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成攪家精婆婆,統領全家逃荒 > 第240章 肥皂生意也要做起來

第240章 肥皂生意也要做起來(1 / 1)

推荐阅读:

今年剛來,又來的晚,飼養兔子想要大量製作兔毛筆完全來不及。

她在商城購買的工具類書籍上看過,毛筆的製作原料最常見的就是羊毛、兔毛、狼毛——這個是黃鼠狼。

狼毫是黃鼠狼尾巴上的毛製作而成,筆尖勁拔挺立,書法和作畫的喜歡用,這個來源隻有靠雷家人;

兔毛筆尖尖銳而鋒利有彈性,比狼毛的更強,目前雷家現有的兔毛是遠遠不夠工坊用量,但翠花說了明日雷大富會幫著獵兔子,他手藝好,希望能儘量多供應些。

羊毛做的毛筆柔軟且吸墨量大,用途和兔毛一樣廣泛,既然今年兔毛供應不上,那就隻能從羊毛上下手了。

另外豬毛也可以,唯一不好的就是豬毛被文人所不喜,屬於鄙視鏈的最底端,賣不上價,利潤太低不是很值當

江向東無比讚同:“養羊好啊,羊吃草不費錢,不像雞鴨鵝還要時不時添點穀物或者挖蚯蚓捉蟲子喂才能多生蛋;

隻需要割草料就成,等明年開春暖和了又有空閒,直接將羊群趕出去吃,連割草料都省了!”

以往在七裡村水域多能撈些雜魚野蝦,實在不成還能把螺螄蚌蚌砸碎了取肉喂雞鴨鵝好生蛋,但山裡水域少的可憐,彆說給雞鴨鵝吃,就是他們人想吃都吃不到。

隻能在翻地的時候挖些蚯蚓或者菜上麵生的大青蟲逮了喂它們,費時費力多了。

而且養雞鴨鵝就是自己吃,還是養羊好,能做毛筆掙銀子!

江向南在他娘一大段話中,重點聽到‘羊肉冬季滋補’,有這句話就夠了~

“娘,你想養多少?我連夜運回來!”

錦城寒冷,冬季愛吃鐵鍋燉大鵝的多,愛吃羊湯的也不少,吃的多了養的自然就多,不就費點時間嗎?

他虧什麼都不會虧了他這張嘴!

沈清還沒說話,一旁思考的江向北搶先建議道:“娘,我們不用全部自己喂養,可以還是先購買小羊羔養著,等工坊蓋的差不多時,直接大量購買羊皮;

一來不用費人力去弄太多草料,節省體力和時間可以做彆的事;

二來無需購置羊肉,減少了銀錢支出。”

江向南:天塌了!

他祈求的看向娘,默默念叨娘彆聽四弟的。

嗚~但怎麼可能嘛,四弟說的合情合理合規,他都知道這樣最好,娘咋可能不同意?

沈清唇角上揚,先是給與肯定和讚揚:“你想的很好很全麵,羊皮必然是要大量購置的。”

隨即話鋒一轉說道:“不過我想咱們自家養羊還有個原因是要羊奶和羊油。”

四兄弟麵上同時露出茫然,江向南搶先問道:“好吃不?”

羊奶、羊油,聽起來就好吃!

江向東想的是為了吃的也不能太糟蹋銀錢啊,一大家子人生活呢,能吃飽偶爾吃上一次肉就成,特意去弄這些吃的不是浪費麼?

不過娘想吃就吃吧,自己不會掙錢要是還阻攔娘吃想吃的,那娘估計想滅了他的心都有!

江向北聽到是吃的,但以他對娘的了解絕不僅僅是為了吃。

他腦中猛然想過之前熬豬油做肥皂,豬油能做肥皂,羊油是不是亦能

江向西則是沉穩開口:“我聽娘的,娘說怎麼做就怎麼做。”

沈清白了老三一眼,對上四人解釋:“養豬周期長來不及,況且一頭豬隻有豬板油咱們能轉換成掙銀錢;

豬板油一直是緊俏貨,家家戶戶都想要,尤其現在災民湧進來的多,就更是供不應求,從這兒去一趟城裡更是艱難,來回一趟搶不到幾斤也不夠用;

我想著咱們多買些羊回來,母羊留著產奶和生小羊羔,其他的羊毛、羊油、羊皮都能轉換成銀錢!”

羊毛豐厚細密,比豬毛多,且羊體積小,一頭吃不上幾頓,到時工坊正式成立,工廠上班哪有不管上一頓晌午飯的?

而羊肉就能派上大用場,燉上一鍋配上餅子就是簡單不簡陋的一餐。

再有多的還能賣給村子上人家,大家吃的好長得壯實,後麵不管是開荒種地、上山采藥、製作毛筆、外出賣貨,甚至是對敵都妥妥的自家村子這邊占據優勢!

人力的朝代,身體強壯康健就是最大的本錢!

“好啊好!”江向南頭點的如同小雞啄米般。

他實在沒想到娘的理由更加充分,考慮的比四弟還周全。

他就說嘛,咋可能四弟想到的娘沒想到?

原來是因為娘有其他的用處啊。

江向北聽到後好奇的問:“娘,你是準備把肥皂生意也做起來嗎?”

另三人終於意識到這是做肥皂,原本家裡有一項生意就很厲害了,想不到娘又將第二項也安排上了。

沈清點點頭:“我看你們二爺爺三爺爺五爺爺三家合夥蓋了房子,應該是準備共同做麥芽糖的生意,但扣除他們三家村子上還有上百人,能用的至少有五六十人,製作毛筆完全足夠;

咱們自家人可以騰出手來製作肥皂,芝麻油、羊油、豬油,整個冬季做出來的等到開春後正好也皂化好了,到時組上一支隊伍將肥皂毛筆以及麥芽糖一起運往外麵售賣,冬季不能外出日子也沒虛度。”

錦城有收購藥材的,但不一定有收購毛筆和肥皂的,畢竟這兩樣屬於高端金貴貨物了,隻能自己外出尋找售賣渠道。

麥芽糖則是錦城不一定吃得下這麼多量。

好在謝青山當過鏢師,走南闖北數年,村子上漢子不算少,加上雷家的漢子,這些人經過一個冬天滋補養著應該會更加健壯,外出送貨會安全許多。

四人聽的一愣一愣。

二爺三爺五爺三家合夥蓋房子了嗎?他們怎麼沒注意。

不過合夥蓋屋子必然是為了麥芽糖生意,如今離城裡遠,三爺爺家的豆腐生意做不成了,但糖賣價高,三家想著一起做蠻好的。

村子上掙錢的營生越多、來源越廣泛越好。

就像娘經常說的那句話:雞蛋不放一個籃子裡。

這個不掙錢了還有那一個,總能將日子過下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