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子們此時此刻終於明白村長為何要把他們全喊過來了!
他們看看沈清又看看村長,不確定眼前的婦人說的是否屬實,又是否能當真?
可看她氣度從容,身側兩旁以及後方的漢子全部以她馬首是瞻,那信任和服氣的態度,比他們對村長更甚!
有漢子喃喃重複問道:“你說的意思是你提供牛,教我們怎麼養,還給我們銀子?”
天底下真的有這等好事?
沈清肯定道:“對,但你們也不輕鬆,要蓋牛圈,要喂牛,冬日還要準備草料。
銀子隻先給一部分,相當於預支,擠了牛奶後平攤到每月從裡麵扣除。”
不是提供牛教會就完事了,飼養才是最累最辛苦的,她相當於隻提供了本錢和技術。
給銀子是因為最先沒收益的時候最難熬,華國家庭富裕可以自己墊本錢,這兒可能就直接熬死了!
所以在沒有收益的時候她支付一部分銀錢,讓他們日子好過一些。
漢子們忙不迭的點頭。
她說的這些他們養羊也需要,乾活哪有輕鬆的?他們不怕累,隻怕養了後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就不掙錢!
而且養牛不影響他們養羊,也就是說他們原本養羊的那一份收入還在,而養牛賣牛奶給她是額外的收入。
不用擔心賣不掉,有了賣牛奶的固定收入,買布料做衣裳就輕鬆許多
說不定再也不用為填飽肚子發愁了!
“好!啥時候開始養?不會太早吧,我怕來不及蓋牛圈。”
牛比羊大多了,住的地方自然也要大,而且現在雖然化凍了,但還有倒春寒,隨時可能會來一場大雪,沒有牛圈不行。
“我蠢笨,要是教不會如何擠牛奶咋辦?”
“不會擠牛奶沒事,這要是牛生病了咋辦?死了咋辦?”
問題像雨後春筍一樣,此起彼伏的冒了出來。
沈清一一解答:“牛不會太早過來,應該在一兩個月後天氣完全轉暖後,蓋牛圈完全來得及。”
“放心,會一直教,而且不用全部會,家裡隻要有一兩個會就成,後麵可以跟著家裡人慢慢學。”
“牛生病這些也會教,無論什麼原因死了不用你們賠錢,但牛歸我們,需要將牛送過來,到下一批送過來的日子損失的就是賣牛奶的收入。”
這樣規定是為了防止裡麵有自認聰明的’精明人‘,鑽空子弄死了牛買牛肉掙銀子或者吃,所以製定規矩很重要;
而到下一批送來這個空隙缺了這一份收入,是為了督促他們好好養,畢竟越多越好收入才越高。
想要收入高,就要用心飼養。
漢子們想問的都問完了,結果出乎意料的滿意,他們齊齊看向村長,等著村長拿主意。
有疑心的漢子小聲嘀咕:“真有這麼好的事?”
秦村長反問:“不然圖咱們什麼?”
他們僅有的就是羊,沒田沒地,最值錢的就是土坯瓦麵屋子了,就這瓦麵還是靠他們去年大批量買羊才換上的!
疑心的漢子一想也是。
對啊,能圖他們什麼呢?
而且他們也要養牛,好好養就是了!
秦村長聽對麵的漢子要不喊嬸子要不喊主子,看了下年歲不比他大的婦人,斟酌了喊道:“主子?”
畢竟是供他們牛的人,也是主子吧!
沈清端著茶碗的手一晃,茶水差點潑了出來,她失笑:“秦村長,咱們是合作關係,喚我一聲沈清即可。”
村子上人也是這樣稱呼,她覺得稱呼名字很好,有名有姓,很是方便。
秦村長腰彎了彎,笑容更加擴大,改口道:“東家!”
人家客氣,他們哪能真的直呼名姓!
而且他們養牛賣牛奶,相當於她雇傭的夥計,喊一聲東家比主子合適。
他朝眾人漢子使了個眼色,立即響起響亮的喊聲:“東家!”
沈清哭笑不得,見大家夥一副理應如此的堅定表情沒強行糾正,這朝代不比華國。
她起身,掏出一包碎銀子,又朝一旁的老六示意:“向中,你現在擬一份契書出來,若是有不妥的地方,雙方商議後可以現場改,直到大家夥都滿意為止。”
她又看向放羊村的人,說道:“你們有識字的上前看,若是都不識字也沒關係,這個契書一式兩份,咱們雙方都有一份;
你們進城時可以帶著,街邊攤子上花個幾文錢幫忙看是否和咱們今日所說一致,若是不一樣隨時可以過來找我們契書作廢。”
這和富貴村收購菜不同,那隻需規定畝數就成,而這相當於承包關係,約定事項比較多,落實的也比較具體。
沈清說的誠懇又想的周到,秦村長隻覺得還能有何意見?
人家先行給銀錢,後麵還運送牛過來,明明風險最大的是沈清,信任他們的也是沈清一方!
他激動道:“成,我、我們同意!你放心,你信任我們,我們不會讓你失望,定會將牛養好!”
其他漢子想的也是如此。
這機會多難得啊,以前做夢都不敢做,要是不好好弄搞砸了,那就活該他們一輩子貧窮困苦!
“咱們有養羊的經驗,養牛和養羊總體差不離,我覺得咱們也能養好牛。”
“我也有信心,東家你不用太擔心。”
沈清確實不擔心,她隻挑選人,剩下的就交給他們自己了。
能不能把握機會、能把握住多少,都是看他們自己的努力程度。
而且她挑選的人大多圍繞著山脈周邊。
一來是距離近,協商采購方便;
二來是自家村子富裕,和周邊貧富差距太大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他們魚肉大米白麵不缺,彆人吃不飽穿不暖,指望彆人調整心態麼?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饑寒交迫下換誰也沒法擺正好心態啊。
而且周邊村子共同富裕,還有顯而易見的好處。
暗處是對敵上能擰成一股繩,明麵上則是修路。
對,富裕了誰不先想著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