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百葉窗灑進實驗室,林曉揉了揉酸痛的脖頸。顯微鏡下的癌細胞樣本依然頑固,最新一批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波動讓她失眠了整整一周。手機震動,助理小吳發來消息:“林總,藥監局的專家團提前到了,正在會議室等您。”
她快速將長發綰成髻,白大褂下露出半截淺灰色西裝褲——這是母親蘇雨晴生前最愛的搭配。走廊裡飄著消毒水味,路過標本室時,她瞥見父親林啟琛送來的那盆綠蘿,藤蔓已悄悄爬滿了半個窗台。
“關於疫苗的穩定性問題……”會議剛開場,首席審查員就拋出尖銳質疑。林曉點開全息投影,二十年前的實驗日誌在桌麵鋪開:“請各位看第37頁,我母親在2003年就解決了類似問題。”泛黃的筆記裡,蘇雨晴用鉛筆繪製的分子模型,竟與最新論文裡的結構驚人相似。
街角咖啡廳的爵士樂蓋住了談話聲。林啟琛用銀勺攪動拿鐵,對麵的中年男人壓低帽簷:“老趙在找當年的賬本。”
“告訴他,建材公司的舊賬都燒在2008年大火裡了。”林啟琛將u盤推過桌麵,“這裡麵是新區商業街的招標方案,夠他吃三年。”
玻璃窗外,林曉正帶著藥監局團隊參觀園區。林啟琛看著女兒在陽光下比劃講解的側影,忽然想起她五歲時用積木搭醫院的稚氣模樣。對麵男人突然咳嗽:“聽說曉曉的疫苗要進醫保目錄?”
“孩子的事讓孩子自己爭。”林啟琛起身係好西裝扣,“勞煩轉告老趙,再碰我女兒實驗室的器材車——”他輕敲兩下咖啡杯,杯底隱現的監聽器紅光一閃而逝。
兒童腫瘤科病房,林曉蹲在第三張病床前。七歲的朵朵(與母親同名)正在畫全家福,蠟筆下的爸爸戴著滑稽的領帶。“這是林阿姨。”孩子指著畫裡的白大褂女人,“媽媽說你是仙女。”
護士長遞來最新數據:“上周接種的十二個孩子,有兩人出現過敏反應。”林曉握緊溫度計形狀的注射器——這是母親設計的專利,此刻卻像烙鐵般灼手。突然,朵朵拉住她衣角:“仙女阿姨,我能活到看極光嗎?”
當晚,實驗室燈火通明。林曉翻出母親1998年的工作筆記,在泛黃的紙頁間發現夾著的北極明信片。背麵是蘇雨晴清秀的字跡:“等曉曉五歲,全家去看極光。”淚水暈開了墨跡。
起重機轟鳴聲中,林啟琛戴著安全帽視察工地。十年前這裡是他發家的建材市場,如今要改建成生物科技孵化園。包工頭老周瘸著腿過來:“林總,三號樁基有問題。”
他們蹲在基坑旁,林啟琛抓起把沙土搓了搓:“沙粒太細,按原比例加水泥要裂。”三十年前在工地拌砂漿的經驗突然蘇醒。老周咧嘴笑:“還是當年那個林工頭。”
手機震動,銀行發來貸款預警。林啟琛望著正在封頂的研發大樓,撥通瑞士賬戶經理電話:“把海外基金清倉,全部轉回國內。”
深夜的實驗室警報驟響。林曉衝進樣本庫時,冷藏櫃門大開,三個月的心血不翼而飛。監控畫麵定格在淩晨兩點十五分——清潔工老張的推車多出個黑色保溫箱。
“他兒子上個月確診白血病。”保安隊長翻著記錄本。林曉想起那個總在走廊擦地的佝僂身影,前日還塞給她老家帶來的醃蘿卜。藥監局調查組進駐當天,老張從醫院頂樓縱身躍下,懷裡揣著未拆封的化療藥。
“為什麼不告訴我安保漏洞?”林曉把事故報告摔在父親辦公桌上。林啟琛正在給綠蘿修剪枯葉:“你王叔打過招呼,這事不能鬨大。”
“又是你們那套人情世故!”試管在掌心攥出裂痕,“知道那些被盜的樣本多危險嗎?如果流入黑市……”
“曉曉,”林啟琛突然翻開相冊,“這是你媽懷你七個月時還在實驗室的照片。”發黃的影像裡,蘇雨晴的防護服繃得發亮,“她當年也遇到過試劑失竊。”
社區疫苗接種點排起長龍。張大媽扯著嗓門:“小林醫生,給我孫子打那個貴的!”林曉邊核對信息邊解釋:“免費疫苗效果一樣,您留著錢買營養品。”
突然,人群騷動。上次過敏的小男孩被父親拽來討說法:“你們要害死我兒子!”林曉卷起男孩衣袖,露出正在消退的紅斑:“這是免疫係統正常反應,您看這片是不是比昨天淡了?”
