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準備,行動(1 / 1)

推荐阅读:

“沈清,你真厲害,咱種一輩子田也賺不到這麼多銀子啊。”鄭惠忍不住感歎。

扣除買公中物品的銀錢,每家少的也能分好幾兩呢。

馮猛感歎的是價格,“黃芪一斤七十文已經很貴了,想不到黃連竟然能高達一百三十文!”

它們黃氏家族都這麼值錢的嗎?

沈清想到前幾日連夜看的藥材書,黃連雖然單價高,但畝產量少,即便和黃芪一樣人工種植,產量也隻能達到後者的四分之一,且黃芪兩年能收成,黃連也要五六年才能收成。

再加上黃連要種植在高海拔的地方,還得遮陰,不能陽光直射,這就隻能種植在樹木下, 耕種、除草樣樣都比黃芪難上許多。

不過好在它單價高,種植的產量必然比野生高,山頂就山頂吧,年限長就年限長吧,又不占用山腳下的地,山頂地方大,每年開墾一塊地出來種植,五六年後就能每年都有一塊地能收成!

至於羌活,產量是黃芪的三分之一,也是兩三年就能收獲,但不挑地,山腳山腰都能種植——一年有半年貓冬的地方,想掙銀子可不就得多種植經濟作物嘛。

而這些幾年收一次的藥材比起一年收一季或兩季的糧食勞動量上簡直太友好了。

讓大家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她提醒道:“明年春季大家就要辛勞許多,開始種植好幾種藥材了。”

“成啊,出計謀不成、出力還是不成問題的!”馮猛大嗓門的應和。

“我也就隻有一把力氣了,好在有你在,到時你說咋做我就咋做~”鄭惠笑道。

“藥材當然是越多越好,再多都不嫌多。”能賺銀子還嫌累,那也太不知好歹了吧。

“跟著嬸子有銀子賺!”

“還有肉吃!”

沈清:真心不能誇了,再誇她就要驕傲了。

“好了,我去換橡子粉,你們去買東西,咱們分開行動,還是老地方彙合。”

村子上人響亮的應了聲好。

劉翠花不放心的問馮杏:“讓沈清一個人單獨去,不擔心嗎?”

馮杏搖了搖頭:“擔心也沒用啊,這是嬸子的規矩,而且嬸子說她有保命的兵器;

世道還沒亂,真亂了的話嬸子也不會涉險的, 她有衡量的標準,咱們沒啥本事再要是連話都不聽,那嬸子帶著咱們該多累啊?”

劉翠花一想也是,要是啥都不聽按自己的想法來,這隊伍確實不好帶。

遂全心全意的跟著去采購。

他們這次需要采購的東西不少,所以采購也分好幾批。

第一批先是去請打井的工匠,按照他們需求再去采購相對應的所需物品。

第二批是磨盤,主要是為了磨橡子粉,其次是磨各種豆類穀物,以往全村恨不得就一兩個,排隊浪費時間就浪費了,反正一天有大把的時間。

但現在時間要用來蓋房子,要用來挖藥材,還能開荒種菜沈清說的時間就是銀子!

當然不能浪費,所以磨盤不光要買,還要買好幾個,基本上村頭一個、村中兩個、村尾一個,他們雷家也有一個。

再就是石臼和石杵子,分布和磨盤相同。

這些都是大件又厚重,自家單獨配一個占地還不易打理,放在村子上幾家公用最合適不過。

還有農具——負責采挖藥材,之前是各自拿家裡的,但自家人要用就不夠,公中置辦上以後家裡田地用自家的,公中挖采藥材就用公中的,兩邊互不影響。

第三批人去購買書籍、紙張、墨。

原本他們是想都不敢想讀書識字這回事,供養一個讀書人多不容易啊,那得全家節衣縮食!

況且他們隻在村子上待著,一輩子與土地灶台打交道,讀書識字做什麼?根本沒啥用啊。

但沈清說讀書識字不一定要科舉入仕,且不讀書識字的人走不遠,往後他們的藥材種植會做的很大很大,不讀書識字不會算術,賣了多少斤每斤多少錢一共是多少都算不清。

即便算清了,要是拿張出貨單子讓簽,不識字被坑被害了咋辦?辛苦一場到頭來沒掙到錢不說還要背一身債。

隻有讀書識字才能走的更遠!

為此村中決定加蓋一座屋子作為學堂。

第四批則是給村子上各戶人家購置東西。

山裡出來一趟不容易,清早天剛亮就要出發,晚上天黑了才能到村子,人少了擔心路途安危,人多了又不容易湊。

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可不得將攢在一起需要購置的東西一並帶回來麼。

每家需要添置的東西彙集在一起,統一購買,一人負責幾樣,倒也很快速。

添置最多的是布料棉花,舍不得買棉布的,麻布也不錯,反正做最外麵的襖子,不貼身穿隻要保暖就成——即便貼身穿也沒啥,之前沒銀錢時麻布做的新衣裳也開心的不得了。

總不能掙了點銀子就嬌貴起來了吧。

其次是吃的,豬板油能買到的數量有限,菜油就多買些。

再有雞鴨鵝小羊崽也加了不少。

彙總一句話就是各家各戶有了掙錢的營生,在生活方麵自然而然舍得投入多了!

劉翠花跟著一起,越看越覺得日子有奔頭和安心。

以往隻有雷家三家,冬日裡缺了啥,去不了城裡就一直缺著,後麵曹家來了人數多了但他們還不如自家呢。

有也沒比沒有強。

如今沈清她們十來戶人家搬進來,才讓她真真切切見識到啥叫準備充分,啥叫考慮的長遠!

他們雷家跟在後麵,安全上加固了,掙錢的營生多了,家底存了她知道貪心不好,但還是貪心的想要是能把兒女婚事敲定,那就更好了

小分隊的每個人都忙到一路小跑,爭分奪秒生怕弄晚了。

相比之下沈清一個人悠哉悠哉多了。

先是晃了一圈,然後將橡子粉賣給商場,再從商城買上麵粉,前往彙合地。

出城時,挑選出的漢子和兩輛驢車留了下來。

夜幕低垂,一片昏暗中,埋伏的漢子動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