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挽明十策(1 / 1)

推荐阅读:

乾清宮東暖閣偏殿木工房,王坤、譚進腰挎寶刀守在門口,外圍還有衛時忠、駱養性率領的錦衣衛,三步一崗的守衛著。

天啟移靈已過了七天,下一步便隻剩入山陵了。內閣已經決定由內閣次輔孫承宗和英國公張維賢護送了,小皇帝朱慈炅隻需要送出皇宮。

朱慈炅的登基大典定於五月初一,但之前還有一場朝議,天啟病重期間已經積壓了不少事情需要處理。

相比而言,登基大典隻是禮儀性質的,這場朝議更受小皇帝朱慈炅重視。

他要為這場朝議提出他思考很久,準備大展身手的“挽明十策”。

為此,他仔細研究了朝臣和先前所謂“太子黨”的名單,在父皇獨特的木工房召見這些人。

內閣首輔,建極殿大學士,黃立極。

詹事府詹士,禮部尚書(加銜),張瑞圖。

戶部侍郎,畢自嚴。

順天府尹,徐光啟。

詹事府少詹士,孔貞運。

詹事府少詹士,傅冠。

太仆寺少卿,李之藻。

詹事府左春坊大學士,劉宇亮。

詹事府右春坊大學士,周延儒。

太子洗馬,司經局校書,張介賓。

詹事府主薄,倪元璐。

詹事府錄事,袁繼賢。

乾清宮總管,劉若愚。

禦馬監少監,忠勇營掌印方正化。

乾清宮副總管,隨侍高起潛。

“朕繼大統,以諸卿為肱股,今有救時十策,要與諸卿商討。諸卿請入座。”

施禮拜見結束,小朱開門見山。相比於森嚴的大明禮法,小朱破天荒的給與會人員全部賜座,眾臣皆內心激動不已。

唯有黃立極和張瑞圖有點膈應。那什麼主薄,錄事是啥小蝦米,也能有座位。

“請皇上吩咐。”張瑞圖率先恭敬接話。

朱慈炅抬手示意劉若愚,他是場中沒有座位的三個人之一。

劉若愚開口:“陛下擬定救時十策,將在正式登基後推行,今日與諸卿討論。

其一曰《鐵血治吏》:整肅官場,重塑清廉。

核心內容是嚴厲打擊貪腐,整頓官吏隊伍,選拔清廉有為的官員。

其二曰《開源節流》:整頓財政,充盈國庫。

核心內容是廢除苛捐雜稅,清查田畝,追繳豪強欠稅,壓縮宮廷開支。

其三曰《重振軍威》 :裁撤冗兵,精煉鐵騎。

核心內容是裁撤無用之兵,集中資源訓練精銳部隊,提升戰鬥力。

其四曰《安民撫流》:賑災濟貧,穩定民心。

核心內容是發放賑災糧款,安置流民,鼓勵開墾荒地,恢複農業生產。

其五曰《興技強軍》:研發火器,提升戰力。

核心內容是研究提高推廣新技術,研發新式火槍、火炮等先進武器。

其六曰《外交同盟》:聯蒙製金,分化敵人

核心內容是與蒙古和朝鮮鞏固聯盟,共同對抗後金,通過外交手段分化敵人。

其七曰《改革科舉》:選拔實才,振興文教

核心內容是改革科舉製度,增加數學、科技等實用學科,選拔有實踐能力的人才。

其八曰《整飭海防》:清剿倭寇,恢複貿易

核心內容是加強東南沿海防禦,清剿倭寇,恢複海上貿易。

其九曰《強化皇權》:削弱藩鎮,集中權力

核心內容是削弱地方藩鎮的權力,增強中央集權,確保政令暢通。

其十曰《文化複興》:弘揚儒學,凝聚民心

核心內容是弘揚儒家文化,提倡忠君愛國思想,凝聚社會共識。”

黃立極跟張瑞圖聽完麵麵相覷,一時不言。

兩個大佬不發話,下麵的人都不敢說話。

朱慈炅眉頭一皺,難到朕精心準備的《挽明十策》沒有人響應?他將小腦袋望向張瑞圖。

張瑞圖忍不住開口問道:“陛下,這所謂救時十策是誰向陛下獻的?”

“這你不用管,你就說行不行?”

小朱生氣了,這就是所謂“太子黨”首領?

“嗯,都很好,但具體內容頗有爭議。陛下當前主要是要鎮之以靜,不可操切。”張瑞圖坦言。

“一條都不能行?”

“當然不是。比如第二條,開源節流。陛下就可以放歸一批先帝宮女,節約宮廷開支。”

你妹的,張大奸臣。合著就可以改革皇家,其他都不行。

小朱臉色瞬間難看得不行。

黃立極察言觀色的功夫不是蓋的,當即發話,

“陛下,老臣以為。強化皇權還是要做的,隻是我大明並無藩鎮。陛下可以加強東廠和錦衣衛力量,重建威懾。

文化複興也很好,我大明人心是需要凝聚,打擊書院也是可以推行的。

不過,陛下年幼,內外皆疑,老臣的意見是當前的首要之策是要維持國家穩定,不宜大動,諸策應緩行,潤物無聲,不宜大張旗鼓,提出變法之號。”

能當首輔的人,果然還是有水平的。小朱聽懂了。

沉思良久,終於認可了黃立極的判斷,

“那朕要改革內閣可行?”