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林啟琛發來短信:“我在街口麵館,給你帶了雞湯。”
廢棄的國營藥廠煥然一新,林啟琛在剪彩儀式上接過金剪刀。他特意選了母親節這天重啟蘇雨晴工作過的車間,台擺著妻子最愛的白玫瑰。
當市長問及轉型經驗,他指著鏽跡斑斑的老反應釜:“三十年前這裡生產四環素,現在造抗癌藥。變的機器,不變的是……”掌聲淹沒了後半句。
後台,秘書遞上舉報信:“有人翻出2005年的土地批文。”林啟琛將信紙折成飛機,從觀景台擲向正在改建的職工幼兒園。
台風裹挾暴雨砸向沿海公路。林曉蜷縮在拋錨的車裡,手機信號斷斷續續:“爸,冷鏈車的定位消失了……”
“呆在原地彆動!”林啟琛的越野車衝進雨幕。六十歲的男人硬是遊過淹沒的天橋,將女兒背到安全地帶。急救燈下,他們發現丟失的疫苗車竟藏在防空洞,製冷係統因斷電癱瘓多時。
“還有救。”林曉擦著鏡片上的水霧,“把備用電源接在……”
“我來。”林啟琛扯開配電箱,三十年前的電工證從錢包滑落。
冬至傍晚,林曉推開家門。玄關擺著新買的兒童棉拖鞋——父親悄悄資助的病童們常來補課。廚房飄出焦糊味,林啟琛圍著蘇雨晴的舊圍裙,手忙腳亂地翻動煎餃。
“朵朵今天畫了新的全家福。”林曉把畫貼在冰箱上。蠟筆畫的實驗室裡,穿白大褂的女人牽著穿病號服的孩子,窗外是漫天極光。
林啟琛端出半焦的韭菜雞蛋餃:“下周我陪你去北極。”
“先把疫苗三期數據整理完。”
“帶著電腦去,你媽當年懷孕八個月還跑野外考察……”
新聞在背景音裡播報:“我國首個原創抗癌疫苗通過國際認證。”風雪拍打窗戶,父女倆的笑聲混著煎餃的滋滋聲,暖了一室燈火。
格陵蘭島的極光在舷窗外流淌,林曉裹著羽絨服蜷在科考站窗邊。筆記本電腦的藍光映著她疲憊的臉,三期臨床試驗數據在屏幕上滾動。父親輕手輕腳放下一杯熱可可,杯底壓著蘇雨晴在同樣位置拍攝的老照片。
“你媽當年在這凍壞三台顯微鏡。”林啟琛指著照片裡結霜的儀器箱,“後來發現用暖寶寶裹著電池倉能續命。”
林曉忽然起身翻找行李箱,掏出隨身帶的疫苗樣本。當她用暖寶寶包住冷藏盒時,持續報警的溫度計終於穩定在2c。父親得意地挑眉,眼尾皺紋裡藏著三十年前給妻子送飯時學會的生活智慧。
北京地下藥品黑市的霓虹燈牌在雨夜裡格外刺眼。便衣警察老劉蹲守三天,終於等到有人交易印著“林氏”字樣的藍瓶疫苗。他假裝買家湊近,卻見對方從保溫箱夾層掏出真正的禁藥——那是用林曉研發的抗原反向研製的基因興奮劑。
審訊室的單向玻璃後,林曉攥緊化驗報告:“他們拆解了疫苗的rna序列。”
“黑市有高級生物工程師。”老劉調出監控,“但運輸鏈經過你爸的新區物流園。”
當晚,林啟琛帶著二十年沒用的電工鉗,親自剪斷了物流園所有可疑倉庫的電路。
拆遷區的老裁縫鋪亮起“抗癌驛站”燈牌。林曉團隊在此設臨時接種點,七十歲的趙裁縫主動讓出店麵:“我老伴用了你們的藥,多掙了半年光景。”
注射台是用老縫紉機改的,疫苗冷藏櫃塞在古董衣櫥裡。當藥監局的飛行檢查突襲時,林曉正在教大媽們用血壓計造型的注射器。檢查組組長摸著樟木衣櫥感歎:“我母親也有同款,當年裝嫁妝的……”
檢查報告意外高分通過,林曉把榮譽證書掛在裁縫鋪的試衣鏡旁。鏡框裡還夾著趙裁縫老伴臨終前繡的錦旗,針腳歪斜卻溫暖:“多活一天,多謝一天。”
林啟琛把玩著抗癌藥瓶走進股東大會,瓶身印著女兒的笑臉。七個股東集體發難:“股價跌了15,還把錢砸在免費接種點上!”
