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成攪家精婆婆,統領全家逃荒 > 第341章 挑選外出隊伍成員,去沈州

第341章 挑選外出隊伍成員,去沈州(1 / 1)

推荐阅读:

江二爺又道:“讓向西他們四個留在那兒守著很對,瞧見派來的人對賴婆子什麼態度,咱們也能提前準備如何應對宋書派來的人。”

周燕咋咋呼呼發問:“爹,你意思是那些人還會來找我們這些人家?”

問完想到霍冰不在家啊。

倘若霍冰在家,宋家的下人過來直接和霍冰談,成不成都是他們兩方的事,如今霍冰外出了,他們要回去交差,可不得全村都要打聽一番麼。

說不定還要對口供,看有沒有漏洞!

謝青山想的則更多更壞一些,他慶幸道:“霍冰外出了或許是好事一樁,你們想賴婆子說的宋老爺靠著嶽家上位,又和媳婦的丫鬟搞在一起,接著弄垮嶽家,媳婦女兒都不要了;

他來找霍冰,是出於愛女兒麼?又怎麼會同意霍冰去找親娘外祖一家?到時候還不知道要生出其他什麼事端!”

江英李秀蘭驚恐的認同點頭。

確實!

李秀蘭後怕的拍了拍胸口,感歎:“幸好宋老爺就阿冰一個。”

多一個子女,阿冰估計就活不下來了。

周燕冷哼:“能有一個說不定還是因為阿冰親娘福德深厚呢,不然他後宅其他姨娘怎麼都生不出來?”

他要是繼續和阿冰親娘在一起,可能早就兒女雙全了,結果非要偷吃其他的。

也不知道阿冰親娘一家怎麼樣了,流放的艱苦條件下,能活下來麼?又能活下來幾個!

沈清想的是從科學角度來說宋書應該是弱精,而霍青霖從小習武體質好,極低的概率下竟然也懷上了。

宋書本來質量就不高,還去偷吃丫鬟,結果兩頭都沒懷上,他卻認為是霍青霖的原因,還怪生不出兒子,心狠整倒嶽丈一家,正好升官發財踹發妻!

發妻帶走了他不愛不在乎的丫頭片子,簡直就是給其它子女空出位子,結果十多年過去了,發現壓根不需要空出位子~

沈清想笑,極力忍住。

哎,這男人要是安守本分,守著發妻不亂來,說不定早就子女成群了。

官位也不定就比現在低啊,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也不知道折騰到現在圖什麼

江二爺聽著幾個晚輩說話,想到沈清來時說的京城來人慢則七八日,快的話就這兩天,略一思索後對上謝青山道:“青山,你們準備下,最好今日將貨物裝好,明日打早就出發!”

外出隊伍由謝青山領隊,他有走鏢的經驗,而鏢師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識路。

江英周燕李秀蘭三人詫異的看向爹爹,“這麼急?”

江二爺點頭:“嗯,宋老爺派來的人人品未知,貨物留多了在村子上不好,早點送出去變成銀子心安。”

三人想著也是。

從去年十月開始幾十人做的毛筆,最便宜的都要一百多文一支,那麼多存放在庫房裡,更彆說還有其他的營生,要是一個不注意說話得罪了人,找個由頭充公了咋辦?

老話說得好,民不與官鬥, 就算是派來的下人,那也是代表了宋老爺!京城裡大官的下人,錦城的縣令怕是捧著都嫌怠慢,到時還不是他們說啥就是啥。

“對,還是越早運出去越好。”

“爹,咱們糖坊的庫存也全部帶去吧?若是那些人來,是不是停工比較好?”

“停工吧,財不露富,咱們好幾樣營生,小心些總歸沒錯。”

宋老爺不一定能看得上她們村子上的營生,但來的是下人啊,借著宋老爺的勢背地裡吃下他們的營生,宋老爺如何得知?

就算得知了,又會管麼?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謹慎為好。

沈清覺得大家的危機意識比她還強!

她隻開了個頭,他們已經把後續的想好了。

很好,都不用她反複叮囑。

接著就是商議外出隊伍成員。

第一趟又是冬天,全部挑選的漢子。

謝青山領隊,江向北江向南負責談生意。

隊伍總體以成婚有娃的為主,沒成婚的兄弟中隻挑一個去。

所以雷家三家中各挑選了一個,村子上人家成婚有娃的比較多,加在一起挑了二十五個。

徐林那批人中每家都是有娃的,且都有好幾個娃,挑了三十二人出來。

加上謝青山三人,一共六十人的外出隊伍。

禦寒被褥、棉衣皮襖、充足的糧食,外加大刀連弩,都是精壯漢子,碰上吃不飽穿不暖的災民流民,即便一百多號人也不一定會輸!

更彆說路上那些見財起意的惡人,他們是壞,不是眼瞎,也知道挑軟柿子下手,而不是去啃硬石頭。

當天下午村子上各家全家出動,和麵發麵蒸饅頭包包子做花卷,烙餅炒麵炒米,每家去的漢子才兩三個,加上出去一趟最多十來天,一起做吃食,人多一下午加半晚上就做好了。

沈清這邊把糧食分發下去了,各家給自己外出的漢子做吃食。

婦人們無比激動,外出是有工錢的,並且主子發下來的糧食大多是精米白麵!隻有少數粗糧,足夠每頓都吃的飽飽的量!

還有豬肉和豬油渣,豬油渣最多,切碎配上大蔥烙餅子,又香又酥還有油水,出門在外路上生火後放火上一會就能熱乎。

炒麵炒米則是趕路時候吃的,沒法生火,抓一把塞嘴裡灌幾口水衝進肚子,是沒法和熱乎乎開水衝著好吃,但能填飽肚子就成,哪裡還多講究?

去年逃難趕路時,路旁野菜野草隻要能吃的,薅一把連洗都不洗直接塞嘴裡那是經常的事,後麵更是連野菜都要節省著吃,如今能有加了鹽或糖的炒米炒麵簡直就是好到不敢想的事!

漢子們則是在準備草料,把新買回來的驢子喂的飽飽的,又檢查了大刀油布等各種必需品。

對於吃食沈清倒沒有太擔心。

這趟是去沈州,大約五六的路程,家裡就老三老四去,沈州裡麵的吃食必然不少,帶的食物少了可以在那補充。

沈州位於錦州的更北方,屬於往北的最大中轉城市,再往北地域遼闊,商人去的更加少,利潤是很大,但她們人力有限,賣貨行程拉太長了不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