黃立極一愣,抬頭,“陛下要如何改革內閣?”

“張瑞圖,徐光啟,畢自嚴入閣。罷施鳳來,李國普可行?”

小皇帝的話一出口,張瑞圖脖子立即伸長。徐光啟和畢自嚴反而對視一眼,非常意外,也突然有點期待。

黃立極低頭沉吟,緩緩開口:“陛下不宜提罷施李,如果陛下一定要罷二人,老夫可以做他們的工作,但陛下要給臣理由。

至於入閣,張尚書入閣當然沒有問題。徐子先剛複官,不過他也算翰林出身,需要稍過一段時間。畢侍郎,請恕老臣直言,老臣以為不可。”

小皇帝笑了,看了看黃立極,道:“朕的內閣需要君臣一心。施鳳來暗中結交親王,李國普勾連內宦。這兩個理由充分不?”

黃立極嚇了一跳,這是三歲皇帝?趕緊低頭,

“臣知道了。臣會讓他們上折的。”

“如果朕一定要徐光啟、畢自嚴也入閣呢?”

黃立極歎了口氣,“那隻能陛下特旨入閣,肯定通不過廷議的。”

“好,那就特旨。”

徐光啟和畢自嚴都一愣,相繼開口,“陛下——”

“朕也要向天下證明,朕並非誰的傀儡。二位不願意幫朕?”

徐畢二人連忙下跪,“臣不敢。”

“另外,傅冠接掌通政使,孔貞運為國子監祭酒,李之藻轉入工部,劉宇亮轉吏部,周延儒轉戶部,倪元璐掌翰林。黃先生,有沒有問題?”

“老臣會儘量按陛下要求調整。”

黃立極暗歎一聲,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知道要擠掉多少人的位置。

朱慈炅拋出官位,木工房的氣氛瞬間改變,喜氣彌漫。

但朱慈炅內心卻很疲憊,“你們所有人都從倪卿處領下救時十策的綱領,然後提出詳細內容,以及如何施行的策略,給朕上個具體奏折,直接交給高伴伴。張介賓留下,你們退下了吧。”

在天啟這木工房之中,魏忠賢和天啟大帝曾經一次次策劃國家大政和權謀手段。某種意義上,這裡也曾是帝國的中心。

小皇帝朱慈炅端坐在寬大的龍椅之上,目光深邃地凝視著下方有些局促不安的張介賓,緩緩開口道:“知道朕為何留你嗎?”

張介賓原本參加這場議事就滿心疑惑,他一個醫者,如何參與國事,雖然內心也想,但自己幾斤幾兩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此刻被小皇帝這一問,心裡更是“咯噔”一下。他的身子微微一顫,原本略微鬆弛的雙肩瞬間緊繃起來,腦袋也低得更厲害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惶恐與緊張。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開口回答,卻又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過了好一會兒,才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臣……臣實在不知。”

小皇帝看著張介賓這副模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他從龍椅上站起身來,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走下台階,朝著張介賓走去。

待走到張介賓麵前時,小皇帝停下腳步,雙手負於小小的身後,目光仰望著他,有些惡趣味的道:“朕打算給你講個故事。”

張介賓立即跪倒,怎敢讓皇帝仰視。“陛下請說。”

小皇帝不再為難他,緩緩說道:““朕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醫國聖手,身藏妙手回春之術,開了一家醫館,卻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你道為何?”

“臣不知。”

“皆因此人太年輕。後來,此人請了一位老者來坐堂,老者啥也不會,施藥者還是年輕人,醫館生意卻就此變好了。”

“嗬,世人多弊,以貌取人,這個故事很好。不知何人教於陛下?”

朱慈炅暗歎一聲,卻不回答。“朕欲醫國,奈何如那年輕聖手,無人問津,諸般手段皆不能用啊。”

“啊。”張介賓臉色大變,突然明白了小皇帝的打算。這是要他做“黑衣宰相”啊,或者叫“黑鍋太醫”更合適。

張介賓內心起伏,忐忑不安,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卻聽小皇帝繼續道:

“魏忠賢的事,朕能猜到,朝中儘是聰明人,能猜到的人絕不會少。此事對你而言,有利有弊。反對老魏的人會以你為同道,但你要真做了他們的同道,大約離家破人亡也不遠了。”

張介賓入朝已經很久了,他當然明白小皇帝的意思,露出苦笑:“臣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若真被人遷怒,臣也隻好生受。”

小皇帝繼續蠱惑,“現在有個機會,可以讓人不敢動你,甚至還能讓你有青史留名的機會。”

“陛下是想讓臣做陛下的坐堂老者?”張介賓抬起頭,心中也有了決斷。

朱慈炅很滿意,點點頭。“朕會派錦衣衛保護你。你要隨時進宮來見朕,朕的想法也會告訴你,對於朝中可能有人的拉攏親近威脅你都不用理會。當然,你可能還是會有危險,你怕不怕?”

張介賓低頭再行大禮:“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

最新小说: