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戰爭打的就是資源,金銀銅鐵,糧食,人口,都是關乎國力的重要因素。
金銀銅鐵可以作為通用貨幣,去購買或收割魏吳兩國的資源,財富;銅鐵可以用來生產農具,提升農民生產效率;製作兵器等軍用器械,武裝軍隊,提升戰鬥力。
更多的糧食可以用來作為儲備。
更多的人口則可以擁有更多的兵源,人才,以及更高的戰爭潛力。
諸葛亮對此早有深刻認知。
但受時代所限,諸葛亮這一生都沒去過交州,益州,涼州之外的地方,並不知道外邊的情況。
但是關羽知道。
交州南部(越南地區)主要居住著百越族群的後裔,包括雒越、甌越等分支。這些族群在秦漢時期已與中原王朝有聯係,漢武帝時就曾大規模移民此地,在文化上與中原漢人有較高共通性,還一直保持著一定的交流互動。隻因東漢末年時朝廷對邊疆控製力下降,導致他們成為化外之民。
海南島的主體民族為黎族,民風彪悍且長期對中央王朝的歸屬感較弱,原時空裡,226年實控交州之後,東吳試圖通過軍事手段控製海南,但黎族的頻繁反抗使得東吳難以完全實際統治(注1)。
而關羽要做的是:對海南島實際控製,開發島上的資源,教當地人提高糧食產量,並開展文化認同教育,以便征當地人入伍,壯大季漢國力。
夷洲(台灣)島方麵,此時主要分布著山夷,也叫“夷洲土人”,此時仍多使用石器和骨角器。夫從妻居,保留母係氏族社會遺俗。嗜酒,喜食醃製生魚肉,有髡頭、穿耳、鑿齒、獵頭等習俗(注2)。
南中(雲南貴州及緬甸)地區,主要活動群體為驃人,也就是中原所稱呼的蠻人。他們通曉一些漢語,文字,並經常與季漢邊境地區發生衝突,很是不服王化。
且因季漢目前對南中四郡僅僅是名義上統治,對更南邊的(越南地區)幾乎沒有影響力,所以這些地區目前並不能為季漢國力添磚加瓦。雖然因為這個時空裡的季漢空前強大,因而沒有出現孟獲及南中蠻人大規模反叛的情況,但邊境小摩擦還是經常發生(注3)。
至於更遠一些的貴霜帝國,羅馬帝國,關羽也有打算,在實控西域,越南,海南,夷洲之後,派兵去狠狠霍霍他們一下,進而將這些地方都納入大漢的藩屬國體係。
當然還有琉球群島和東夷(日本)地區,尤其是後者,需要給它們來一次文化上的重新洗禮,或直接來一次種族上的翻新。雖然東夷地區的祖先是秦時東渡的漢人,但關羽既然都來到了這個時代,目光自然不會僅僅隻是盯著中原這一畝三分地上爭霸,亞洲州長和地球球長也不是不能奮鬥一下。
但這些都是後事了,當前最重要的目標還是把周邊這些文化上和中原有聯係的地區全部納入實控,快速壯大季漢國力。
另外就是抵禦曹魏西征,防範東吳反水。
想到這裡,關羽說道:“我已有合適人選,待回襄陽後上表陛下,即頒發各處任命。”
“隴右及漢中諸事,就交付丞相了。”
“不知丞相觀薑維與鄧艾如何?”
諸葛亮略一沉吟:“此二人皆是當世俊才,我當多加教導,使二人以堪大任。”
“那我就放心了。”關羽一拱手:
“明日一早,我便啟程回轉襄陽去麵見陛下,漢中及隴右諸事,就有勞丞相費心了。”
“我走後,丞相務要多保重身體,朝政諸事,不必事必躬親,以免勞累過度。諸事多交於丞相府屬官及朝廷官員處理。”
雖對突如其來的關心略感詫異,諸葛亮還是點頭應下。
諸事交待完畢,關羽起身告辭。
此時已是深夜三更天。
二人從上午一見麵就開始交流,整整深談了近十個時辰,這才把要談的事情談完。
臨出門時,關羽停步回望,正與諸葛亮那雙亮如星辰的明眸對上。
“丞相,保重啊。”
“雲長保重!”
