水小雨一起,一天兩趟就是十二車,雖然也耗費時間,但人沒那麼累。”
不僅僅是打土坯累的事,還有土坯房的窗子沒法開大,隻能小小的很壓抑暗沉;
而且磚瓦房牢固,使用壽命和土坯房比起來長多了,好多古建築保存上百年就是磚瓦結構,華國生活條件變好後逐漸都換成磚瓦房也是有原因的。
她如今不缺蓋房子的銀子,自然還是一步到位的好,省的往後又要重新建房子。
眾漢子:好羨慕咋回事?
他們啥時候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啊。
他們也不想打土坯!
“兩塊磚要一文錢,瓦更是一文錢一塊,三間屋子就要兩三萬塊磚,再加上瓦,以及你不是要蓋毛筆工坊麼?
這可是筆不小的銀錢開支。”謝青山算賬道。
眾漢子:算了,打土坯就打土坯吧,累點算什麼?省錢才是最重要的事。
累點就能省這麼多銀錢下來,累就累吧,畢竟放在彆處累還掙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