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成攪家精婆婆,統領全家逃荒 > 第354章 去沈州的隊伍回來啦!

第354章 去沈州的隊伍回來啦!(1 / 1)

推荐阅读:

跟炸了鍋似的,大家夥討論開了。

之前覺得銀子花費的多,要處處節省,乾了大半個月後覺得什麼都能節省,吃食上還是不節省了吧。

畢竟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虧了誰也不能虧了這張嘴啊。

所以當下決定也不改天去城裡,直接明天就去。

至於人選,那就更簡單了,吼了一嗓子一大群漢子應聲的!

沈清哭笑不得,不過身負重任,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一批人駕著驢車前往城裡。

話說有車就是好,隨時隨地就能出發。

等進了城采購完所有需要買的東西返回時,竟然遇上了千盼萬盼的人!

馮猛激動的都快哭了:“你們終於回來了!快和我說說沈州怎麼樣?”

沈清搶先道:“彆說那些不要緊的,先說說人有沒少、有沒人受傷?”

“對,嬸子說的對,猛子你彆搗亂,正事要緊!”

“先緊著嬸子問話!”

其他人紛紛附和。

馮猛壯碩的身軀縮一團,默默不敢吱聲。

江向南笑容明亮道:“娘,沒人受傷,更沒人少,非但沒少,人還多了咧!”

沈清微微挑眉。

人多了?怎麼多的?這小子們不會是看誰可憐學她買了人回來吧?

可她是有係統在,經過係統認證的,他們亂買的話,買了品行不良的回來了咋辦?

不對,應該不是買的,要是買的係統應該會告訴她。

那邊馮猛雙眼圓睜,又跳了過來驚詫問道:“誰誰?怎麼還能多了咧?”

這次沒人再攔著馮猛,最關心的人身安全沒事,其他的就隻是其他的,全能放在後麵再問。

況且他們也很想知道多出的人是誰?

江向南神采飛揚道:“娘,是沈州大牧場場主家的大公子,聽說咱們要開拓牛羊肉等生意,過來和咱們一起去京城見識見識!

先在咱們村子上居住一段時間,等咱們去京城時再捎帶著一起。”

江向南話音剛落,一群驢子中間出來幾匹高頭大馬,為首之人豐神俊朗、英氣十足。

沈清怎麼也是上過生物課的人,知曉男子有喉結——也有沒有的,但極少,而這極少的人全部湊一起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眼前幾匹高頭大馬上的人雖都做男裝打扮,看起來更是比尋常女子魁梧壯實許多,但無一例外的都沒有喉結。

也就是全是女子。

不過也正常,許多少數民族的女子地位並不比男子低,甚至更高,出門來並不算什麼,而她們做男子裝扮應該是要和漢人打交道,男裝更為便利許多。

見到沈清後,為首之人踩著馬鞍的左腿一使力,利落的翻身下馬。

她身後馬匹上的人也齊刷刷跟著下馬,對著沈清拱手行禮:“在下布日固德·蘇那木拜見嬸嬸,這段日子多有打擾,還請嬸嬸多加照顧。”

她身後的幾人也跟著自報姓名。

沈清這方聽的一愣一愣,雙眼茫茫然。

沈清知曉這不是漢族姓名,而且說話方式偏向書麵正式,應該是少數民族學習的漢文化,她笑著道:“不打擾,來了就當自家一樣,彆客氣,想住多久都使得。

對了,我們應該怎麼稱呼你們?”

“在下有漢族的名字,嬸嬸叫我蘇木即可。”

沈清鬆了口氣:“好,蘇木。”

聽到熟悉的姓名,村子上人也鬆了口氣,自來熟問道:“蘇木,你這是馬啊?”

他們上個月也瞧過馬!

宋書一行人騎的就是馬,隻是大家夥和他不熟,又怕做錯什麼說錯什麼壞事,是以都遠遠看著,沒敢上前,更彆說上手摸了。

而眼前蘇木一行人的馬,竟然比宋書一行人的更加高大俊朗!

“真好看,咱能摸摸不?”有漢子雙眼亮晶晶的問道。

驢子都要十一兩一頭呢,更不用說馬匹!

也就是現在村子上驢子多了大家不稀奇,想之前在七裡村時,全村都沒有一頭驢子,沈清嬸子第一次買驢子回來,大家夥好奇的紛紛上前摸,差點把驢子摸禿嚕皮!

如今好不容易見到馬,誰不想摸一摸?

隻是馬匹貴重,外加沒有嬸子熟悉,當然要慎重問一問。

蘇木爽朗笑道:“請便。”

村子上漢子一愣,沈清翻譯:“就是讓你們隨意摸。”

漢子們一喜,不再猶豫的上前。

沈清改而和兩個兒子坐一輛車,正好兩人彙報生意事項。

饒是江向北一向老成持重,此刻也忍不住激動道:“娘,咱們的東西很受歡迎!

他們之前用的都是竹節,是南方過來的,定價貴,咱們的賣價便宜許多,他們覺得木頭的甚好;

還說咱們的毛料好,豐盈飽滿吸墨,很是好用!”

沈清:主要還是原材料好,北方寒冷,動物為了抗寒皮毛不就豐厚麼,做出來的毛筆自然也就更為豐盈。

“肥皂也是,咱們定價偏低,全賣出去了,甚至還不夠,讓咱們有貨後繼續送過去,不過豬油和芝麻油的反而沒有羊油的受歡迎,讓下次多送些羊油的。”

江向北說完,疑惑問道:“娘,羊油的是不是細膩些,清潔力度更好?”

沈清點了點頭。

不僅清潔力度好,滋潤度也更好,不拔乾,更為適合乾燥的北方。

江向北聽完後嘿嘿笑道:“我就知道!娘,所以我這次收了十幾車廂的羊板油回來!

咱們可以多多的做,下次就能送去沈州了。”

“不錯。”沈清毫不吝嗇的誇讚。

江向北又道:“對了,這批毛筆沈州以及再往北的城池估摸今年都不會缺了,到明年都不用送毛筆過去;

娘我觀察過,他們那兒關於高雅的物件需求不大,基礎需求像肥皂、糖、糧食等等最缺!

尤其糧食,那邊寒苦,一年隻能收成一季,每年冬天饑寒交迫中都要死一大批人。”

怪不得是流放之地,全靠這些人來補充人數了。

嗷,還有天災遷移過去的人,去年水災就是,隻是這批過去的人已經有一小半沒挺過去年的冬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