二人相視而笑。
翌日一早,關羽便帶著關平,經隴右,順漢江而下往襄陽。
諸葛亮則全麵接手了隴右及漢中軍事,一邊深入了解涼州七郡(隴右三郡+河西四郡)的詳細情況,查缺補漏,安排相應官員赴任,幫助當地百姓提高生產,安居樂業;一邊安撫西羌,北胡,同時派人聯絡草原上鮮卑人。
與此同時,諸葛亮開始實行“拒曹魏於國門之外”的軍事戰略,使季漢從隴右到漢中一線轉入全麵防禦體係。
曹魏新任雍涼大都督曹真到達長安後,不斷派兵嘗試來奪隴右,奇襲漢中。
均被諸葛亮一一化解。
雙方陷入持久拉鋸消耗戰。
眼看曹魏這邊打定主意,不奪回隴右和涼州誓不罷休。
為防曹魏在關中一帶持續不斷的戰爭,進一步消耗季漢本就底子較薄的國力,關羽從順漢江乘船而下,一路兼程趕回襄陽。
準備就如何化解曹魏在西線的消耗戰,與劉備商議應對策略。
不想劉備率文武百官早早就在漢江邊等候。
一見麵,就當著眾人誇讚道:“大將軍此行,戰果頗豐,朕深感欣慰啊。”
“幸不辱命。”
關羽樂嗬嗬擺了擺手,與劉備攜手進入襄陽城。
可能是劉備年紀大了,沒了年輕時的衝勁。
也可能是關羽確實太能打,加上目前季漢的形勢確實相當不錯,不必做出無謂的軍事行動,劉備竟真的遵從了關羽去隴右時留下的建議:
安守襄陽,東防孫權,北拒曹丕。
沒有興兵北伐曹魏或是東征孫權。
這讓關羽大感欣慰,覺得自己這幾年的努力沒白費。
方一回到議事大廳,劉備就迫不及待問起了關羽在隴右前線的詳細戰況。
雖然之前關羽定期都會差人送來隴右戰報,但戰報哪有本人訴說來得詳細,刺激。
關羽隻好讓關平把前往隴右的這一年多時間裡發生的各個戰役,事無巨細說了一遍。
劉備及文武百官聽罷,皆連連喝彩。
閒話敘了,劉備話音一轉,說道:“西線戰事焦灼,朕恐久守有失,不知雲長可有良策?”
“陛下,此事簡單。”
關羽微微轉頭,看向北方:“克日起兵十萬,北伐中原就是了。”
起兵十萬北伐?
文武百官訝然,瞬間交頭接耳起來。
國中現在資源緊缺,自守有餘,出征就有些勉強了。
劉備也是微微一愣,旋即意會。
人的名,樹的影,由於關羽近些年連戰連捷,屢有大勝。是以曹魏如今所懼者,唯關羽一人。
如此便可以假借關羽欲北伐中原之名,迫使曹丕放棄西線爭奪,將重兵及戰略重心放到襄陽一線。
曹丕並不知道季漢當前的國力能否支撐一場十萬兵馬的北伐,也不知道季漢敢不敢將荊州兵力抽走大半來北伐,
但曹丕一定不敢賭。
“來人,傳朕旨意,昭告天下,命大將軍關羽起兵十萬,克日北伐!”
“遵旨!”
………
關羽興兵十萬北伐的消息,飛一樣傳到宛城。
新任宛城太守,征南將軍司馬懿聞訊,當場麻了。
他想不通,怎麼自己走到哪兒,關羽就跟到哪兒?
莫非此人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