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猜測均難成立。
首先,虎賁軍為曹操近衛,不可能擅自做主。
其次,曹操怎會預知能擒獲夫人?劉備也是張飛通報後才得知,曹操更不可能預知。
但若曹操不知情,為何會有如此荒誕指令?
若知情,他又如何得知?
劉備百思不解。
儘管如此,他仍不願相信趙雲投敵,但心中已生疑慮。
“即便你當時倉促,但你同門確在曹軍,這沒錯吧?”甘夫人步步緊逼。
“是,他確實追隨曹操。”趙雲承認。
什麼!
那位舍命救夫人的同門,竟是曹軍之人?
劉備等人聞言,臉色大變。
對方不惜性命相助,可見交情深厚。
而趙雲,曆來重情重義。
對於這位曹軍的同門師弟,曹軍定當極為重視。
這……
儘管劉備對趙雲深信不疑,卻也不免憂慮他會因同門之誼而行差踏錯。
劉備心生警惕。
關羽、張飛麵色凝重。
唯獨諸葛亮眼神閃爍,若有所思。
“子龍,細細道來你這位同門之事。”
諸葛亮忽地開口,打破了現場的沉寂。
“遵命,軍師。”
趙雲行禮後,詳細敘述了蘇晨救師父、師父贈書,以及蘇晨遵照師父遺願將書轉交給他的經過,分毫不差。
聞此,諸葛亮微微一笑:“如此說來,你與這位同門竟是初次相逢?”
“正是,我之前並不認識他。”
趙雲答道。
“那你何以確認他的身份?”
“這……”
趙雲一時無言。
其實一直都是對方自稱是同門,加之他會使百鳥朝鳳槍法,他便信以為真。
但世間掌握此槍法者,除了他,尚有張任與張繡二人。
或許這槍法是張繡所傳,畢竟他們同屬曹營將領。
“哈哈……看來你心中亦存疑慮啊。”
諸葛亮輕搖羽扇,“依我看,這可能是曹操的離間之計。”
“軍師,但他言辭清晰,且有師父的槍法秘籍為證。”
趙雲忍不住反駁。
“那你驗證過了嗎?”
“回程時未能及時查看。”
趙雲搖頭,一路上都在保護甘夫人與阿鬥,哪有時間細讀那書。
“現在就可驗證。”
諸葛亮說道。
“好。”
趙雲轉身,從馬背包裹中取出槍法秘籍,當眾翻開。
關羽與張飛自覺避開目光,武學秘籍非同兒戲,他們懂得輕重。
而劉備武功高強,又是主公,諸葛亮不通武藝,故而無所顧忌。
趙雲快速翻閱全書,認真地點了點頭:“確是師父親筆無疑。”
“這……”
諸葛亮亦無言以對。
他本以為那是曹操偽造的書來欺騙趙雲,不想竟是真跡。
看來此人身份確鑿無疑,確是趙雲的同門。
“主公,就算那人與子龍師出同門,也不該無端猜忌子龍。我雖心無二致,卻也有兄長在曹營效力和為孫權所用。”
此乃世家暗藏之規,無人能撼。
即便同宗,各為其主,亦會傾力相助,絕不私通。
劉備深知此理。
然今日之事,難以自明。
他沉默低頭。
甘夫人見狀,知眾人對趙雲信任未減,憤慨道:“你倆當時瞞我,在遠處密談許久。分彆時,我親眼見他遞給你一塊令牌。”
“你有何話說?”
此言一出,劉備亦坐立不安。
他凝視趙雲,眼神轉冷:“子龍,你莫非真收了曹營令牌?”
之前之事,他尚可置之不理,但若真拿令牌,後果嚴重。
既無降曹之意,何故如此?
趙雲稍頓,緩緩掏出懷中黑牌。
劉備一瞥,神色有異,關羽、張飛心中一緊。
“趙雲,你竟真取曹營令牌,三哥冤枉你了!”
“我們視你為兄弟,你卻背叛主公另尋高就,今日定要取你性命!”
張飛大怒,丈八蛇矛已挺。
卻被關羽製止。
關羽尚存理智,對趙雲深信不疑。
且此事應由大哥決斷,輪不到他們插手。
“自追隨主公,我絕無二心。”
“那令牌是他給我,助我躲避曹營追殺。因掛念夫人公子安危,我才收下。但我絕無降曹之念。”
“長談不過是家常閒話,並無不妥。”
“所言句句屬實,主公若不信,任憑處置。”
趙雲單膝跪地,嘴角掛著一絲苦笑。
多年追隨劉備,從刀光劍影到顛沛流離,他從未期盼榮華富貴。
隻願傾儘所有,報答劉備知遇之恩。
而今劉備心生疑慮,令趙雲心灰意冷。
麵對此景,他唯有以生命證明清白。
……
諸葛亮望著趙雲充血的雙眸,長歎不已。
無論今日結果如何,君臣間的裂痕已無法彌補。
他清楚,這又是曹操陣營中那位狡詐之士的離間之計,陰險狡猾,防不勝防。
“翼德,過來。”
劉備終於開口。
此言一出,眾人神色大變。
難道主公真要懲處趙雲?
“大哥,若有需要,我願動手,定當遵從。”
張飛持矛上前,怒氣衝衝。
“跪下!”
劉備厲聲喝道。
“大哥,為何要我跪?”
張飛滿心疑惑。
“三弟彆急,大哥讓你跪,你就跪。”
關羽在旁輕聲勸解。
“我無罪,為何要跪?”
張飛不為所動。
劉備眼神驟冷,隨即自己跪在趙雲麵前,雙手將其扶起。
兩人對視,趙雲愕然,全場震驚。
“大哥,你這是做什麼?怎可對降將如此禮遇?”
張飛上前欲扶劉備,卻被瞪了一眼,嚇得連連後退。
劉備轉向趙雲,眼眶泛紅。
“三弟魯莽,我又疏於教導,讓你受委屈了,我代他向你道歉,子龍勿怪。”
劉備說著,眼中淚光閃爍:“子龍跟隨我多年,忠心耿耿,從無怨言。”
“我剛才憤怒,隻因曹操竟用詭計誣陷你。”
“差點讓我失去一員大將,我恨透了他的狡詐!怎會懷疑你的忠誠?”
劉備真情流露,淚水滑落。
他緊握趙雲手臂,不願放手。
“主公……”
趙雲性格淳厚,被劉備的真誠打動。
“子龍,不必多言,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