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壩子村返回後,李峰先去了鎮政府,同一位姓張的副鎮長協調了受解救的幾名兒童的安置問題。
所裡麵就那麼幾個人,看管一個付小花再加照顧一個小啞巴便已經差不多了,如果再把這批孩子歸到所裡來照顧,根本就顧不過來,即使是暫時的,那也不是個事兒。
畢竟,除了這個案子,民警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日常工作要做,總不能為了這個綁架案的善後就讓雙槐所停擺了吧,那也未免太窩囊了些。
說到底,還是人手不足,作為專案組的組長,方方麵麵的問題李峰都要考慮到。
他做事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儘量不讓自己人吃虧。
與中層領導不同,基層乾部經手的往往是具體而繁瑣的事務性工作。為什麼很多中層領導帶不好隊伍?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他們缺乏對基層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共情能力,或者說,在升職之後,便忽略了這一部分。
一個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絕不僅僅依賴於高層的戰略決策,更取決於領導乾部與基層乾部之間的共情能力,中層領導若隻站在高處發號施令,卻對基層的實際困難視而不見,隊伍的執行力必然會大打折扣。
就拿這次拐賣案的善後工合作來說,如果李峰不往政府跑,隻是機械地把救回來的兒童分下去,搞“一對一”結對子式的照顧,所裡的人固然隻能執行,但結果,難免會不儘如人意。
但如果轉換思路,把這些兒童交給在這類事上更為專業的鎮政府,這樣一來,一方麵是解放了所裡的人,另一方麵也讓鎮政府參與進來,既是一份政績,也是“警政協同”的良好典範。
事實也的確如此,照顧被拐賣的兒童,這是增光添彩,凝聚民心的好事情,張副鎮長答應得十分爽快,加上鎮政府辦周建設主任的大力支持,句話,雙方便談妥了安置事宜。
隨後,李峰馬不停蹄地趕回了所裡。
對於整個案件的偵破而言,抓捕犯罪嫌疑人隻是其中的一環,嫌疑人被捕歸案並不代表案件偵破的結束。
專案組對抓回來的幾個人販子進行了連夜審訊,但這幾個人顯然早有準備,態度強硬,拒不交代,審訊進展並不順利。
“這些個王八蛋硬氣得很,嘴巴跟縫了針似的,怎麼都撬不開。”負責審訊工作的陳堅一臉疲憊,他和另外一名姓沈的老同誌負責所裡的刑事案件,這回卻碰到了硬茬,明明是鐵證如山,但就是死咬著不認,更不要說有什麼額外收獲了。
李峰沉吟片刻,問道:“其他人呢?”
這次抓獲的人販子共有7人,為了提高效率,縣刑警隊、青石所、向陽所都派了人手參與審訊。
陳堅微微一怔,答道:“這就不清楚了,時間太緊,我們彼此之間還沒來得及通氣。”
李峰想了想,說:“這樣,縣刑警隊那邊我去請,你通知一下青石所和向陽所的人,馬上到我辦公室來,我們碰一下。”
作為專案組組長,李峰有權參與並領導案件偵辦的每一個過程,審訊,自然也不例外。
片刻之後,雙槐派出所所長辦公室內,向陽所的同誌正在向李峰彙報審訊進展。
“我們這邊的情況就是這樣,和大家差不多。”
在他之前,縣刑警隊和青石所都已經做了彙報,情況和陳堅遇到的一樣,沒什麼進展,而且被審訊人的說辭還都出奇的一致:除了基本信息外,其餘任何事,一概不認。
在李峰召集會議時,審訊已經進行了一個多個鐘頭,收獲,可以說基本為零,如果這種局麵僵持下去,那就隻能把人移交縣公安局,相當於是把辦案權整個交到陳平東的手上。
李峰看向旁邊的縣刑警隊隊長吳勝江,“吳隊,你經驗豐富,有什麼想法?”
吳勝江是個大嗓門,翹著二郎腿,道:“要我說,這個案子證據確鑿,已經是個鐵案了,他們招不招都無所謂,審他們隻是個流程而已,隻要能找到被拐賣兒童的父母,那這群人販子的作案過程也就清楚了,我的意見,還是儘快把案子移交縣局,再由縣局移交縣法院審理吧!”
他是個老刑警了,平時辦案風格就比較粗獷,對一些用詞更是不大注意,比如“招”這個字就用得不大合適,一下就讓人聯想到封建社會裡拍驚堂木的縣太爺。
不過,話雖然糙了些,但也不是沒有道理,以本案目前的情況來看,那群人販招供與否對他們既成的犯罪事實並沒有多大影響,隻是輕判重判的問題而已。
不用吳勝江提醒,對於尋找被拐兒童父母的事,李峰早就和鎮政府通了氣並向縣局做了彙報,通過更高層次的公安力量,積極為被拐兒童尋找親人。
他本也不指望吳勝江能給出什麼好的建議,自己和陳平東之間的微妙關係,雙槐鎮的人可能不清楚,但縣局的人肯定是聽到了些風聲的,陳平東是分管刑偵的副局長,作為他的馬前卒,吳勝江怎麼可能還給自己出主意?
