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逸悄悄的來,待了兩天敲定合夥事項後,又悄無聲息的返回。
他現在需要做的事太多,首先是將嬸子讓帶回去的工錢給各家各戶分發下去——這個數額也是驚了他。
當然對於他來說不多,但又不是個個都是王爺,最多的還是飯菜吃不飽的百姓。
他從未想過嬸子給的分紅會如此多,比工錢還高了二錢,加上還能預支,先來的夥計每家都有三兩銀子可帶回,後來的這批夥計也能預支二兩銀子!
哪怕是後到的這二兩銀子,對於他們的家人來說也能幫著度過寒冬。
先是三十多人,這批更是八十多人,近一百二十戶最窮最苦的人家無需他煩憂。
這還是小頭,大頭是購買牛羊,一批又一批牛羊源源不斷的運送來,帶回去白花花的銀兩,幾乎能涵蓋黑水城所有牧民;
再來是貴重毛料,也有不少賣給毛筆工坊,雖然不多,但陸陸續續也讓十幾戶獵戶有了收益。
除去分發銀子,他還要繼續著手挑選人,歸攏錢財,和嬸子一起開鋪子;
還有那些傷退的老兵,也要提前根據性子安排合適的路
沈清則是著手分店開張。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分店開起來格外順暢。
銅爐火鍋分店走高端路線,適合注重隱私的權貴富商聚餐,麻辣火鍋分店走中檔路線,普通小官、富裕一些的商販也能吃得起,兩邊定位和總店不儘相同,各紅火各的。
沈清一直等分店也步入正軌後,方才準備回葫蘆村。
因著蘇木的緣故,她們代步工具已經從驢車變成馬車,馬車不僅拉的人多,速度更是快了兩倍往上!
所以路上時間縮短了一大半,從京城到葫蘆村,隻要四五天即可。
相對於之前驢車的速度,沈清已經滿足的不能再滿足。
寬闊的雙馬車車廂裡,地上鋪了厚厚的棉花褥子,保暖的同時還減震,不至於太顛簸。
車廂上也是用棉布包裹著,能保暖,突然停車的時候磕上不會太疼,門簾是羊皮皮料,防風防雨雪。
車廂外側的拐角處還有一個食盒,四角用棉布包裹住,防止磕傷,足足有五層。
第一層放著芝麻糖、花生糖、牛奶糖、生薑糖等能快速補充體力又能甜嘴的糖類;
第二層是梅餅、福建李乾、杏脯等解膩又能防止暈車的蜜餞類;
第三、四層是桂花糕、千層糕、梅乾菜燒餅等管飽的點心類;
最上麵一層放的則是鬆鬆軟軟的雞蛋糕。
偌大的車廂裡,隻有沈清一個人,她穿著厚厚鬆軟的棉衣,外麵罩著皮毛水滑黑亮的大氅,四仰八叉的躺在蓬鬆暄軟的褥子上,舒坦的長長呼出口氣。
真舒適啊,之前逃難路上日子,仿佛很久遠似的,那時咋會想到原來路上還能如此舒服。
後麵兩輛車配置和沈清這輛相同,不同的是裡麵人數多些。
但,每個人都很滿意。
最後一輛則是拉著滿滿的貨物,有江雨的嫁妝,有雷家置辦的聘禮,還有沈清給家人村子上人帶的各種小禮物。
滿滿當當擠滿了一整個車廂。
冬月初七,沈清一行人終於到了葫蘆村。
銅鑼敲響後,整個村子沸騰了!
老的小的,漢子婦人,糖坊、繡坊、肥皂坊毛筆坊所有人全部等不及,冒著嚴寒跑了出來。
人群烏壓壓擠在村口位置,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激動神情。
“沈清,你終於回來了!這一去足足有三個多月吧?可想死老婆子我嘍。”
“就聽到向南那小子時不時帶回來消息,都是好的,咱們心裡也慌啊, 就怕他報喜不報憂,可咱們遠在這山坳坳裡,根本幫不上忙。”
“回來了好啊,咱們好好嘮嘮嗑~這次回來是不是要待到過年後?還是不出去了?”
有人發現了後麵車輛上的江向東霍冰,哎呦叫道:“向東阿冰你們可算回來了!這都快一整年沒見到了。”
“彆在咱們這兒嘮嗑了,大家讓讓,讓他們馬車先回去,家裡還有兩個娃娃等著嘞。”
之前跟著兩人去的六人已經先行回來了,知道他倆平安,此刻見到有高興,但不會太驚訝。
而且巴蜀的風土人情他們已經從那六人處打聽清楚了,此刻更想拉著沈清嘮嗑。
聽說沈清還是一品誥命夫人了咧!
這一品是個啥品,是厲害還是不厲害?
霍冰江向東歸心似箭,看著被團團圍住的娘,揚聲喊道:“各位叔伯長輩,要不去咱家堂屋坐著嘮嗑?那裡暖和。”
北風呼嘯,娘奔波了好幾天,不能在寒風中杵著,冷風吹多了容易頭疼。
所有人一聽,立即應和道:“成!”
人群浩浩蕩蕩前往沈清家堂屋。
地龍是一入冬就燒起來的,溫暖如春,回到家,沈清舒服的喟歎: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
況且她這算不上狗窩了,比京城的莊子還舒服呢,那可沒有地龍,取暖隻能盤腿在炕上。
等外麵的事解決了,她就回村子上養老!提前過上退休生活!
人數太多,堂屋裝不下,年輕人擠了一會發現擠不進去,隻能返回去工坊裡繼續乾活;
江水江雨等人忙著端茶水過來,人數太多,茶杯熱水都不夠,隻能緊著長輩先喝。
大家主要是來聽沈清說京城發生的事,對於茶水根本不在意。
所有人雙眼炯炯有神的注視著沈清。
沈清將淩泰王爺刁難,正巧他爹皇上在樓上,以及順帶封了個她一品誥命的事一一說出。
頓時響起一片抽氣以及咕咚咽口水的聲音:“嬸子,你見過皇上了?”
“皇上什麼樣的,有沒三頭六臂啊?”
“還是特彆高?我聽說書人說的都是比咱們高一大截哩。”
“皇上肯定是明君,你看他沒幫兒子,反而幫你。”
“那肯定的,隻有小門小戶才不分黑白是非的寵著兒子,我聽說那些高門大戶管教子女老嚴了,叫啥、家家風!
對,家風,說不管嚴就能把家當全敗了!那些敗家子就是這麼來的, 你看那些百年千年世家,老嚴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