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裡的容貌,仿佛已經改頭換麵,看不出一絲原來的痕跡。
林楓在銅鏡前不停的做出各種表情,每一種表情都能自如的切換,不會出現僵直生硬的現象。
他滿意的點了點頭,忍不住讚歎道:“周老的易容之術簡直就是一種藝術,就算用鬼斧神功來形容也不為過。”
周彥沒有說話,隻是久久的凝視著他,眼神卻變得無比奇怪。
林楓忍不住問道:“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周彥若有所思的看著鏡中的林楓:“難道你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
林楓再次仔細的端詳鏡子裡的容貌。
銅鏡裡的人年約四十,白麵無須,眼角已有絲絲皺紋,眼神充滿了沉穩和滄桑。
林楓無論怎麼看,都看不出任何破綻。
所以他的目光顯得無比疑惑:“我感覺已經很完美了。我相信如果不是對我特彆熟悉的人,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綻。”
周彥沉默許久,突然問道:“你知不知道易容最難的是什麼?”
林楓搖了搖頭:“不知道。”
周彥忍不住歎道:“老夫可以讓一個七十歲的老翁易容成十七歲的少年,也可以將一個人的容貌完全改變,甚至還可以將男子易容成女子。但是無論老夫的技藝有多高明,有一樣東西我始終無法改變,這是易容最難的部分,也是最容易露出破綻的地方。”
林楓默默問道:“周老想說什麼?”
“眼神。”周彥緩緩說道,“無論老夫怎麼掩飾,一個人的眼神始終無法改變。”
每一個人的眼神仿佛都有他的獨特的印跡,而且隨著年齡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少年人的眼神銳利無畏,充滿勃勃朝氣。
中年人的眼神沉穩冷靜,卻偏偏透露著一絲無奈。
老年人的眼神睿智豁達,還帶著一種看透世情的滄桑。
“我原本以為把你易容成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眼神可能是你最大破綻。”周彥默默說道,“但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
因為此時林楓的眼神沉穩而又豁達,與他的年齡身份可以說是完全的契合。
所以周彥才會很奇怪。
因為一個人眼神絕對騙不了人。
對於周彥的疑問,林楓根本無法解釋。
他隻有勉強的笑了笑:“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人看出我易過容?”
周彥很肯定的點了點頭:“我可以向你保證,就算是你最親近的人,也不可能看出這張臉易過容。”
酉時三刻,天色已暗,燈火四起。
一輛華麗的馬車從恒溪彆院緩緩駛出,十餘名侍衛騎著高頭大馬分護兩側。
越臨近東園,大街上的人也越來越多。
楚國文風頗甚,加上十五前參加東園詩會的才子裡出了一位右相,一位尚書和三位翰林,因此東園詩會在楚國又被稱為第一詩會。
東園詩會本已是楚國的文壇盛事,每一年舉辦時都會引得萬人注目,更何況今年女帝會親臨東園,欽點詩魁。
所以齊蕾的馬車離東園還有三條街的時候,大街上已經燈火璀璨,人潮洶湧,熱鬨非凡。
如果沒有禁軍維持秩序,齊蕾的馬車隻怕寸步難行。
看到齊國的馬車駛來,禁軍頭領立即驅散圍觀的人群,讓開一條大道。
在禁軍的護送之下,馬車緩緩行駛到東園。
為示鄭重,鴻臚寺卿李應早已站在在東園門前,看到齊國的馬車將至,忙走下台階靜候。
齊蕾走下馬車,李應立即趨身來到她麵前。
“鴻臚寺卿李應拜見公主殿下。陛下已經七賢閣擺下宴席,還請公主殿下隨我至七賢閣。”
齊蕾回禮道:“那就有勞李大人了。”
李應看了看她身後的侍衛,又說道:“陛下在偏堂也準備了酒水,用以招待諸位侍衛。”
齊蕾點了點頭:“楚王費心了。”
見公主殿下首肯,李應恭身在前引路,齊蕾帶著婢女珠兒隨其行。
林楓和其他侍衛隨一禁軍頭領到偏堂休息。
東園詩會在午後就已經開始舉行,經過詩、詞、賦等幾輪的比拚,隻有十位才子進入到七賢閣旁的玉石堂,等待陛下出題,決出今年的詩魁。
其餘的才子雖然已無角逐詩魁的機會,楚君仍然在東園前院準備了十桌酒席,用以款待這些才子。
宴席還未開始,陛下也還未出題,才子們便在東園裡四處閒逛起來。
或信步閒遊,或臨溪觀魚,或倚欄賞月……
也有人意興未儘,繼續吟詩作賦,引得旁人哄然叫好。
林楓隨其餘侍衛在禁軍頭領的引路下,由前院來到後庭。
相較於前院,後庭的警戒就嚴了許多。
從進入後庭到偏廳這短短的一段距離,就有三處明崗。至於暗哨,同行的其他侍衛至少發現了五處。
一行人正準備進入偏廳,一位年約三十,麵貌中正、氣宇軒昂的將領已經迎了出來。
“在下中郎將皇甫崧,見過各位大人。”
眾人紛紛還禮,領頭的侍衛亦回道:“在下公主親衛長常斌,見過皇甫大人。”
皇甫崧熱情的說道:“今日是文人詩會,就算我們是粗人,不通文墨,但入鄉隨俗,我們之間也就不要大人過來,大人過去的。我們以兄弟相稱如何?”
常斌也是豪爽之人,聞言笑道:“如此甚好,這樣一來,酒席之間也少了許多拘謹。”
皇甫崧側身相迎:“宴會馬上就要開始了,還請常兄及諸位弟兄先入坐。”
常斌也不推辭,隨皇甫崧進入偏堂。
兩人推辭了一番,最後還是皇甫崧坐在主位,常斌和其他侍衛圍坐一圈。
他們剛坐下不久,突然聽到一聲尖銳而又高亢的聲音從七賢閣外傳出。
“陛下有旨,夜宴開始。”
楚王旨意從後庭傳到前院,頓時響起歡聲一片。
皇甫崧也舉起酒杯說道:“在下先敬諸位一杯。”
眾人紛紛舉杯一飲而儘。
所有人剛放下酒杯時,又聽到那尖銳而又高亢的聲音再度響起。
“陛下有旨。三日之後便是中秋佳節,請諸位才子以中秋為題,詩詞皆可,以一柱香的時間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