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似可行,然江東若欲焚戰船,必於艙內滿灌烈火油等易燃之物。
稍懂化學者皆知,水油不相融。
以水滅火油,無異於赴死。
非但不能滅火,反助火勢更旺。
蘇晨亦知,此不怪曹操,蓋因曹操未習此理。
其實曹操若詢廚師,便可明其理。
蘇晨苦思無解,不知如何向曹操釋疑。
此等後世常識,在此或被視為奇跡。
既難說清,蘇晨遂帶曹操至廚房,做簡單演示。
見熱油鍋中火焰遇水猛 ,曹操愕然。
“此……軍師,何故如此?”曹操惑問。
“吾亦不知,偶做飯時發現。”蘇晨答。
他自不能言實,恐曹操生疑。
“幸得軍師指點,否則貿然用水,豈不自取滅亡?”曹操歎道。
誰能料,水不能滅火?
“看來隻能舍部分戰船,幸主力在後,尚可保大部。”曹操無奈。
戰事總有損耗,誘江東之計,此代價值得。
蘇晨微搖首:“未必如此,丞相且看。”
言罷,拾乾裂泥塊,揉搓成砂礫,撒入油鍋。
瞬息間,火焰熄。
“丞相滅火,可依此法,或取江河淤泥塗船身。”蘇晨言。
曹操瞪目,望此景,驚歎不已。
“軍師此計妙,必能破江東火船。”
“得軍師,乃天意。”曹操又言其常語。
“丞相謬讚,僥幸罷了。”蘇晨忙謙。
“哈哈,軍師過謙。”
“今日相談,釋我心中疑團,來,共酌一杯。”
曹操大喜,攜蘇晨歸席。
兩人淺酌之時,許褚急返,麵色陰晴不定,甚是古怪。
曹操洞悉許褚性情,擱杯直視:“仲康,可是有變故?”
許褚先是點頭,隨即又慌忙搖頭。
蘇晨亦感困惑。
“到底有無事?”蘇晨追問。
許褚歎息,望向蘇晨,滿麵憂慮:“軍師,我方才飲酒時,偶遇曹仁與夏侯淵兩位將軍。”
“他們似乎已察覺此地,但尚未闖入。”
聞許褚言,蘇晨舉杯之手懸於半空。
難道即將暴露?
奇怪的是,他內心異常平靜。
回想以往,能隱秘至今,全憑曹操力撐,否則早已曝露無遺。
飲儘杯中酒,蘇晨長歎。
曹操見狀,急道:“我願前去告誡子孝與妙才,嚴禁他們提及軍師半句。”
“不必。”
蘇晨搖頭起身,向曹操行禮,“丞相對甯宇的關照,甯宇銘記五內。”
“明主識賢,賢才亦求明主。”
“甯宇早有輔佐丞相之意,隻是遲遲未決。”
“如今若丞相不棄,甯宇定當傾儘全力,助丞相一力。”
曹操愕然。
良久,他激動地緊握蘇晨之手,顫聲道:“軍師,你終於答應出山相助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軍師可知,我們期盼這一日已久。”
“走,即刻隨我至輜重營,我要宣告全軍。”
曹操欲拉蘇晨離去,卻被蘇晨抬手製止。
“軍師?”曹操疑惑地望著蘇晨,生怕對方反悔。
“丞相且慢,聽我說完。”
蘇晨笑而釋手,緩緩道,“丞相知曉,我與諸葛亮、龐統同為水鏡先生之徒,彼此間難免有所競爭。”
“故我昔日立誓:不勝臥龍鳳雛,絕不現身。”
“望丞相寬限時日,戰後必當竭誠效力。”
蘇晨於赤壁戰後出山,自有其理。
一來,主線任務完成,獎賞豐厚;
二來,麾下暗衛已壯大,自保有餘;
再者,於曹操麾下屢建奇功,深得信賴,安全無憂。
“非勝臥龍鳳雛,不現真身!”
曹操複述此言,凝視蘇晨道:“軍師誌存高遠,吾必全力相助。”
“乾杯!”
杯盞碰撞,兩人相視而笑。
曹操心中重負終釋,久候得報,未負時光。
“報!”
酒宴間,突有傳令兵闖入,被虎衛押至。
“稟丞相,許昌急件!”
曹操失色。
許昌乃其根本,不容有失!
急取急件,覽畢,眉頭緊鎖。
“主公,何事驚慌?”
許褚急問,少見曹操如此慌亂。
蘇晨神色微變,道:“可是馬騰起兵?”
能對許昌構成威脅,令曹操失色者,唯馬騰耳。
“軍師早已洞悉此局。”
曹操遞過文書,苦笑搖頭,“吾本料馬騰短期無動,卻未料其決心。”
蘇晨略閱文書,乃荀彧手書。
言馬騰起兵八萬,近長安,已破散關,屯兵陳倉、槐裡,未再進。
顯然,馬騰在觀局。
若曹操敗,則馬騰可集全力,取長安,逼洛陽,控雍州、司州;
若曹操勝,則馬騰可退守天水與安定。
攻守兼備之際,馬騰按兵未動,反添曹操心頭之憂。
曹操陷入兩難,束手無策。
蘇晨寬慰道:“丞相勿慮,馬騰非愚鈍之輩,其靜觀其變,實為權衡局勢。隻要丞相在與孫劉聯軍之戰中不敗,馬騰自不敢輕舉妄動。畢竟,西涼非馬騰一人所能獨攬。”
“且西涼尚有韓遂,亦持重兵。有利則韓遂或許不阻馬騰之行,無利則他必首當其衝反對。”
曹操讚曰:“妙計!”
“當前要務,乃備戰將至之大戰。”
言罷,曹操即令回複文若,並通告全軍依軍師之策行事。
“軍師安心,吾先退。”
曹操攜許褚匆匆離去。
隨後,曹軍密令心腹搜集河泥與江淤,暗藏於陶罐,以防東吳察覺。
……
曹操籌謀防火之時,江東卻愁雲滿布。
柴桑。
孫權大軍回撤已逾一日,魯肅被擒之事,早已沸沸揚揚。
江東上下,文臣武將,無人不知。
魯肅竟陷敵手,出乎眾人意料。
更令人驚愕者,此乃諸葛亮之計。
本就對劉備集團心存疑慮的江東文武,此刻對劉備軍更是恨之入骨。
尤其是諸葛亮,昔日舌戰群儒得罪江東文臣無數,今文臣們借此機會,無論是否當麵遇見,皆對空謾罵,以泄私憤。
雖文人罵聲不似武將粗鄙,但其筆墨之力,更為綿長。
僅僅一日,江東湧現數十篇嘲諷諸葛亮的佳作,篇篇文采飛揚,廣受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