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電動車,陳舟將砂鍋小心的夾在兩腿當中。
感慨馮大爺的經曆,感謝他的傳授贈予是一回事,麵對這口砂鍋,陳舟也不由得高興地抱怨起來:
“哼,沒定向就是不行!”
“我一個賣包子的,怎麼給我刷出來一個砂鍋的情報!”
“這我也用不上啊。”
回到家後,他仔細地將砂鍋清洗乾淨。
終於能好好端詳一番。
這口老舊的砂鍋,整體給人一種敦實厚重的感覺。
商用版本也個頭夠大,拎著就沉。
其表麵呈現出暗紅色,布滿了細小的氣孔,隱隱約約還能看到一些小白點,應該是製作工藝中提到的螺殼。
再看鍋身,外側積的煙漬陳舟洗不乾淨,鍋底部更是一片黢黑。
難以想象這口鍋曾經熬了多少碗粥出去。
要說從外表上看著,隻能算是一件老舊的普通砂鍋,鍋沿還碰了幾處小豁口。
但砂鍋裡麵,陳舟在清洗過後,發現竟然有一層溫潤如玉的釉質。
摸上去手感光滑,和粗糙的外表形成強烈的反差。
“這就是歲月的包漿吧。”
拿到這口老砂鍋後,陳舟也有些躍躍欲試。
不過家裡確實沒有小米,也沒有玉米麵,隻能先煮一鍋最基礎的白粥了。
陳舟記得老馮頭的秘訣。
米,需要洗,但不能和蒸米飯那樣,淘那麼多遍。
一遍就行,洗掉表麵的灰塵。
這樣做出來的粥,才能足夠粘稠。
仔細一想,這既是馮大爺的經驗,也有著一定科學道理。
米粒表麵也有一定澱粉,看淘米水就能知道——顏色發白盆底還會沉澱。
如果都洗出去,蒸米飯會粒粒鮮明,那就不適合要求口感粘稠的米粥了。
陳舟想到前幾天做的海鮮粥,林女士估計是認真的把米淘得很乾淨。
除了淘米之外,下鍋也有講究。
淘好的米直接下鍋,米粒更完整,口感還有一點彈牙。
而泡過之後再下鍋,米粒則會開花爆腰。
上次的粥林女士確實泡過了。
最後,關於煮白粥,馮記粥鋪還有一個“自己在家做,根本沒必要”的技巧——去米留漿。
下入大量的米,熬出米漿,讓米粥儘量粘稠,而米粒還能保持完整。
然後還得把米再撈出來,保持水:大米10:1的比例。
陳舟確實是在家裡做,
但他沒聽老馮頭的,做法直接參照了“自己在家做,根本沒必要”的進階技巧。
大火煮沸,再撈出多餘的米,轉文火慢煨。
看著鍋中“咕嘟咕嘟”冒出來的氣泡慢慢翻滾。這本身也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20分鐘後,白粥熬好。
陳舟這邊已經備好了一葷一素兩個包子、一個鹹鴨蛋和一碟小黃瓜。
家裡就他自己,
隻能簡簡單單的吃一頓了。
不得不說,這認真用砂鍋熬的粥,跟隨便放在電飯鍋裡一扔,確實不一樣。
單舀出一勺上層米漿,不是那種稀騰騰跟淘米水也差不太多的東西。
呈現出溫潤的乳白,稠而不滯,滑而不膩。
湊近去聞,可以聞到特彆熨帖的穀物香氣,讓人莫名聯想到老家存放糧食的那間廂房。
連米帶粥一塊來一口。
米粒若有若無的顆粒感,像是細沙在暖流中輕輕摩挲,帶來奇妙的滿足。
隨後,純粹的米香在口中彌漫開來。澱粉轉化成近乎清冽的甘甜。熱乎乎的,從口中一直流到胃。
“這不用食客好評了,我給自己個好評。”
發財在陳桃桃的教育下,學會了守在餐桌旁。看陳舟吃的正香,軟軟的毛貼上了陳舟的小腿。
陳舟給它也稍稍來了一點。
但貓食客並不感興趣,舔了兩口就離開了。
陳舟看向廚房裡的砂鍋:
“蒸包子雖然用不上,但以後總會派上用場的。”
如食客動態中所提到的那樣,陳舟今天的生意就沒那麼忙了。
他縮減了一部分食材,又恢複到之前的水平。
老張是後知後覺的,直到今天才發現陳舟的包子小攤火了一把的事情。
他問陳舟為什麼今天買豬肉的量還減少了。
陳舟回道:“你就是不懂熱點的基本原理”
老張也不懂豬肉期貨的原理。
除了老張,前公司的人事趙儀琳也跟陳舟聊了一會。
本來馬上就快是前公司發薪水的日子了,但遇到周六日,都會順延到下個工作日。
所以得等到禮拜一,陳舟才能去設計院拿自己最後的一個月工資。
牛馬小師妹是這樣和陳舟約定的:
“下周一到我這裡領工資,然後辦理離職手續。
另外,我得提醒你一下,師兄,你這屬於自願離職,拿不到賠償。
最後,請千萬、務必、一定,彆忘了我的包子。”
她這回是聽從陳舟的建議,學會了分段的正確使用。
然後還發來一張照片。
陳舟看著圖片上的內容,一眼認出是自己的包子攤。
心中不禁納悶,於是問道:
“你來過了?我沒印象啊,這幾天人太多了【捂臉】”
趙儀琳:
“沒,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你有點小火啊,師兄。”
陳舟想起來她好像和同事還開了一個,關於自己生意能不能做下去的,無聊賭盤。
於是便回道:
“那你和他們打賭,一定是贏了。”
趙儀琳:
“托您的福,我都喝了一個禮拜奶茶了【得意】
可惜你當時沒看到辦公室那幫人的表情,這簡直就是裝逼打臉的名場麵。
給老宋嘚瑟壞了。”
離開原來的環境有一個月了,陳舟也得從以前的聊天記錄中翻看一下,來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大概是被小師妹冠以“油膩爹味”的同事老宋,
雖然心中對陳舟的擺攤創業並不看好,但還是站在道德製高點,以及小師妹的身邊,表示了希望陳舟成功的看法。
這次登上當地熱門的包子攤,讓兩人實現雙贏。
估計老宋這家夥會違心又得意說一句:“我就知道我這小兄弟能行!”
陳舟雖然沒看到,但能腦補出來。
職場上的交情很多時候走胃不走心,對於幫忙的小師妹,陳舟卻是由衷的感激。
“離職的事情辛苦你了,包子你放心,到時候師兄還得再請你吃一頓。”
趙儀琳:
“o”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