“去年這個時候,”他打開投影儀,“各位在遊艇上慶祝抗癌藥毛利破80。”畫麵切到社區接種站,骨癌女孩正用新長出的腿骨跳芭蕾。
會議室死寂中,最年輕的股然鼓掌:“我女兒在視頻裡。”
散會後,林啟琛將抗議最凶的李總堵在電梯口:“聽說你在澳門有個私生子?巧了,他昨天剛接種我們的疫苗。”
林曉被焦糊味嗆醒時,父親正對著冒煙的炒鍋手足無措。灶台上散落著抗癌食材大全,菠菜炒成了黑炭,三文魚煎出致癌物苯並芘。
“您這是謀殺親女啊。”她笑著接手鍋鏟。
林啟琛訕訕地擦灶台:“你媽懷你那會兒,我能燒四菜一湯……”
舊相冊滑落在地,泛黃的孕期食譜裡夾著蘇雨晴的便簽:“今天啟琛把鹽當糖放,胎教音樂是鍋碗瓢盆交響曲。”
實驗室警報器尖叫時,林曉正在給朵朵視頻輔導功課。黑客攻破了三期臨床數據庫,十萬患者信息在暗網標價每條200美元。
“用你媽的老辦法。”林啟琛衝進機房,拔掉所有網線。
他們連夜把備份數據刻錄到光盤,藏在二十年前蘇雨晴設計的物理防火牆裡——那是個偽裝成老式收音機的鉛盒。當網警追蹤到海外i時,林曉正用收音機聽著母親最愛的《夜來香》,沙沙電流聲裡混著數據光驅的嗡鳴。
生物科技園封頂那天,包工頭老周的兒子在鋼筋骨架間辦婚禮。林啟琛被拽上台證婚,安全帽都來不及摘。新娘捧著抗癌藥瓶代替鮮花:“我爸多撐了三個月,才等到這場婚禮。”
宴席擺在未完工的大堂,起重機吊著紅燒肉桶來回運送。林曉被工人家屬圍住敬酒,忽然有人塞來泛黃的筆記本——是母親指導民工預防塵肺病的記錄,最新一頁添著歪扭的字跡:“2023年,林醫生救了我爹。”
急救車呼嘯著衝進園區時,林曉剛脫下白大褂。過敏休克的男孩全身紫斑,父親揮舞菜刀要劈冷藏櫃:“假藥害人!”
“用這個!”林啟琛突然闖入,拋來蘇雨晴遺留的急救箱。腎上腺素筆尖紮進男孩大腿的瞬間,林曉瞥見箱內刻著:“給長大後的曉曉”。
男孩蘇醒後,警察從菜刀柄裡搜出微型攝像機——某競爭對手lo在鏡頭邊緣反光。
林曉終於帶父親來到母親標注的極光觀測點。綠光在天幕流轉時,她取出隨身攜帶的疫苗樣本,任零下40c的嚴寒將其凍成琥珀。
“你媽說過,極端環境是最好的質檢員。”林啟琛哈著白氣,“當年她在這裡……”
話音被衛星電話打斷,南極科考站傳來喜訊:凍存十年的原始抗原依然活性飽滿。林曉把冰晶疫苗瓶埋進雪地,插上刻著全家名字的木牌。
除夕夜的實驗室罕見熄了燈。林曉父女擠在值班室小沙發看春晚,保溫飯盒裡躺著趙裁縫送來的韭菜餃子。窗外突然升起煙花,新園區所有樓體亮起“抗癌新生”燈光秀。
“是你王叔搞的。”林啟琛給女兒碗裡添醋,“他老婆上個月進了試驗組。”
林曉咬到枚硬幣餃子,齒間輕響驚動了監控鏡頭。此刻,千裡之外某個接種站裡,朵朵正對著攝像頭舉起蠟筆畫:“送給仙女阿姨的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