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萬物複蘇、生機盎然的時節,兼具乍暖還寒的氣候與詩畫般的美麗景致。
“噠噠噠!噠噠噠!”
一陣沉悶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神京外城的和諧氛圍,遠遠地瞧著一道橘紅色疾馳而來。
“大同急報,八百裡加急!”
“阻道者,斬!”
一騎錦衣身影策馬馳騁入永定門,腰間掛著一麵黃色小旗。
“快!快讓開!”
官道上的百姓見後,一個個臉色大變,連忙退避三舍。
值守永定門的五城兵馬司官兵第一時間驅散了周圍的行人,因為他們知道錦衣軍緹騎八百裡加急送來的信報絕對是最為危急的消息,關乎軍國大事,延誤不得。
大乾承明製,東廠、西廠雖已裁撤,卻保留了錦衣衛,隻是更名錦衣軍,對外搜集消息,對內偵緝不法,但凡錦衣軍出動,那便不可能善了。
“駕!!!”
錦衣軍緹騎風塵仆仆的策馬經正陽門,直入皇城,引起了神京不知道多少達官貴人的矚目。
都外玄真觀,三清殿中,賈家父子二人對視著,許久沒有開口。
“平安州已被蒙古人攻下,三十萬蒙古鐵騎兵臨大同。”
“平安州節度使根本沒有預料到敵人會從西邊殺出,一敗塗地,所有的軍需都落在了蒙古人手中。”
“孛兒隻斤那日比他的祖父林丹汗更加野心勃勃,整合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聚眾百萬。”
“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對是錯,但你要的機會已經來了。”
注視著麵前的青年,賈敬麵無表情地說道。
“嗯。”
賈琰臉上非但沒有懼色,眼中反而閃爍著野心的火苗。
危機往往伴隨著機遇,平安州陷落,大同危在旦夕,三十萬蒙古騎兵南下,這是大乾自開國、元從兩役以來遇見的最大險境,這恰恰帶給了他無限的可能性。
昔日,元從一役,後金三十萬女真韃子兵臨山海關,造就了九侯為首的元從勳貴一脈,這一次究竟是開國一脈複蘇,還是雍平勳貴的誕生,誰又知道呢。
“八百人夠嗎?”
“寧、榮二府有賜下的20個皇莊,佃戶眾多,都中還有八房子弟。”
“湊一湊,弄個三、五千人不成問題。”
對於賈琰的打算,賈敬多少有些擔憂,八百人麵對三十萬蒙古鐵騎能做些什麼?
“撲哧。”
賈琰憋不住笑,自嘲道:“父親大人。”
“皇莊那些佃戶尚且有股子力氣,都中八房子弟一個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難道我要帶著他們去給蒙古人送溫暖嗎?”
‘’
賈敬隻覺得老臉一臊,照料都中八房本該是他這位賈家族長的責任,隻是從那一夜神京廝殺後,他一心想著不理世事,這些個賈家旁支素日裡做些什麼,他壓根也不關心。
“八百就八百。”
“古有霍去病封狼居胥,近有明太宗朱棣起兵靖難。”
“我要是連這等勇氣都沒有,何談改天換地。”
目光如炬,賈琰的話語中展露出了無可比擬的自信和崢嶸。
“好。”
賈敬讚賞道:“賈家兒郎當有此誌,為父已經擬好奏章,命人送往宮中。”
“我知你聰慧非常,胸有韜略,旁的話,為父就不說了。”
“隻是有一句,千萬小心。”
“是,父親。”
賈琰感受到了這位便宜爹的深切關心,舔犢之情溢於言表,心中深有觸動,並未多說什麼,領著十二親衛,策馬返回神京,準備迎接宮中的旨意。
此時此刻,乾清宮,養心殿中。
“混賬!”
“三十萬蒙古騎兵南下進攻大同。”
“平安州節度使在做些什麼?延邊將領都是吃乾飯的嗎?為何直到現在才有消息傳來?”
“難道要等蒙古韃子殺進神京,占了紫禁城,他們才知道什麼叫做心急如焚。”
站在龍椅寶座前,雍平帝難掩胸中的怒火,一雙眼眸好似要吃人一般。
登基六載,形同傀儡,事事無一不要問過大明宮的意見,他這個皇帝做得也許是古往今來最為憋屈,偏偏九邊出了問題,一口前所未有的大黑鍋憑空而降,稍有不慎,昏君罵名就落在了他的頭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
錦衣軍都指揮使低著頭稟報道:“歸化城於半月前被攻破,平安州節度使及以下官員皆陣亡。”
轟隆!
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噩耗打在了雍平帝心頭。
國朝建立的四大邊州,無一不是為了維護邊疆的穩定,西寧州看顧和碩特部,昆侖州監控茜香國,南安州防禦來自海上的威脅,平安州最為緊要,直麵喀爾喀蒙古各部。
平安州的陷落無疑昭示著大乾對於草原的主動權完全喪失,從今以後,攻守易型。
而且,迫在眉睫的危機還沒有得到處理,大同是山西的門戶,大同如若有失,蒙古騎兵長驅直入,山西鎮乃至整個山西岌岌可危,國朝用了三十年構建的九邊體係徹底完了。
“陛下。”
“必須儘快調動援軍前往大同。”
坐在輪椅上的鄔思道提醒了句。
“呼!”
雍平帝這才將憤怒吞回肚子裡,陷入了沉思中。
“陛下。”
“戴大監來了。”
蘇培盛匆匆入殿,輕聲稟報道。
頓時,雍平帝眼神一凝,目光望向了大殿門口,一道身影映入眼簾,鄔思道已經悄無聲息的退回了角落處。
“老奴參見陛下!”
大明宮掌宮太監戴權快步入殿,恭敬的行了一禮。
“哼!”
雍平帝冷哼一聲,譏諷道:“戴大監不在大明宮陪著父皇,怎麼有空來朕這裡了。”
“陛下。”
戴權雙手托著一封奏章,麵色如常道:“太上皇有旨,北疆危急,賈家拳拳報國之心,皆在奏折之中,請陛下審閱之後,再行定奪。”
“嗯?”
眉頭微皺,雍平帝揚了揚手,蘇培盛趕忙上前接過奏章。
隨即,戴權沒有多說什麼,再度行了一禮,徑直退出了養心殿。
‘沙沙!’
雍平帝拿起奏章,打開一看,眼中寒芒掠起,這份奏章的署名不是彆人,正是賈家主事人賈敬。
等他看過之後,麵色舒緩了許多,反而心中驚疑不已,將聖旨遞回給了蘇培盛,開口道:“朕這個皇帝在天下人眼中確實沒什麼分量,否則,賈家人就不會先把奏折遞給大明宮。”
“鄔先生且看看,賈家要做些什麼。”
“是。”
鄔思道打開了從蘇培盛那裡接過的奏章,細細查看起來,上麵的內容隻有一個,賈家願自籌糧餉,招納士卒前往大同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