所以,李峰也隻希望他彆拖後腿,這樣也就夠了,問一句,純粹是出於禮貌,畢竟是戰友,表麵上還是要一團和氣。
審訊受阻,李峰不說話,幾人都沉默下來,辦公室裡的氛圍也變得有些凝重。
半晌後,李峰才開口道:“我的意見,還是再審審吧,以我的經驗判斷,這個案子不簡單,背後還可能有牽扯。”
吳勝江聽了,也不反駁,就隻是笑。
這李峰實在有些不知所謂了,從警才幾天,就在這裡談上什麼經驗了,這間辦公室裡的人,哪一個不比你經驗豐富?
李峰也沒管他,站起身,走到辦公室的黑板前,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幾道橫線,然後對應著每行,寫上了1和0兩個數字:“各位,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這7名人販子態度強硬,拒不交代,我這裡有一個辦法,或許能讓他們開口。”
縣刑警隊隊長吳勝江挑了挑眉,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李所長,你有什麼高見?”
李峰沒有理會吳勝江的嘲諷,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利用‘囚徒困境’的原理,把他們分開審訊,重點問他們各自的行動細節,尤其是時間線和地點。隻要他們的口供對不上,破綻自然就出來了。”
“李所長,這‘囚徒困境’是什麼?”陳堅麵露疑惑,這個詞,他是聞所未聞。
李峰笑了笑,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讓他們互相猜忌,我們將這7個人分開審訊,每個人都說同樣的話:‘我們已經掌握了你們的犯罪事實,現在就看誰先交代。誰先交代,誰就能從輕處理;誰死不認罪,誰就罪加一等。’”
現階段,民警們審訊犯人的方法仍舊比較傳統,一是心理戰,通過製造壓力、恐嚇或誘導來讓嫌疑人交代犯罪事實,二是通過嚴密的證據鏈,迫使嫌疑人認罪,還有就是靠熬,比如強光照射不讓睡覺,便是最廣為人知的熬人手段。
而李峰所說的囚徒困境則是博弈論中最經典的、最實用的案例之一,作為一門現代數學和經濟學理論,多年以後,博弈論才逐漸被引入國內,吳勝江等人,自然不可能知曉。
李峰提出的這個方法,無異於一次降維打擊。
吳勝江聽得一愣,半信半疑道:“這招兒聽起來不錯,但這些人販子可不是傻子,他們會信嗎?”
李峰淡淡道:“他們信不信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會互相猜忌。隻要他們開始懷疑對方,就會出現破綻。”
吳勝江還想問,李峰卻大手一揮:“都看好表,每過一刻鐘,每個組出來一個人和大家碰頭,然後再繼續審訊,至於新增派的人手,縣刑警隊出一組,我們雙槐所出一組,青石所和向陽所一起出一組,陳堅,你把你和老沈負責的那個人帶過來,我親自審他,好了,現在,各自行動吧,”
同時審訊7個人,雙槐所不可能同時有這麼多審訊室供使用,隻能是“就地取材”。
專案組迅速行動,很快,陳堅和老沈就帶著張凱回到了李峰的辦公室。
張凱,便是這名人販子的名字。
李峰坐在張凱對麵,語氣平靜:“張凱,我們已經掌握了你們的犯罪事實,現在就看誰先交代。誰先交代,誰就能從輕處理;誰死不認罪,誰就罪加一等。”
“換人了?所長是吧?”見李峰不接話,張凱冷笑一聲,依舊嘴硬:“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李峰不慌不忙,繼續道:“你以為你不說,彆人就不會說嗎?仔細想想,嘴硬下去,最後吃虧的會是誰?”
張凱的眼神閃爍了一下,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你彆想詐我,我不會上當的。”
李峰站起身,走到張凱身邊,低聲道:“你以為你們7個人是一條心?彆天真了,你的那幾個同夥是什麼貨色,你難道不清楚?利益麵前,誰會管你的死活?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接下來,便是長久的沉默。
張凱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而李峰則回到了座位,開始看起了文件,似乎,對張凱如何並不關心。
至於陳堅和老沈,兩人早就得了李峰的指示,隻要張凱不暴起傷人,其他的,一律不用管。
辦公室內,隻有吊扇的葉片在頭頂緩緩轉動,發出輕微的嗡鳴聲,半開的窗戶外,蟬鳴此起彼伏,燥熱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般。
一刻鐘後,李峰第一次走出辦公室,回來後,仍舊是之前那樣,自顧地看著文件。
張凱盯著李峰,卻隻能看到一臉平靜,就好像是一湖靜水,不起波瀾。
被拷住的雙手,漸漸開始躁動不安。
當李峰第三次從辦公室外推門進來時,張凱的額頭早已汗珠密布。
明明是盛夏時節,他卻感覺脊背發涼,仿佛有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上來,連手心都沁出了冷汗。
李峰瞥了他一眼,輕輕一揮手,“帶走吧。”
陳堅和老沈站起身,一齊應了聲“是”,一左一右,架著張凱就要出去。
在兩人的手觸及到張凱的身體時,像是觸電了一般,張凱猛地彈了起來。
他臉色慘白,雙唇發青,顫抖著道:
“我……我說,我全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