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江陵城傳來消息,呂蒙病重,已被孫權召回柴桑將養。”
“現如今,東吳於陸口已無主將。”
樊城外,漢軍大營。
連續數天的大雨—小雨—中雨—雷陣雨,給了固守樊城及樊城以北十裡的魏軍最後安穩之機,也給了關羽熟悉軍旅生活,熟悉眾將的時間。
這些天裡,眾將也逐漸適應了關羽行事風格趨於穩健的轉變。
這令眾人心下愈發踏實。
以前的關將軍,猛則猛矣,卻常會兵行險著,叫人提心吊膽。
就比如說這次帶走荊州大部分兵力的北伐之舉,就是軍事冒險!
要知道,荊州孤懸川外,南邊和東邊均與東吳相接,而東吳覬覦荊州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四年前的湘水之戰猶在眼前,那一次逼得漢中王劉備被迫割讓三郡給東吳,才使得漢吳兩家罷兵休戰。
是休戰,不是修好。
彼時孫權的妹妹已返回江東,兩家的聯盟關係已名存實亡。
是以自從關將軍起兵北伐後,三大謀士每日裡都提心吊膽。唯恐東吳偷襲了後方,讓眾人無家可歸。
現在好了,呂蒙因病離職,大家總算可以稍稍緩口氣。
三大謀士對望一眼,都從各自眼神裡看到了慶幸。
關羽卻是眉頭一皺,心裡莫名有些慌亂,心知呂蒙偷襲荊州已經準備到最後一步。
他對的東吳戰略目標有著深刻認知,
荊州地處東吳上遊,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時刻威脅著東吳的安危。孫策、孫權都把西取荊州作為戰略目標,以確保自身安危。
再則,孫權一直視荊州為己地,一直有要回荊州這個心結,
三則,原身作為這個時期的頂尖武將,文武兼備,聲望、個人魅力均屬頂尖,無形中對東吳形成了戰略壓迫,令東吳感到不安。
這種不安在呂蒙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第一次給魯肅建議防備關羽時就明確說出“關羽實熊虎也”。呂蒙當時還隻是個中級將領,不曾直接和關羽打過交道,都能感覺到壓力,何況東吳的高層。
魯肅在世時,因其力主聯盟,故而能維係大局,除湘水之戰外,雙方沒發生太大的衝突。
呂蒙上任後,表麵上雖也保持著對原身的忍讓,但性質上已經與魯肅截然不同。
魯肅是出於維護孫劉聯盟才忍讓,呂蒙則是已經和孫權秘謀好了要對付關羽,隻是時機未到,為了等待時機,偽裝出來的忍讓。
現在時機到了,孫權、呂蒙開始出手了。
看來,留給我在襄樊戰場逗留的時間不多了……關羽臉上風波不顯,目光微不可查地瞥了一旁的水軍統領趙累一眼。
趙累會意,適時出列稟道:“將軍,船隻竹筏、強弓硬弩皆已齊備,各部將士已整裝待發。”
廖化亦出列道:“罾口川上方堤壩已滿水,據末將觀測,今日午時之前,水庫便會決堤。”
眾人聞言喜上眉梢,三大謀士擊掌叫好。
“將軍!”
“父親!”
周倉,關平等人也一同出列,齊齊拱手。
關羽緩緩起身,環顧眾人,見眾人皆是滿臉期盼之色,遂大手一揮:“出發!”
軍令出,將士動,之前因龐德叫陣而被暫時放棄圍困樊城,憋在營帳內好幾天的漢軍,帶著滿腔怒火蜂擁而出。
出得大營,大雨依舊下個不停,入目所及汪洋一片,千餘隻小船木筏如魚群競發,自由穿梭在遍是積水的襄樊大地上。
戰鼓未鳴,天地間卻充斥著一派肅殺之氣。
號角未響,戰意卻愈發高漲。
一身戰袍,背著手傲立於船頭的關羽,也被這即將大勝的氣氛所感染,胸腔中砰砰狂跳不止,心中激蕩莫名,一句“大江東去,浪淘儘,千古風流人物”卡在喉嚨間,幾欲脫口而出。
最終卻是朗聲道:
“當群雄閃耀時,關某亦不負此名。”
此言一出。
轟隆~!
恰逢天上起驚雷,更顯英姿勃發。
瞧見關羽意氣風發的身姿,分居左右的廖化、關平亦是驚歎連連。
廖化直看得雙眼冒星星,奈何自己讀書少,不會形容,隻能喃喃一句“將軍真乃神人也!”
關平則是一臉驕傲,就差在臉上寫明了“我的神威將軍父親”。
二人反應被關羽眼角餘光儘收,頓時心裡暗爽不已。
雖然自己不是真關羽,但恰到好處的裝杯是真的吸粉。
怪不得原身能把老曹迷得五迷三倒。
………
另一邊,魏軍大營。
眼看幾天來雨勢連綿不絕,正午時分天空卻陰沉如夜,主將於禁已經徹底慌神。
卻又不得不忍受著內心煎熬,故作鎮定,安撫一個個來勸他移營到高處的謀士武將。
因為現在移營也晚了。
滿目皆是水,伸腳不辨道路,士兵如何能動?動則散,散則亂,亂則敗。
於禁是北方人,年過半百的他活了五十多年,何曾見過南方這種天漏式大雨?何曾見過平地存水丈餘的盛景?
一開始他以為這雨下半天就停了,之後他覺得這雨最多下兩天就停了,現在大雨已經連續下了數天,他已徹底分寸大亂。
大敗已然不遠矣……於禁歎了口氣,目光呆滯地望著帳外雨幕。
身為主將,他深知,關羽有水軍,更善於水戰,自不可能錯過如此絕佳戰機。
但於禁還是覺得自己很冤,單就軍事素養這塊,他認為自己就算不是頂尖,也屬於無限接近於頂尖,戎馬三十餘年,單獨統兵作戰無數次,未嘗一敗,因而得封大魏五子良將。
且率軍支援樊城以來,每一步都合兵法要領。
硬要說有失誤的話,那就是未察天氣變化。
但這個兵書上乜沒寫啊。
“將軍,大水衝過來了。”
“將軍,不好了,荊州軍殺過來了!”
“將軍,快逃吧!”
隨軍謀士成何拚命搖晃著於禁,眼見後者不為所動,一咬牙,叫來一個魁梧的士卒,背起於禁衝出帳外,沒於雨幕之中。
後軍位置,龐德的部曲是最先被洪水洗禮的,此刻部眾兵馬、營寨輜重均已被衝得七零八落,散落各處,隨波逐流。
龐德帶著幾十個親兵趟過洪水,眾人手拉手摸到一處高地,於洪水中等待命運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