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這個崇禎太過極端 > 第10章 寧遠大捷?袁崇煥?

第10章 寧遠大捷?袁崇煥?(1 / 1)

推荐阅读:

聽到郭勳二字,張維賢心中猛的一驚。

身為當今勳貴集團中的代表人物,他怎麼可能沒聽說過郭勳?

原因無他,隻因郭勳和他一樣都是勳貴集團。

不光如此,兩人的身份等級還大抵相同。

兩人同樣都是國公級彆的公爵,並且還都曾擔任京營提督這一重要職位。

不過有所不同的是。

郭勳乃是嘉靖皇帝時期的人物。

對於這樣的人物,張維賢從小就沒少聽家中長輩說起他的事跡:

郭勳那時是嘉靖皇帝極信賴的大臣之一,也曾有過想改革京營的舉動。

不過剛露出苗頭,就被朝中文官集體攻擊。

迫於壓力之下,嘉靖皇帝隻得將其暫時下入詔獄。

被關入詔獄之後,嘉靖皇帝三令五申不得對其動用任何刑罰,要保證其安全。

結果郭勳仍在幾個月後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詔獄之中。

郭勳死後,京營大權被一分而三。

也是在其死後幾個月,爆發了壬寅宮變。

如今張維賢聽見皇上說起郭勳,心中也是大為感動。

他明白皇上這是在為他的安危著想。

不過在今天早朝說出那些話之前,他其實就早已做好了準備。

而且他心中有一個大多數人都會有的想法:換我來辦這件事的話,結果會不一樣。

在沉默片刻後,張維賢麵色鄭重的回答道:“臣當然記得郭勳之事!但隻要能為陛下分憂,對社稷有利,臣萬死不辭。”

朱由檢擺了擺手,沒在這個問題上多討論什麼。

說起郭勳倒不是朱由檢同情或者其他什麼的,政治鬥爭本來就是你死我活。

這個名字是他這段時間在書上看到的。

現在提起他,隻是為了讓張維賢明白有些事不是那麼容易辦的。

但通過張維賢的反應來看,他似乎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見狀,朱由檢開口問道:“所以你打算怎麼改革京營?”

“回稟陛下,臣以為首當其衝的便是要查清京營中吃空餉的份額究竟有多少,接著將不符合基本條件老弱病殘全部開除,然後再重新招募士兵操練,一番舉措下來,必能重振京營。”

“從哪裡招兵?軍餉又從哪裡來?查對京營人數時,遇到使絆子的,又該如何應對?”

“陛下,這”

麵對皇上的問題,張維賢一時語塞。

老實說,這些問題張維賢在早朝上奏之前也曾考慮過,要不然也不可能上折子。

他本來的想法是先舉出這些例子,在得到陛下允許後,乾了再說。

在真正乾的過程中,再去一對一的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此刻麵對著朱由檢的詢問,張維賢也不知道該如何具體回答。

就在張維賢猶豫,是否直接說出自己心中“先乾再解決問題”的時候,朱由檢又開口了。

“還有,依你這套辦法,最理想的情況下多久能有所成效?”

“回稟陛下,給臣年時間,臣定能將京營整頓一新!”

話剛說出口,張維賢自己就先低下頭了。

沒辦法,人在去準備做一件事之前,所考慮的一定都是各種有利條件。

但真正實操起來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就算在理想情況,也要年才能有所成效。

可年是什麼概念?

中間有人隨便搞點亂子,那改革必然會無疾而終。

朱由檢看著低下頭的張維賢,走過去按了按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京營改革之事不是他一個提督力所能及的,隻有從自己這個高度以雷霆之勢出擊,才能有所成效。

所以不能冷了張維賢的心。

此舉自然是讓張維賢一陣感動。

不等其開口,朱由檢就又問道:“目前京營之中你能調動多少士卒?”

張維賢猶豫片刻,道:“不足一千五百人。”

“其中精銳呢?”

張維賢開口有些艱難了:“不足八百。”

朱由檢點點頭,對這個數字並不感到驚訝。

見此情形。

張維賢也是試探著開口詢問道:“陛下您心中可是已有應對之策?需要臣做什麼陛下儘管下旨便是,臣必當一切照辦!”

朱由檢臉色溫和下來:“回去後每日還像今日般頹廢便是,時候到了朕自會派人告知你要做什麼。”

“臣遵旨!”

張維賢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君。

陛下如今必然是已經有了打算,隻是暫時不能說。

同時。

今晚這次進宮雖然隱秘,但勢必也會傳進一些人的耳朵裡。

而他要做的便是裝出一副失意的樣子暫時麻痹眾人。

雖說張維賢正如同看不透陛下表情般,同樣看不透陛下接下來要怎麼做。

但這種小事,他還是辦的好的。

得到了吩咐,張維賢也不再多留,跪地和朱由檢告辭後,他便被人帶出宮外。

張維賢離開後,王承恩湊了過來:“陛下,明日是否要上早朝?”

“不用,明日將三年內有關遼東戰事的奏折全部找來。”

對於朱由檢來說,目前在他心中優先級較高的兩件事,一個是陝西地區的災情與民變,一個便是遼東戰事。

因為這兩個地方離他都比較遠,他暫時還沒法直接將皇權的大手伸到那邊去。

相比之下。

張維賢眼中最為關鍵京營改革之事,倒顯得是無足輕重了。

“奴婢遵旨。”

吩咐完後,朱由檢在乾清宮內兩百名近衛的保護下沉沉睡去。

翌日。

睡醒之後,朱由檢先是在演武場上騎射一番,接著用完早膳後,便開始查閱起有關遼東戰報的奏折。

一連翻閱了幾十篇都是有關大明慘敗的奏折後,朱由檢倒也沒感到意外。

王朝末年,打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很快。

一封在一眾戰敗奏折中較為紮眼的奏折出現在朱由檢眼中。

這封奏折的內容是“寧遠大捷”。

這場大捷的主戰官名為袁崇煥。

從這封奏折看去,袁崇煥似乎是個可用之才。

但朱由檢並未因此產生任何情緒波動。

他再清楚不過戰報這東西,有個最大的作用就是騙人。

輸了的必定有所隱瞞,贏了的必定有所誇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