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對簿公堂(1 / 1)

推荐阅读:

“砰”

柱梁崩塌,磚瓦掉落,火勢直逼麵門。

楚星河捂著手帕來到門外,卻苦於尋不到進入的方法。

“快,把陛下帶走。”

周衡不顧自身安危,拚命拽著楚星河的手臂,非要將他帶到安全地帶。

無論他用何等方法掙紮,周衡和其侍衛都不敢鬆開手,口中則是誇誇其談:“陛下,末將願救下主持。”

待眾人回到公主身旁,往日那輝煌的建築轟然倒塌,主持也被永遠埋沒於此。

周衡自知失職,率領所部齊齊跪在地上:“請陛下降罪,末將未能及時發現走水,差點讓陛下殞命。”

好不容易擁有百分之百忠誠度的大將,他怎麼舍得降罪於他,歎息一聲。

“周將軍,朕命你派人將主持帶出來,厚葬。”

周衡豈敢否定,雙手抱拳,朝著身旁禁衛軍使一個眼色,讓他們儘快到屋內將人找出來。

主持既然有勇氣踏火而行,自然沒有求生欲望,相信已經變成一具坐化的屍體。

江伊涵見楚星河已經將主持的後事安排好,從容不迫走上前,微微行禮。

“陛下,寺廟好端端為何會走水?莫非有心人士跟著陛下,企圖用這一招弑君?”

“弑君?”

禁衛軍齊齊對視一眼,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奈何事實擺在眼前,若非楚星河在湯池歇息一整天,祈福歸來自然倒頭就睡。

等火勢燒入屋內,想要離開已成夢。

“周將軍,朕命你親自徹查此事,上不封頂,賜尚方寶劍一柄。”

當周衡聽聞楚星河打算賜予自己一把尚方寶劍,滿臉帶著不可思議。

“尚尚方寶劍?”

“朝中奸佞無數,沒有周將軍的支持,朕寸步難行。”

眼見楚星河如此信任自己,連忙跪地接受。

反觀他則是死死盯著周衡頭上的數值,發現那忠誠度和氣運值居然沒有半點變化。

心頭不禁暗罵:老子連尚方寶劍都送出去,居然不給老子回回本,這該死的係統。

殊不知,他這般舉動在外人眼中好似發呆。

江伊涵輕輕牽扯楚星河的手臂,用下巴點點公主的臉:“陛下公主都成小花貓,難道不用找地方給她們擦拭一番?”

皇室之人,最講究臉麵。

彆看江伊涵此言說給楚星河,實則是給一旁禁衛軍提醒,讓他們速速將手中用於救火的水桶放下。

周衡領會其中奧秘,狠狠一腳踹在其中一名禁衛軍身上:“快,放下水桶,讓公主殿下好好擦拭一番。”

救火所用的水儘數都是從水井之中打上來的,無需擔心這井水有沒有毒粉。

楚星河看著輝煌肅穆的大殿變成這般模樣,不由替主持惋惜,輕輕搖搖頭。

“朕本打算上山為萬民祈福,卻不料被小人做局,這祈福還有何意義?”

跟隨大臣無一人敢於直諫,齊齊低著頭,等待著楚星河的嚴令。

“周將軍,派禁衛軍跟隨左右,擺駕回宮。”

寺廟已經變成一座廢棄的宅院,他們連居住的房屋都沒有,自然不能留在這。

周衡轉身看看正在搜尋主持屍體的禁衛軍,又看看能動用的禁衛軍,雙手抱拳。

“諾,起駕!”

楚星河隻需離開寺廟,相信縱火之人也會緊跟其後。

這小小的寺廟肯定不是那人的目標,隻不過周衡無法預測那人會不會留下人抹除自己的證據。

龍駕陣仗不小,偌大的京城都能看見他們大大方方回皇宮的模樣。

分明祈福需要三天時間,楚星河卻僅僅花費一天時間就回來,令他們極為不解。

僅僅過去一夜時間,消息不脛而走,全城百姓都知曉楚星河在寺廟差點遇刺。

金碧輝煌的大殿,文武百官齊齊站立,等待著楚星河的到來。

曆經幾天時間,早朝已經成為諸位大臣的習性,竟然無一人在這打哈欠。

“陛下駕到!”

尖細而又悠長的聲音自宮門口傳來,楚星河帶著不少太監和丫鬟齊齊走入,坐在那龍椅之上。

虎目掃視著文武百官那百樣表情,似乎想要從他們的眼中得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父皇兒臣有本要奏。”

楚雲霄眼見其它大臣低頭而立,心知他們不可能出麵影響龍威。

當楚星河看著楚雲霄主動在大殿站出來,僅僅覺得有些奇怪,卻依舊朝著他揮揮手。

“奏。”

“啟稟父皇,兒臣探子來報,寺廟失火一事已經傳遍京都,民心不穩,更有甚者企圖逃離京都。”

京都人肯定是朝廷最富有的一批人,若是連他們都要卷鋪蓋離開,國庫必然受到衝擊。

“哦?依你之意,應當如何應付?”

趁此機會,正好探探楚雲霄的老底,窺探出他有無狼子野心。

“諸位大臣,你們都知道京都能人異士無數,這要是被他們離開,朝堂必然掀起一股腥風血雨。”

人往往都是跟風的,隻要有一人看見那有權有勢之人離開,相信不少黎民百姓跟在其後麵。

眼見大臣儘數將目光聚焦於自己身上,楚雲霄不由冷哼一聲,眼中殺意淌過。

“以兒臣之見,不如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皇子所言極是,陛下臣願率領甲士五十名,將那逃離之人的家眷統統帶回來,處死!”

“荒唐、可笑至極!”

楚星河虎目一掃,那官員立馬閉口不言,心知自己繼續說有可能觸碰楚星河的逆鱗。

“父皇”

“你暫且退下,這迷信之言可萬萬不可信,百姓生存之地豈是你我所能決定的。”

若是固定百姓居住的地方,那他們於坐牢無異。

將在場百官安撫而下,朝著一旁的公公打一個眼色:“宣探花和沈舒上殿。”

太監重複一遍,悄然回到楚星河身旁,等待著門外禁衛軍將人給帶進來。

能利用大殿作為審判堂,這可謂是開天辟地頭一回。

文武百官皆是不解,其中一人更是緩步走出,雙手疊加放在一起。

“陛下,殿堂乃是商議國之根本的大計,而非談論這雞毛蒜皮的小事,請陛下三思!”

“哦?陸愛卿覺得科舉乃是小事?莫非你便是那泄題之人?”

眼光流轉,氣氛顯得漸漸壓抑,唯有那腳步聲正在長廊回蕩。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