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到妹夫家吃飯(1 / 1)

推荐阅读:

“哥,我在這邊日子過的還好,我男人對我還可以。”江燕拒絕著江成的說道。

雖然江燕嫁給了一個大她十歲還有兩娃的男人,但那男人對她好是真的。隻是家裡五個孩子要養,公婆住的鄉下,也要儘點孝道,日子的確是過的緊巴了點。

但跟江燕這樣的,才是城裡大部分人的常態。

江燕的一句話整的江成不好說什麼了,二十六歲的男人娶一個十六歲的,一般都會疼愛一下。男人年齡大,會疼人。

不過江成想到自己好像就是二十六歲,也去娶一個十六的來。也就是瞬間的念頭,江成就放棄了這想法,他想要一個會照顧人的姑娘。十六歲的太小了,不太懂事。

就算這個年代的女人十六歲就會乾很多家務了,但會乾家務和會照顧男人是兩碼事。

江成跟江燕聊了一會,知道妹夫家什麼情況了。

妹夫叫楊楓,是醬油廠的一名工人。這年代醬油廠都是傳統工藝製造的,釀造周期長。

可醬油這種東西雖然家家戶戶都需要,但要的量不大,並不是很緊缺的調料用品,所以江油廠的福利不怎麼好。

而且這個年代的食品和副食品類的加工廠,工人工資都比其他崗位偏低一些。

像機械配件廠的一級工人,就有三十三塊錢的工資。而醬油廠和麵粉廠,還有白糖,白酒之類的工廠工人,一級隻有二十八塊錢左右。

醬油廠的二級工人也就三十三塊五的工資,楊楓現在就是醬油廠的一個二級工人。三四級的醬油釀造工都是老師傅了。

有些行業級彆晉升難,工資漲不上去。主要是有些行業的師傅喜歡留一手,一些竅門不教人。

其實大部分行業都是如此,一些老師傅喜歡留一手。要是大家都不保留,這個年代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學徒工了。來一個新人,隨便教就是了,還動不動找師傅帶乾什麼。

在機械配件廠,師傅帶徒弟一個月還能有兩三塊錢的補貼呢,就是鼓勵一些有技術的師傅多帶幾個徒弟,多培養一些技術工人出來。

江成和張良每個月都有工資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額外技術津貼,這筆錢其實也就是技術指導的意思。

楊楓三十三塊五的工資,一家七口人,逢年過節還要給老家的父母帶點東西回去。也就是他父母身體還硬朗,年齡也不算太大,否則還得拿錢贍養他們。

就這樣的條件,還不算昌城的困難戶。在四九城那邊困難戶是一戶的人口收入低於五塊,然後上學就可以免學費,但雜費是交的,雜費就是課本之類的。

昌城這邊要求沒那麼高,但也低不了多少,是人均低於四塊五,小孩上學就可以申請免學費了。

而楊楓家隻要超過三十一塊五的收入,小孩上學就要交學費。

除了吃喝,各種雜七雜八的,還有兩個小孩在上學。江燕和孩子穿的衣服這樣多補丁和單薄就很正常了。

一月份南方的天暗的快,江成跟江燕隨便聊一會太陽就快下山了。要不了多久妹夫也要下班回來了,而江燕還要給妹夫和孩子準備晚飯。

“哥,你晚飯就在我家裡吃吧,我現在就去買點肉回來。等楊楓回來了,讓他再去弄點酒來,你們喝一點。”看到天色不早了,江燕招呼道。

江成也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不想拒絕妹妹的盛情招待。但就江燕家的這種情況,還是彆讓她破費了。

“燕子,你也彆折騰了。我今天中午在飯店吃飯,點的菜有點多,現在還放在廚櫃裡呢。你要不嫌棄,我去把剩飯剩菜拿過來,熱一下對付一餐就可以了。”江成起身對江燕說道。

“這也什麼嫌棄的,那我再炒一個蘿卜片。”江燕說道。

“煮個蘿卜湯吧,晚上天氣涼快,弄點湯喝的舒服。”江成說道。

“哥,聽你的。”

江燕回應道,其實說炒蘿卜片,在這年頭也算一個不錯的菜了。畢竟她說的是炒,不是煮。炒菜是要放不少油的,這個年頭昌城這邊的食用油定量是成年人(滿十四歲)三兩八一個月,小孩隻有一半。

江燕一家七口,一個月食用油不超過兩斤。彆說吃肉了,就是蔬菜,也不能天天炒著吃。很多時候都是用水煮的菜,煮熟後放點鹽,出鍋的時候再到麵上滴一點油。

就這樣的夥食標準,城裡人其實也沒多少標準。

昨天江成請李科長吃飯,他一個科長都能放下麵子把菜吃的一乾二淨,一點油漬都不放過,就彆說普通人了。

這還是五六年,要是幾年後,城市居民食用油定量還要減半呢。

“酒也彆喊妹夫買了,我今天上午在國營商店買了幾瓶酒呢。本來想找到你,請二叔和江雲堂還有姑姑來吃飯的,這還請個屁呀。”江成摸了一下外甥女的頭,要出門的時候說道。

“舅舅~。”外甥女乖巧的喊道,可能是一進門就給了糖吃,小孩對江成印象很好。

“乖,明天舅舅請你吃肉,你想吃什麼跟舅舅說。”江成見外甥女這樣乖,又捏了一下她的臉蛋說道。

至於另外一個外甥女和外甥,因為太小,還不會討好人呢。

江成拉直了一下衣袖,就回去拿中午在飯店的剩菜剩飯了,這來回路上得走半個多小時。

江成走後沒多久,妹夫楊楓前麵媳婦生的兒子和女兒差不多前後腳回來了。

在外麵玩歸玩,這個年代的小孩絕對會在吃飯之前回來,不會耽誤吃飯的時間。

“媽,桌子上的糖哪裡來的。”問話的是楊文斌,也就是楊楓的大兒子。

“你想吃就吃,問那麼多乾什麼。”江燕笑著說道,這樣多年了,她是難得心裡這樣輕鬆和開心,哥哥回來了,以後她就是有娘家的人了。

楊楓的兒子和女兒還算懂事,哪怕後媽隻比她們大十歲,也是喊媽的。

不過不喊也不行,江燕過門的時候,楊楓就讓兒子和女兒喊她媽了,不喊就直接打。沒有什麼培養了感情,以後再喊一說。

“媽,晚飯吃什麼呀。”楊文斌詢問道。

“煮大米飯吃,還有蘿卜湯。”江燕回複道。

“真噠,今天晚上吃米飯~。”楊文斌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道。

城鎮居民有定量,能吃上飯,但不是能頓頓吃上米飯。

這商品糧的定量分細糧和粗糧,在北方因為種植的是小麥,吃的麵食居多,細糧和粗糧一般是三七分。

但南方不一樣,南方是種植水稻的比較多,細糧一般為大米,細糧和粗糧分配的比例不一樣。特彆是昌城還屬於省會城市,細糧和粗糧的比例是四六分。

而五歲以下的孩子,細糧比例會更高,因為他們的定量本來就少。小孩腸胃弱,吃苞米麵糊難消化,一般是斷奶後喂米粉的,米粉屬於細糧。

四六分的粗細糧,細糧大米還要經常用來煮點稀飯和粥什麼的。因此在城裡的居民平時也就中午吃頓大米飯,而且還不能天天中午有大米飯吃。很多時候還是用粗糧做成窩窩頭來吃。

晚上彆說吃米飯了,大多數時候是吃苞米麵糊,窩窩頭都不一定有的吃。

麵糊吃不飽,那就早點去睡覺,睡著了就不餓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