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漢子們去了錦城買糯米。
錦城土地肥沃,小麥和稻穀都種的有,其中就有糯米。
買了糯米,又買了紅豆紅棗,在沈清的叮囑下還買了蜜棗!
這蜜棗先要一圈圈的劃線,再用大量的糖製作而成,身價早就因為糖而暴漲,老貴了。
其他人家心疼銀子,舍不得多買,隻買了少數十來顆,想著山上有野棗子,等秋天了他們就去打棗子回來再在村子上的糖坊買麥芽糖做蜜棗,來年就不用買了,自己也有。
除了這些之外,就是豬肉了,五花肉、豬腿肉都有。
留在村子上的婦人則是在摘粽葉。
碧綠色的粽葉又長又寬,每一片都好看,沈清一邊摘一邊滿意的不得了。
摘回來後先用清水正反兩麵刷洗乾淨,剔除掉破碎不合格的,餘下的放入大鐵鍋中沸水煮上一刻鐘,燜到冷卻後撈出放井水裡泡著備用。
等漢子們買了糯米回來,連夜泡上。
經過一夜浸泡的糯米,吸收了水分米粒發脹,沈清食指和大拇指輕輕一抿,米粒在指尖破碎掉,方才滿意的點頭。
對上精挑細算出來的婦人們宣布:“成了,可以包粽子了。”
婦人們麵上一喜,洗乾淨手後對上準備好的材料,麵露詫異。
雪白飽滿的糯米裡麵摻雜著一粒粒圓潤紅豔豔的紅豆,鮮亮極了,這她們知道,沒逃荒前她們也會包紅豆粽子,隻是旁邊的筐子裡怎麼還有一大堆蜜棗。
不是紅棗,而是蜜棗。
這種老甜了,比糖還好吃呢,價錢也並不比糖便宜多少;
旁邊還有純糯米,這也能理解,畢竟蜜棗貴重,一種紅豆的一種蜜棗的, 總不能都吃蜜棗的吧,能有紅豆的粽子吃已經非常不錯。
隻是,蜜棗的另一邊怎麼還有用醬油薑蒜醃製的豬肉?
被切成條狀,仔細看能看到肥瘦相間,是最好的五花肉!
“主子,這怎麼包?”有婦人大著膽子問道。
她們會包紅豆的,蜜棗的也不在話下,隻是怎麼還有肉類?
粽子怎麼能放肉呢?還是醬油浸泡後的,一看就是鹹的,這、這實在不知道如何下手啊。
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沈清其實也愛吃白水粽,但她愛吃的是白水粽蘸白糖吃。
這朝代的紅糖比麥芽糖貴,白糖更是比紅糖還貴!用來配白水粽成本太大,也不實惠。
所以換成了紅豆粽子裡麵放蜜棗,蜜棗化開周邊的米粒都是香甜軟糯,比蘸白糖還好吃!
另外肉粽子是她去了南方吃到後極為喜愛的,尤其那層肥肉,長時間的熬煮幾乎和糯米飯融為一體,噴噴香。
“肉的我教你們包,不是包漏鬥狀,而是包成圓筒狀,裡麵放一條五花肉,新口味大家嘗試下,若是不喜歡,明年就不發肉的,多發紅豆蜜棗的。”
被選中的婦人隻覺得沈清說的話信息量太多,一時沒理解過來。
後知後覺想到,主子弄肉的也有她們的份?
還有紅豆蜜棗,難道不是紅豆和蜜棗,而是合在一起?
她們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老天,這得有多好吃?
對,肉的鹹口的她們是沒吃過,但鹹鹹的五花肉配上軟糯的糯米飯,咋會不好吃呢?
那不比豬油拌飯更好吃!
等正式動手包粽子後,果然證實了她們的猜測。
蜜棗和紅豆是搭在一起的,五花肉是另一種,今年這粽子真真是豪華餡的!
包好的一桶桶粽子被送到大鐵鍋中大火猛煮,煮好後沒有撈起,而是放在裡麵先燜上一兩個時辰,最後再撈起放在水桶裡用水井湃著。
前後忙乎了兩三天,終於在五月初五這天全部完工。
一大早,江向西江向南江向北就將一桶桶粽子運往工坊。
今日休息,不做工,但今年錯誤的估算了人數和包粽子的所需花費的時間,趕在端午節當天早上才完全做足數,隻能今早發放。
好在都是同村,來回近不耽誤多少時間,而都是近兩天做好的,新鮮著咧,帶回去吃正好。
三個工坊,毛筆大多是村子上人,肥皂全是從下手中挑選出來的,繡坊則兩者都有,平日裡隻有毛筆和肥皂兩個工坊管吃食,繡坊是沒有的。
且繡坊除了萍姑的刺繡能產生收益,其他的學徒都還不行,也就是說近七八個月時間繡坊一直在貼錢進去,還未見到其他收益。
繡坊的人沒想到她們不僅有,還有一模一樣的!
每個人三個紅豆紅棗的兩個肉的,即便胃口最大的漢子,有五個實實在在的粽子也夠吃了!
而家裡有兩三個在工坊裡乾活的人,全家都能吃上;
吃不上也沒事,他們各家今年也做的有,隻是沒有沈清發下來的實在。
這也是沈清的小私心,彆人在家都能吃得起的東西,用來當做福利,能有多喜歡?
既然當做福利,當然要好上加好才行!
所有人拎著一串粽子,喜氣洋洋的回家去了。
最激動的卻要數一百多個下人們,他們一家至少有兩個在工坊裡乾活,也就是說最少分了十個。
而最多的人家也不到十人,平攤到每個人身上都能吃上一個完整的粽子!
長到這個歲數,想不到也有吃上一整顆粽子的時候
村子上人家聽到竟然有肉粽子,一個個無比好奇。
馮家討論開來:“這是啥味啊?應當不難吃。”
“可粽子不是一直吃甜的嗎,從沒聽過有放肉的!”
“猛子你閉嘴,你在哪聽?你能有啥見識?不過肉放在米飯裡一起煮,會不會腥膻?”
“這是豬肉,又不是羊肉,哪裡會腥膻!豹子你也閉嘴!”
馮猛馮豹同時閉嘴,馮家其他人隻覺得終於清靜了,可以好好討論。
“爹娘,嬸子說了肉粽子要先加熱,咱們蒸了嘗嘗味不就知道了?
哪怕難吃,咱們家有十來口人呢,一人兩三口也能吃完。”
“對對對,好好好!”
立即有人去廚房架柴生火,隨著水咕嚕咕嚕響起,木鍋蓋邊緣冒出騰騰白色霧氣,眾人忍不住使勁嗅。
哎嘛,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